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半壁江山_第八十四章 满月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满月酒 (第2/4页)

歪了歪,眼睛滴溜溜转,却又打了个呵欠。

    “喂喂,两位,你们好像有些越粗代庖了吧。”一个美女同样拿着麦克,笑盈盈走上舞台。总店时不时有演出的。

    “就是,我们这些专业的人不好混了。”陈炳天适时站了出来:“关键是没有手卡,要靠我们临机应变,好像有点儿困难。”

    “要论嘴皮子,还得是说相声的。”美女是巴蜀卫视的台柱子于虹,她美目一转:“天哥,我可是武青山和关林大哥的粉丝,要不让他俩来一段儿?”

    陈炳天没有答话,三层楼都爆发出“好”的喝彩声。

    声音没有经过彩排,却也有些整齐划一,连外面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都被一声好惊住。

    张堃开始搞怪:“山哥山哥山哥、林哥林哥林哥!”

    一边喊还一边有节奏地鼓掌,哪怕一楼二楼不清楚发生何事,也跟着一起鼓掌呼叫。

    当然,这声音不比起先的那一声好,外面大街上只能听到里面人声鼎沸。

    两人对望一眼,即便是赶鸭子上架,也毫不怯场,缓缓在掌声中下到一楼。

    格里芬的汉语修炼还不到家,只能偶尔来几句“啥子、瓜兮兮的。”相对起来,安娜的语言天赋要好一些,她也好奇地鼓掌跟着叫喊。

    “没穿大褂儿,好像不习惯。”武青山接过依旧懵懂的成桓章手里的话筒。

    “何止呢?”关林也从吴筱筱手中把麦克接了过来:“我连掩饰的桌子都没有。”

    “要不请服务人员端个桌子过来遮掩一下?不然人家看见你双脚发抖难看。”

    “不至于,毕竟相声表演,有些时候也需要道具,我们就把道具藏在桌子底下。”

    “那也是,穿大褂是说相声,穿便服也是说相声。”

    “是,有没桌子都一样。”

    “我呢,这个人很俗,和林儿哥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

    “我只想赚钱,您专注艺术,大艺术家!”

    “不敢当,就是对相声喜欢。”

    “列位,你们可能不了解啊,林儿哥真的是高风亮节,是我辈学习的楷模,给钱的地方不去,觉得太俗。”

    “关键也没人给过钱啊。”

    “去年底,京城的东郊,有一位王老爷子九十大寿,请了林儿哥,他欣然前往。”

    “咱敬的是这岁数。”

    “一路上又是公交,又是地铁,又是三蹦子,三天三夜没合眼才赶到地头。”

    “那地儿有点儿远。”

    “确实不近,在五环以外,那个地方叫秦皇岛马葫芦乡靠山村。到了乡政府以后,只能走羊肠小道,不然也花不了那么多时间。”

    “确实太远。”

    “年底呀,各位,林儿哥到了以后,连门都不进,直接在门外表演。”

    “尊老嘛,既然人家请到咱,肯定到了就要干活。”

    “大雪纷飞,和看门狗呆在一起,说全本的《说岳全传》。”

    “那我不是狗吗?去你的吧!”

    武青山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加上关林一副老实憨厚的样子,引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成桓章和吴筱筱就算被整蛊,不是真正的主持人,却也十分给面子,在一旁没有走开,不断拍手叫好。

    “于虹啊,你知道吗?我和青山还有林儿都是老交情。”陈炳天适时插话。

    “是吗?”于虹故作惊奇,论嘴皮子,主持人肯定不差:“说来听听。”

    “那些电视上不能播的。”陈炳天故作神秘摆手。

    “别介,今天咱又不是上电视。”于虹展颜一笑。

    “是啊,说起来我们认识快三十年了。”武青山接过了话头。

    “对对对,当时天儿哥正在放羊。”关林马上就进入状态。

    “本人恧然,自愧不如。”武青山一本正经。

    于虹在一旁吃吃地笑,感觉这下陈炳天不好过了,谁让你惹人家。这哥们儿主持综艺还可以,但大都引经据典,很显然,与专业的相声人员斗法还是差了点儿。

    “怎么说?”关林一脸好奇。

    “天儿哥天生不凡,能目识群羊。”武青山开始下套。

    “武老师,您可别蒙我,那是苏秦。”关林马上知道有好戏了。

    “目识群羊又不止苏秦苏季子一个人。”武青山斜睨一眼:“我们常说,古有苏季子,现有陈炳天。”

    “过奖过奖!”老陈也知道不能善了,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呗。

    “那总得有个数目吧,您还没告诉大家呢。”关林当然要掌握节奏。

    “全是白的,”武青山眯着眼:“一只黑的都没有。”

    “原来这么个目识群羊啊。”关林仍旧一副惊讶的神情。

    三层楼不知道谁开始,集体发出“咦”的声音。

    “天儿哥的事迹数不胜数。”武青山继续挖坑。

    “那当然,人家还是央妈一哥呢,哪怕是曾经的,也当过不是?”关林蔫儿坏。

    陈炳天无奈地尬笑着。

    “是啊,大家伙既然知道苏季子,肯定也清楚走马观碑。”武青山接着调侃。

    “诸位,走马观碑说的是战国时侯的谋士苏秦,有一次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路过一座石碑,那马跑的是飞快啊。”关林在一旁科普。

    “就从这石碑旁边一过,苏秦斜眼一扫,那石碑上的大字儿小字儿,全都背下来。这是真本事,不然人家怎么能成为六国宰相呢?”

    “林儿哥,你说马快还是高铁快?”武青山看到这些人恍然大悟的表情,真心赞美好搭档,上一个梗没讲清楚,这个还好反应过来接上了。

    “当然是高铁快啦。”关林一本正经:“古时候有千里马,日行千里,现在的高铁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超过了。”

    “苏季子走马观碑算什么?”武青山朝陈炳天拱拱手:“咱天儿哥能坐高铁观碑!”

    “嚯!”关林举起大拇指:“这本事,绝了。”

    “这次来蓉城,途经秦岭,天儿哥完完全全把一个碑的碑文记下来了。”武青山只要表演,随时都在状态。

    “是吗?那得多少字啊。”关林眼睛瞪得大大的。

    “仨字!”武青山伸出三根手指:“剑门关!”

    “去你的吧。”两人算是结束了另外一小段,双双朝陈炳天拱拱手。

    “大家都知道啊,我们相声门易子而教!”武青山带着目的,并没有下场。

    “是的!”关林在一旁点头:“譬如武六六就是我的徒弟。”

    “自己的孩子,舍不得。”武青山眯起眼睛。

    “恩,我下得去手。”关林满脸严肃。

    “反正花苞这个徒弟我收定了!”武青山引入了主题。

    “别介,还有我呢!”关林急了。

    “那可不行,咱家孩子跟着你是去学抽烟还是喝酒?”武青山阻止。

    克丽丝即便汉语不错,对相声还是不了解。以前听婆婆讲,大人打小孩天经地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