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章 尘埃落定 (第2/2页)
其隐忍、果决,已经展露出雄主的气度。 即便李晔把李祐立为太子,未来也是斗不过李祎的。 除非现在把李祎干掉,毕竟是二手儿子。 不过这种想法在李晔心中一闪既逝。 治国需阳谋,阴谋诡计的后遗症太大了,太宗的行径到现在还影响着人心。 而且李祐真的适合当太子吗? 他将面对裴氏与李祎的两面夹击。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使命,下一代,将不再面对外面的敌人,而是内部。 李祎城府深厚,更加适合内部局势,文治武功都是上上之选,而且还有淮南系与张承业的支持。 别人的意见不听也罢,张承业绝对是为大唐通盘考虑过的。 李晔在路上想了三天,终于还是定下决心。 当了皇帝又如何? 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可曾想到他的子嗣如同猪狗一般被武则天、韩建、朱温屠杀? 当然,李晔对李祐另有安排,留在中土,百年之后,很大几率是会手足相残的。 李祎城府太深,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以后会做什么。 心中有了决断,顿时也就轻松了许多。 大唐江山交给李祎是最合适的选择,以他的性格,绝不会被各种势力捆绑架空。 大军刚行到雁门关,薛广衡已经静候多日。 一见到他,李晔就知道花蕊夫人的事有眉目了。 “汴梁?”李晔有些惊讶,花蕊夫人绝不会没事出来抛头露面。 薛广衡眼神闪烁。 李晔长叹一声,“韦昭度!” 汴梁知府正是韦昭度,除了他,也没别人。 政、治斗、争不需要证据,只需要合理而严谨的推测。 瞬间,李晔心中的谜团层层打开。 花蕊是西川人,而韦昭度曾为西川招讨使,两人可能在十几年前就有交集。 裴枢站出来,主持三省六部的改制,严重侵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才会被韦昭度为首的世家灭口,企图扰乱改制的进行,维护世家的利益。 当时的情况也只有韦昭度最先得到消息,也有能量帮李振出逃。 纵向挖掘,韦家的势力,绝不弱于裴家。 从秦汉时便活跃在华夏,名臣名将学者诗人辈出,南梁韦睿、北周韦孝宽、大唐南康郡王韦皋! 而韦皋是李晔敬重的牛人之一。 韦氏因韦皋的缘故,在西川有一定的影响力。 隋唐以降,历代宰相都有韦氏族人。 最牛的是韦皇后,权倾朝野,效法武瞾。 “以属下观之,似乎花蕊有意暴露韦府君。”薛广衡道。 “哦?这么说他们起内讧了?”李晔道。 薛广衡小心看了一眼李晔。 “你说吧,说错了也无妨,此间只有你我君臣二人。” 薛广衡再次拱手,“恕臣斗胆直言,外人皆知韦府君是扶植七殿下,而花蕊却投靠了五殿下,双方已经出现裂痕,所以花蕊故意暴露韦府君,要置其于死地!” “合情合理。” “而且以臣暗中观察,五殿下似乎并不知道花蕊的真实身份,只是起了怜香惜玉之心。”薛广衡道。 如果李祎成了太子,这个宛如毒蛇一般的女子就能留在他身边了。 但李祎真的没有怀疑过她的身份吗? 李晔缓缓踱了两步,这种内部的尔虞我诈比外面征战还要耗费心力。 良久,李晔声音疲惫道:“你秘密透露花蕊的身份,不要暴露自己。” “属下遵命。” 李祎会怎么对待花蕊夫人呢? 李晔略感期待,或许这才是窥探一个真实李祎的好机会。 也是他的最后考验。 至于韦昭度,旧时代早已呼啸远去,世家的特权一去不返,他的挣扎又能如何? “来人,将这封信送到汴梁,亲手交给韦昭度。”李晔将空白的纸张塞入信封。 毕竟当年也是大唐的忠臣,能给一个体面就一个体面吧。 李晔也懒得去找什么证据,或者兴起大狱。 世家经过这些年也在逐步改良。 动静太大,不利于大唐安定。 而且世家子弟也不全是酒囊饭袋。 朝堂上全是寒门子弟就能天天向上?一定会分化出新的派系,继续斗继续争。 这是人性。 治国之道,还是在于平衡。 任何一方或者一股势力坐大,对大唐都不是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