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 至暗时刻 (第2/3页)
我自己看得很清楚。” 阿齐的声音不大,艾尼瓦尔也是贴在他耳边回答的。为什么要来问这个?理附队长的举动给我的怒火和焦虑打了个岔,有点发热而又在极力自控的大脑得到了稍稍的缓冲。 柯柯,对不起,刚刚是我太激动了。我懂你的。你别被我影响情绪了,好吗?我们还像之前一样好好比赛。米乐的不满也只持续了短短一刹那。就在我望着交谈的对手时,他主动走到了我面前,皱着眉毛的脸上有点不好意思。他还抓住了我的手套,请求似的摇了摇,令我突然想起了找鹦鹉那天被当成挡箭牌的幸福。 听到他归于平和的语气,心中那些杂念便荡然无存。真是神奇,一个人的一怒一喜竟能如此有效地影响他人的情绪,好像被牵着鼻子走一样,内心深处还是心甘情愿的。米乐的稳定对我而言是最有效的镇定剂,并为我注入了信心与力量。 抗议果然没有结果,所有人都退到了禁区外,我拍打着手套站到了门前。“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又一次,我把它戴在了手上。这回一定能进入决赛的。来吧,就算是“无中生有”的点球又怎么样?公道自在人心。你们俩看好了,不管是艾尼瓦尔还是霍宇齐,他们的射门都会被我挡在门外。 霍宇齐抱着球走到了门前。 “不是点球。我来罚,你放心。”他的手在我肩上轻轻一搭,随后便毅然决然地走到了点球点前。 他要干什么?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滑过:放弃射门。这是一篇在小学学过的课文,也是课堂上为数不多提到足球的时刻,讲的是利物浦队的前锋福勒在比赛中故意罚丢了误判的点球。如此高尚的行为举止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弦弦就对我说过,要是面对类似的情况,他会向福勒学习,主动踢丢不该获得的点球。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福勒都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球员——虽然我根本记不住几个球员的名字。 不知道现在的小学课本里有没有这篇课文了。要是没了,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它的部分描述并不符合事实,仅仅是主观感受带来的误会。告诉我这件事的是叶芮阳,我还跟他吵了一架——小孩子深信不疑的东西被人突然全盘否定后总是恼羞成怒,即便除了课本的权威,我拿不出任何证据。那天米乐也站在了我这边,我猜他同样不是出于了解事实而支持我。但我们俩在叶芮阳面前输得灰头土脸,一点脾气没有:他找出了当年比赛的视频。课文是对的,福勒确实很有体育精神地向裁判示意点球并不存在。但对的仅仅是这一部分而已,在主罚点球时,福勒明显是想进球的——不是“故意将球正正地踢向西曼胸前”,而是打向了右边,有一个明确的角度。这样的射门并非“任何一个守门员都能毫不费劲地扑住”,只要门将猜错方向就必进无疑。队友补射破门后,福勒也充满激情地参与了庆祝。更重要的是,叶芮阳拿出了福勒多年后接受采访的新闻,当事人言辞确凿地表示自己并非故意放弃射门,而是单纯没能罚进。 我挺郁闷的。这时倒不是不能接受真相了,只是觉得输给了自己的同桌很憋屈,尽管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他也没在“战胜”我和米乐以后洋洋得意地庆祝,反而为福勒做了一番辩解,可能是为了缓和气氛。他认为罚进是本分,罚不进是情分,无可厚非。那是一场挺关键的比赛,成千上万的自家球迷都盼着进球呢,换成是自己也可能也会在一番“思想斗争”后选择将球罚进。从根本上说,这球是裁判的失误,而不是球员自己假摔骗来的。虚伪!我毫不客气地对他喊,看似带着十分正气,实际上大概九分都是“战败”后的不服气。怎么能将错就错呢?明明知道不该是自己的东西还拿,跟小偷有什么两样!这番话倒是把叶芮阳说得哑口无言,道德到底是管用的大棒,只是我那时关注的恐怕根本不是公平正义本身。 “我也学过《拒绝射门》,但还真不清楚福勒原来是想把球踢进的。不过我当时确实也挺疑惑的,福勒干嘛不往天上踢呢?再不行就朝门外面踢嘛。有球员这样做过,但没被写进课文。总之,踢不进总比踢进简单,所以我小时候会觉得课文有点奇怪。啊,天城,你别这样看着我嘛,我不是在说你啦。” “也没啥。我是该骂。柯队,你们在决赛上可别学我。” “就差一点点。能跑出机会来也是实力呀。” 霍宇齐真的把球踢丢了。我判断错了方向,球从左边滚出了底线,离门柱很远,没有补射的可能;速度也很快,不给任何人追上它的机会。“任何一个守门员都能毫不费劲地扑住这个‘温柔’的点球”,这是课本里的描述。而霍宇齐的这记射门,即便没有守门员都绝无进球的概率。 阿齐真是好样的。即便他罚完以后只是掉头离开,什么都没说,但我也知道他的行为意味着什么。或许他从小就被身为警察的爸爸教育,将诚实永久地奉为人生的信条;或许是和明明多年以来互为对手,彼此的惺惺相惜让他始终坚信要以堂堂正正的方式战胜自己的劲敌。我没有问过他,可能这些对他并不构成一个问题,他不是一个原意将某种东西作为通行证的人——即使我们自己可能都认为那种东西无可厚非。 他要是真的踢进了,我估计也不会怎么责怪他吧,能怪他的兴许只有他自己。 “其实,初一那年对你们罚进的那个点球,我自己觉得也有些牵强。但我有点害怕,毕竟学长们都急了,队长又指定了我去罚,我不敢罚不进。但是现在我是队长了,而且,勇敢多啦。” 这是阿齐事后对我说的。鲁迅先生曾在那篇文章里抛出过问题:既不想说谎,也不想挨打,该怎么办呢? 要勇敢,一定要勇敢。 “霍宇齐,你他妈有病吧?你装你妈的逼呢?”一名理附的队员猝不及防地冲上来撞了自己的队长一下,口中还念念有词,大意就是你他妈是个什么玩意以为自己是冰清玉洁的小天使大善人呢你这么圣母吗不知道我们现在落后吗还在这耍帅我去你……然后便是两边的人一同上去把他俩拉开了。阿齐口都没还,只是任队友骂着。艾尼瓦尔和李天城牢牢把队长保在身后,另几位同学则不停地劝着同伴。从目光上看,对队长不满的恐怕不只一人。而我们嘛,除了帮着拉架以外,也不好对阿齐的行为表示过多的感谢——这很可能激化场上的矛盾,即使冲突发生在对手之间。挺幸运的,我们这也没什么“聪明人”,没用“神机妙算”来回报阿齐的光明磊落。 “我本来是想跟裁判说,那不是点球的,你确实没碰到我。但……我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