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6章?花絮与《琵琶行》 (第1/1页)
花絮中,有四位老师在音乐室里照着谱子排练的片段,也有舞者和拍摄团队在水族馆中拍摄的场景。 伴随着大屏幕上的花絮播放,上台的主持人介绍道: “让我们感谢古琴演奏大师,宋阳亭老师! 感谢琵琶演奏者,余怡蔷老师! 感谢演奏二胡的叶卓老师! 感谢为我们吹奏笛箫的薛亮老师!” 随着四位主持饶介绍,四位老师一一起身向观众们致敬,而后中心坐下。 之后,二号男主持伸臂指向舞台一侧道: “同时,让我们欢迎为了水下拍摄付出非常多辛苦的,来自边河市舞蹈学院的两位舞者, 蒋宇和魏诗诗同学!” 着,两位舞者已经从一侧登上舞台,向观众们挥手、鞠躬。 台下观众喝彩声中,甚至有人吹起了口哨。 主持人与两位舞者握手时,他们后方的大屏幕上,花絮已经开始播放两位舞者和拍摄团队为了拍摄而反复下水,以及在水下一次次做动作的镜头。 “欢迎蒋宇和诗诗,欢迎!”一号女主持道,“听你们为了这次拍摄,先是在北岸员工培训疗养中心的深潜池中学习无具潜水,前后培训了近三个月, 而后又为了水下拍摄,在没有干湿潜水服的保护下,反复下水数百次才完成了最终拍摄?” 男舞者答道: “还好吧,主要是我的搭档,她因为水压都流鼻血了,当时眼睛里也出了血丝……” 花絮镜头也给到二人皮肤被泡得发白发皱,以及女舞者流了鼻血的片段…… 看到这儿,现场观众们再次送出掌声,为两位舞者的努力与敬业喝彩! 正在看直播的人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给两位舞者点赞,还不忘回踩那些破零皮就求抱抱,然后一群人涌上去心疼gie,gie的廉政警作品都没有的鲜rou流量偶像们: “MD,那些台词都懒得背,只会一二三四五的流量明星们过来看看人家,什么叫敬业!” “要演技,没有, 要唱功,没有, 要作品,还是没有, 耍大牌一个顶三个,按时到场都成了美德,真是服了……” …… “也不能全怪流量鲜rou,他们也是被挑选出来的,不那样的可能就选不上,有实力的反而没戏拍,没综艺上,所以最后大家只能都变成那样…… 所以我觉得还是娱乐圈的资本生态有问题……” …… 网友们在讨论着,晚会现场这边,《洛神赋》的花絮已经播放完,两位舞蹈生感谢了联大这个舞台,主持人却感谢两位舞者付出的劳动带给人们精神享受,而后两位舞者就去了台下,跟同学们一起看节目。 随着观众们逐渐安静下来,大家发现,舞台上的四位老师还没有下台,难道后续还要继续表演? 就见舞台上,屏幕阵列徐徐变化间,显示出白居易的《琵琶蟹来…… 有高中生以及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表示: 卧槽,背过! 考纲要求必背的文言文篇章之一…… 当屏幕阵列缓缓移开,台上除了四位负责演奏的老师外,又多了两人, 根据字幕给出的介绍和主持人旁白,人们知道穿着晚礼服拿着话筒的年轻人是联大校企的一位员工, 文宣作品让校企员工来表演已经是老传统了,之前的《沧海一声笑》、《七里香》和《大鱼》都是如此。 再台上另一位,一身传统戏曲装扮的女性, 她是来自大夏戏曲学院的一位旦角,专攻花旦的大三女生。 既然是《琵琶蟹,配乐方面,演奏琵琶的余怡蔷老师为主要演奏者,但音乐开始依然是古琴和二胡, 其实《琵琶蟹的编曲版本有很多,比如有古筝开始启奏的,有古琴、二胡启奏的,还有就是琵琶独奏伴奏的…… 斋果很忙,没管编曲的事,所以这个节目的音乐编曲部分是几位老师自己在一起策划编曲的,成为了以琵琶为主,古琴二胡等为辅的演奏方式。 舞台上,灯光变换间,音乐起, 男声扶着话筒,用充满磁性的嗓音唱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有网友表示: “咦?这片文言文,背诵的时候很痛苦,没想到唱出来竟然有点好听呢!” 随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余怡蔷老师的琵琶声逐渐融入其中,并开始成为乐曲中的主角。 而台上,人们也发现为何从一开始,演唱的男生就没有站在正中央,而是略微偏左, 原来,并不是演唱的男声一人是主角吗? 舞台中央略偏右,身穿花衣的花旦角色,神态、身姿、举止、手势,包括眼神,一举一动、眼波流转间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很多网友表示:戏曲元素,花旦妹子,mama我恋爱了…… 然而,观众们没想到的是,人家花旦不单单是个功底极深的伴舞!人家主攻的可是戏腔演唱啊! 直到男声部分唱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花旦以一个侧身的姿势换成正身面对前方,身前的戏曲手势从“自指”变换成“双指”,而后开嗓道: “大弦嘈嘈如急雨——,弦切切如私语——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珠落玉盘——落玉盘————!” …… “卧槽,戏腔?这段也太惊艳了吧?” “这眼神,这手势,这嗓音,太美了!” “这是国家队选手上场了啊!” …… 不过给网友们发弹幕留言的时间并不多,很快,歌曲又进入下一唱段。 当顾盼生啄花旦用戏腔唱完一段“曲终收拨当心画——,四线一声如裂帛——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秋月白————!”时,一位十多岁的少年走上舞台,穿着立领制服,双目放光,神采奕奕地开始了一段介于读与唱之间的戏腔念白,出了琵琶女的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这段念白既增加了表演形式,丰富了内容,也成了这个节目的另一处点睛之笔,引起了现场一阵喝彩!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