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横冲直撞 (第2/2页)
向城门洞走去,好在两位身着轻甲的兵卒醉醺醺的,倒没有多留意眼前的青袍书生。 夷陵城的喧嚣渐渐远去,前方是影影绰绰的旷野,陆安平顾不得多想,发作狂奔,口中剧烈喘息着。 不知过了多久,陆安平只觉眼前一黑,重重地摔倒在地。 ...... ...... 夜色深沉,夷陵正一观。 道童的晚课早已结束,偌大观中一片寂静。 西厢供弟子打坐的静室中,常柏青盘膝坐在蒲团上,头顶上空两个白烛高悬在青铜仙鹤样式的灯座上,正冒出淡淡的烟气。 “出手太仓促了......” 常柏青此时已换上一身青色大褂,头顶插着根子午簪,并没有束冠。 由于五岳真形符被破的缘故,他面色仍旧煞白,不过平缓许多。 沉默片刻后,常柏青耷拉着眼角,缓缓道:“庐山东林寺也是佛门三大寺之一!” “普、觉、妙、道......道生和尚开了天眼,又使出六字光明咒,应该是东林寺弟子无疑......” 常柏平有些忿忿,微胖的面颊抽动着,道:“那和尚身着破烂,没有度牒,又在正一地界上传法,倒也看不惯......” “东林寺向来低调修行,怎么会冒出一个道字辈的苦行僧呢?” 常柏青沉吟着,眉头跟着皱起,“人拿下了吗?” “没有!观中师兄弟们找遍了,愣是没找到和尚下落......” “没找到也好,”常柏青微微点头,随即咳嗽了声,“我也有些冲动,闹市斗法向来不受鼓励,这次大大折损了夷陵正一观的面子。” “那少年与和尚有些关系,也不见得多熟,不然不至于分开逃脱!” “至于那根青藤,显然是一桩难得的法宝,怕是师傅见了也要动心......不知是哪位修行世家的传人?” 常柏青面色凝重,对少年破去五岳真形符越发惊疑,语调也变得沉郁几分。 “少年来历暂且不管,”常柏平搓了搓手,小心地问道,“师傅何时传的五岳真形符了?” “哪里,正一五符牵扯高深,”常柏青摆了摆手,叹息道,“也是我伺候前任观主得好,他老人家仙去前赐了一道五岳真形符护身......” “如今这位何师傅却是小气许多,连《正一盟威法篆》也没传,一意返回龙虎山修道。” “说到这,我正要问你,” 常柏青目光冷峻,声音随即严厉起来,“你怎么会将那几道符箓作法抄录?还是用的清江藤纸......” “年前祭酒田师伯便查到符箓郡,有师兄滥传泄露了三道符箓,被废去修为,革了度牒,几乎没法立足......你要拿它换取丹药不是?” 灯火昏黄的静室里,常柏平抬起头,望着隐约动怒的兄长,辩解道: “符箓之道,不止咱正一派一家专擅;再者说真文流传数千年,相应符箓何止千百,浩阳祖师不过是整述真文符箓......” “便是二十四符,与其他道派也有六七分像......咱们正一道深入世俗,几百年来,《浩阳二十四符》早就传出去大半了!” “这几年修行越发缓慢,你不也卡在玄关那道槛上吗?不如拿它到墟市换取丹药......” 常柏平说着,摸出怀中竹青色瓷瓶,一时间馨香满室,“七品的黄芽丹,最能增进修行!” “你糊涂!” 常柏青怒斥声,青色大褂翕动着,推开黄芽丹,道:“若是走露风声,我二人吃不了兜着走!” 烛火高悬,良久的沉默后,常柏青喟然叹了声,道:“今日你我都有些冲动,不该闹出那么大动静!” “今天的事,千万不可让何师傅知道,你交代下众师兄弟们!” “放心!”常柏平点点头,道,“何师傅心思早就不在俗务上,况且早已交代下去,不会透露风声。” “那就好!那就好......” 常柏青缓缓地道,望着师弟推门走出,随即闭上双眼,运转起《正一真解》中的道法来。 夜色越发深沉,一轮弦月悄悄爬上来,映着森严有序的夷陵正一观;四下里静悄悄的,一众受牒道士忙着吐纳修行,观主何松亭更是闭关良久。 ...... ...... 夷陵城南十余里外,空旷的原野上,不时可见几棵树影。 冬夜的寒风呼啸而过,地上渐渐凝结起霜,露出斑驳的浅白色。 陆安平仰面倒在道旁,身躯一动不动,鼻尖呼吸细不可闻,唯有温热的右手紧握,攥住那根拇指粗细的元青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