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引子 冬至的灰烬 (第2/2页)
走走,什么都没带,最终仅仅翻到了一枚硬币。我掐住硬币,递到她手里,那是一双手心有老茧、手背有冻疮的手。 她的手心接过硬币,握住了,旋即指向了牌子。我又看了一眼,说是两块钱换一包餐巾纸。 我没有另一个硬币了。什么都没讲,我耸了耸肩,报以一个无奈的摇头,便转过身去。天色晚得好快,除了那一点深沉的红色,蓝色的寂静已湮没了头顶。 要是再有一块钱,我会给她的。 有人在用什么东西碰我的胳膊。我转头一看,还是那位把腰垂向膝盖的老人。她把一包餐巾纸递给我了,虽然我只给了一半的钱。见我没有接过去的意思,她用纸包指了指我的额头。我一定又出汗了,刚刚我走了挺远,寒风还没有把汗水吹干。 我接过去了,没说谢谢,只是对她点点头。她或许是笑了吧,我看见占领面颊的皱纹有过那么一丝波动。还在想时,她已向前方一步一步地走去了,似乎每走一步都有可能跌倒。我有点想去扶她,可她要走多远,我又要扶多久呢? 她还是独自走远了,朝着太阳落下的地方。她的家在那里吗?有亲人在等着她吗? 烧纸的老人与孩子都离开了,未燃与已燃的灰烬在空气中飘浮着。燃烧终归是短暂的事,灰烬才是持久的。苇草会枯死,火焰会冷却,只有太阳才东升西落,始终运行。对我们而言,唯一能确定的,或许就是我们正不停息地走向太阳下沉的那个方向,最终成为灰烬在另一个世界里所寻觅的名字。 我有点累,走到了还在传导热量的铁桶附近,借着残留的一点点光打量那包餐巾纸。它带着一股奇异的香味,我用过的任何一个牌子都没有这种味道。我抽出一张来,这味道更为馥郁,让我难以想象如何用它擦自己身体的哪个部分。 太阳还没完全落下。mama一定烧完了,替我和爸爸把所有的心意都传递出去了,尽管我什么都没有去做。jiejie应该也替我烧了吧。 可他今天没收到我的礼物。但我现在什么也没有了,除了一串凌乱的钥匙。 我想过找找有没有被落下或烧了一半的纸钱,但即使有我也知道不能去捡,那是别人的东西。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 我想到了手上的那包餐巾纸。但谁烧纸会烧这个?而且我刚刚就觉得,自己不会用它,把不要的东西送给弟弟?我确实做过这样的事。他没有识破,高兴了好一阵子,我沾沾自喜。 以前做过这种破事,今天居然还做。我一点长进都没有。对不起,对不起呀。我什么都没想,什么没有准备,甚至不知道今天是个什么日子,拿这么一包东西给你。可我身上没别的东西了,真没有了,一分钱都没有。对不起,不想找借口,我就是这么浑浑噩噩,日子都记不住,自己该做什么都不知道。你生气吧,应该生气的,一个这么差劲的哥哥,拿着一包老人半卖半送的纸。它在那里能做什么?一根冰棍都买不到。我知道mama会给你生活费,jiejie会给你零花钱,我也想给你点什么。可我有什么呢?我真该死。如果你能感应到我的话,出现在我身边吧,骂我吧,打我吧,我不还嘴也不还手,只想让你还能打我骂我。要是可以的话,我做什么都愿意。 什么都没有发生。风吹苇荡,掠过我躲藏在帽子下的头发。我恍然想到,自己应该把帽子摘下来的。我用它掩住脸。新的灰烬在寒冷中散开了,这个世界上仿佛只有它是永远存在的。 [1]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2年2月投笔从戎,24岁的穆旦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至9月,亲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于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2月26日,穆旦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9岁。 [2]乔治·佩雷克:乔治·佩雷克(1936-1982),法国当代著名的先锋小说家。佩雷克是波兰犹太人后裔,在二战中失去双亲。他的小说以任意交叉错结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见长,集敏锐的观察、睿智的分析、悠远的情感和非凡的形式感于一身。除小说《物》以外,其代表作还包括自传《W或童年的记忆》、小说《消失》、《生活使用说明》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