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贤良师的骗局 (第1/2页)
“殿下,李晶来访。”春兰进来汇报。 “让他进来。”刘协让李晶进来,在书房的圆桌坐下。 李晶逐渐适应了这种形式,开始的时候,李晶觉得这没有上下之分,直到刘协说上下尊卑在心中,李晶才接受了这种圆桌形式。 “侯爷,洛阳中出了文学盛事,太学石经落成,属下有意去瞻仰一下,特来请假。” “太学石经,可是熹平年间,父皇令议郎蔡邕等人修订的《诗》、《书》、《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书。”刘协问道。 “正是,前几天刚刚落成,这书是蔡邕等人经过几年考证,用隶书刻于石碑之上,是全国的经书的范本。 来自各地的儒生都来太学门前抄写经书,回到各地印证,属下也想去抄写一份,补足自己藏书的不足。”李晶说道。 “去吧,把经书抄写回来,也作为范本。如果能够请到蔡老先生,那就更好了。”刘协说道。 “侯爷不知?蔡老先生已经没有再洛阳了?”李晶奇道。 “本候对洛阳的官员任命不熟悉。”刘协说谎到。 其实刘协记得蔡邕,是因为前世的记忆,这一世还真没见过蔡邕。 前世记忆中,蔡邕有个很是出名的女儿,叫蔡琰,字文姬。蔡琰的生平坎坷,但是写出的作品很是不错,所以刘协记得。 “光和元年,蔡邕上疏奏对,多提及中常侍程璜之罪,后奏章泄漏,程璜勾结大长秋曹节,联手陷害蔡邕,致使蔡邕流放朔方。”李晶说道 “朔方,你速速安排人去朔方查找,遇到蔡老先生立刻接到小王庄安置。”刘协说道。 “如此甚好,下官这就去安排。”李晶说到。 “嗯,此事还得本候回宫一趟,以本候需要老师为由,请大母出面,请蔡老先生回朝。如今朝中曹节,程璜已死,刘颌阳球早去。没人再与蔡老先生为敌,想来回朝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刘协说道。 “如此最好。”李晶高兴的告辞而去,刘协也命春兰准备回永安宫。 ****** 长秋宫,何氏兄妹正郁闷着呢,眼看到手的三公位置,硬是被人夺了去。原本一条战线上的袁家,杨家突然反水,反对何进出任三公。 “都是你?说什么这次让永安宫身败名裂,结果我们自己到手的肥rou飞了。”何进气到。 “哥哥为何如此说话,meimei还不是为了辩儿的未来,如果能够扳倒永安宫,把那小子弄得身败名裂,那辩儿上位岂不是顺理成章。 只是明明那高炉倒塌了,我们只不过去推了一把,怎么就变成了我们的错了。”何皇后至此都没想明白,这是为什么。 “天不佑我。”何进说道。 “哥哥何必气恼,等辩儿当上皇帝,哥哥要什么还不是手到擒来。”何皇后说道。 “事已至此,只能先看看,尽量修复同各大家族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要不今后辩儿登位时,他们有出来反对,那可不妙。” “此事要做,而且要做好。”何皇后也肯定的说。 ****** 小王庄,信息部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各地的信息汇聚过来,筛选互相印证,然后整理,报告给刘协。 刘协看着王章送来的情报,心中很是不安。 西凉,羌族叛乱。并州,匈奴猖獗。冀州出了一个大贤良师,听说能够治百病,还能呼风唤雨。按照刘协前世的记忆,这人应该就是张角。 从各地的情报来看,这张角的势力不小,全国各地都有张角的势力,特别是冀州和豫州,这两个地方可是有张角二十几个方,每一方有近万人,这可是二十多万哪。 朝廷方面,好像一点都没有注意。每天歌功颂德,只说好的,对这些危险只字未提。 那些从朝廷派下去的官员,特别是那些十常侍的亲朋,现在在各地贪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