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洗髓、剑诀 (第2/2页)
,体悟着窍xue豁然开朗的畅快。 那只紫玉笛,则静静躺在她身侧。 ...... ...... 翠微书院,藏书楼。 天色早已暗下,夜风将不远处竹丛吹得窸窣作响。陆安平瞥了眼北侧漆黑的阁楼,轻叹了声,随即翻过庭院。 楼下角落里,灯火昏黄,映出一道隐约的身影,正是张灵潇。 吱呀! 厚重木门刚推开,那位神秘而独行的张公子骤然站起,“等你好久了!” 声音回荡不散,陆安平转过几列书架,才看到那张生着桃花眼的潇洒面孔,只是显得有些憔悴。 “和风驿上的明火白粥、葱油饼、还有一盘卤干!” 他凑上前,将油纸包裹的食物递上去,笑着道。 “这葫芦不错!” 张灵潇放下书卷,点评了句,“喂,你不吃吗?” “有事情要做!” 陆安平瞥了眼,准备往楼梯走去。 “修行?” 张灵潇疑了句,见陆安平几乎默认,于是认真说道:“要小心些!” “张大公子今天有些不同——” 陆安平揶揄了句,想起那位与林家纠葛不清的耿松风观主,正色道: “你也是!” 正如先前所说,每个人都有过去,但大多经历都很无趣。对这位来历神秘的朋友,便只当书生便好,正如......阁楼中那位隐居的袁山长。 “对了,”他忽然想起什么,随即摸出一把黄铜钥匙,“这次要修行很久,藏书楼钥匙给你......” “躲在藏书楼修道,却也别致!” 张灵潇笑了笑,想起阴叔所说藏书楼森然剑意,嚷道: “别弄出太大动静,本公子喜静!” “放心——” 话音未落,陆安平便觉灵光一闪,眼前再次现出那副奇怪而瑰丽的景象。 黑魆魆的书架上,一卷卷经义典籍中,无数文篆争先恐后地跳出,蝌蚪一般四处游荡;与此同时,墨色渐渐变得浅薄,以至接近透明,弥漫在楼中。 “你看到了吗?” 陆安平伸出手,望着透明的文篆从手中穿过,无形无质,竟有如幻象一般,令人疑惑。 “剑意?” 张灵潇轻疑了声。 他记得阴叔说过,藏书楼剑意冲天,正是袁丹期所布;而阴叔作为鬼神,也因此不敢深入楼中。 “剑意!” 陆安平眉头微皱,暗叹这张公子见识不凡,不仅知晓蜀山派袁丹期身份,更是隐然猜出楼中剑诀。 可偏偏是炉鼎闭塞,不通修行...... 念头一闪即逝,他屏息凝神,再度观察起来。 眼前这场景很是熟悉,像是先前梦中红日所现五芽真文,唯一不同的是,真文尚须借金乌扶桑图才能掌握;而藏书楼中,俱是世俗寻常文篆。 他将心神沉入祖窍,只见日轮闪耀着金光,两株并根相连的扶桑巨木岿然不动,那只三足金乌扑腾着翅膀,几片青色扶桑叶轻颤着,并没有任何异动。 “这剑诀并非由真文,而是世俗文篆?” 陆安平心底轻疑了句,顿觉猜测有理,“毕竟袁丹期曾是接近羽化成仙的人物,如今失了修为,隐在翠微书院中,以世俗文篆传剑诀......也说得过去!” 一串串透明字符交错跳跃,令他眼花缭乱;楼中藏书以万卷计,上面篆字更是无数...... “真是大海捞针呐!” 陆安平低声叹道,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什么大海捞针?” 张灵潇不解地问道,余光瞥见书卷上墨迹褪去几分,几乎认不出字体, “本公子又眼花了?这几天总是这样......” 陆安平也注意到了,笑道:“你再看看!” 话音刚落,楼中文篆仿佛化作千万条透明银鱼,重新投入书卷中,场景也转瞬消失。 “奇怪——” 张灵潇吐了口气,想起幼时李丰策所演幻术,不禁又有些感慨,“你去吧!本公子接着读书!” 还没说完,他又打了个哈欠。 ...... ...... “那剑诀,主人可是有眉目了?” 金须奴刚从五阴袋中钻出,便激动地问道。 “典籍文篆中藏有剑诀,须得一个个捡出......” 陆安平疑声道,同时心中升起一股谜团,“世俗文篆又怎么会有剑意?” “文篆以兆亿计,一个个拼凑......” 金须奴捻着胡须,眉头紧皱,“不知要费多少功夫!” “要不,”他讪讪地笑笑,“我去探探,袁真人能否给些提示?” “罢了!” 九节菖蒲团上,陆安平摆了摆手,“袁前辈一定有他的道理!” “你擅长遁地、去取些沉精土;还有无根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