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教坊司 (第2/2页)
向太子的,其实无论是太子还是淮王,有鸾月在旁辅助,大秦都不会太差的,只是朕一直不喜太子那副装出来的懦弱。” 看来陛下还是有点不愿太子继承大统。 这段话要传到朝臣的耳朵里将会又掀起一阵惊涛骇浪,只可惜今日知道这事的仅有林元甫和永乐帝,当然可能还会有殿外忠心耿耿的大内总管。 林元甫只是默默的听着,没有答话,虽然他也很赞同的永乐帝的观点,但是儒家不插手立储,这是不变的规矩。 林元甫忽然想起这京都大巫师的事,问道:“陛下,鸾月请我出山,为的是京都内突然出现的巫族大巫师,这事可是您的安排?” 永乐帝摇了摇头说道:“这事还真不是我安排的,是这京都真有一些愚蠢的人,在哪煽风点火。”目光逐渐变的凛冽。 虽然巫族大巫师他没放在眼里,但是有人勾结巫族的大巫师那就是天大的罪过! 林元甫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大巫师可以进入京都而不被人发现的办法,龙气掩盖! 永乐帝听后,说道:“此事我久经战阵,自然知晓一点,所以我说的愚蠢之人,就是朕的这帮叔侄子辈,只是希望不是那个人沉不住气,做的傻事!一旦朕有所发觉,定不会饶恕他们!”言词中又有了帝王一怒浮尸百万的威严。 看来这京都的事情还是扑朔迷离,林元甫默默的喝一口茶。 也明白了今日永乐帝与自己私谈的目的,一是提醒一下儒家自己的身体不如以前了,不能再征讨蛮夷了,日后的中原大地要修养生息了,这也是儒家乐意看到的,二是也同儒家透个底,自己决定正式立储君了,只是立谁现在还没有想好,当然立储之事对儒家一直是可有可无的,不在乎,当个仁君就好。 永乐帝轻咳了一声,说道:“林师,朕就不久留你了,鸾月邀您出学宫,还是有事求您的,总抓着你不好,本来鸾月因为这刺杀案和太子案就够头痛的了,我在扣着你,实在是太给她出难题了。” 林元甫笑着说道:“鸾月这小丫头,就是点子多,一坛酒就把我骗出学宫了。 提到这个女儿,永乐帝是打心底里骄傲,大笑着点头。 “陛下事已至此,元甫告退,若有事情,差人通报我就好。” 事情脉络已经清楚了,巫族大巫师在京都还是有人庇佑的,应该是皇室,希望不是为了国本之事参与进来,只不过如今鸾月正在探查。 而太子府发现的巫族尸体,不过是永乐帝为了探查朝中大臣对太子和淮王的支持情况,来决定日后扶持谁继承大统。 其实从今日朝会上来看,大家还是支持太子的较多,一是因为太子是嫡长子,二是太子与永乐帝好战不同,太子适合保境安民,永乐帝即位二十多年,总好征战,国库空虚,户部早就没什么多余的钱粮来应对突发状况了,国家也确实该休养生息一阵,综合来说还是太子更适合正统,但是谁也不保证陛下不会力排众议,废除太子,立淮王为太子,永乐帝的手段可是令周遭各国心颤不已,更何况这朝堂之上呢。 林元甫要告退,永乐帝起身相送半步,这是对儒家的尊重。 出了御书房,林元甫推辞了高展带路的请求,自己慢慢走出皇宫,顺便消化一下刚才接收的庞大信息。 最后只能叹息一声,永乐帝的时代正在慢慢的退出舞台,下一位登场的会是谁呢?太子!还是淮王! 希望这次立储不要有太多的流血,三百年前的靖难之役,如今还历历在目。 也许只有学宫院长和道家天宗道首这样的神仙人物,才能看破这凡尘俗世,称得上真正的陆地神仙。 此时天色已经渐黑,京都内城中心处的繁华大街上,叫卖络绎不绝,小商小贩在哪争抢顾客,售卖自己的产品。 街边的一座二楼小茶馆,人满为患,说书声在街边上的都能让人听到。 在二楼靠近窗户的一侧小桌上,放着满座的瓜果零食,两男一女正在那听着茶楼里说书人的故事。 正是中午时从检察院跑出来的秦奉三人组。 下午从检察院出来,三人就直奔这里,虽然赵灵儿抗议茶楼里的食物吃不饱,但是让秦奉以查案的理由给拒绝了。 在这茶楼里坐了半个下午,赵灵儿吃光了一盘又一盘的零食,让秦丰觉得陈公给的五两银子,都不一定能够付这里的茶水帐,还去教坊司呢!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里听书喝茶,是因为茶楼的对面,就是京都久负盛名的教坊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