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玄武宝剑 (第1/1页)
智涵逃出来后,将无为道长放在草地上休息,这时才发现自己身上已多处受伤。 智涵忍住巨痛,走出树林回望千山头。 只见玄真观已被大火化为废墟,山上的玉皇庙、龙泉观、玉真观、紫竹庵、九天玄女庙和三清宫都在燃烧。 千山头这时已变成一片火海,熊熊的大火将这个儒、释、道三教圣地完全吞噬了。山上弥漫起黑烟,隐天蔽日。 天色已晚,智涵趁夜幕掩护,背无为道长走出树林。见山下一户村民家升起炊烟,便去敲门。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大爷把门半开,探出头来打量,智涵道: “老爷爷,我们是玄真观道士,想借宿一晚,可以吗?” 老大爷又仔细看了看二人,才开门让智涵进去。老大爷指着无为道长,问智涵: “这位老神仙怎么回事?” 智涵把清兵如何烧玄真观,道长如何受伤大致讲了一遍。老大爷听到是玄真观的无为道长受了重伤,大吃一惊。 原来这里离玄真观不过十来里路,老大爷经常带老伴去千山头烧香拜佛,知道无为子是德高望重的道长,甚是尊敬。 老大爷道:“我的两个儿子不在家,正好把床铺给你们用。” 老伴把床铺好,智涵将无为道长扶到床上躺下。老大爷又叫老伴烧好开水,放凉后给道长洗了伤口。 老大爷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滕州老白干,智涵一看是高度白酒,便用酒给道长和自己的伤口消毒,然后再敷上金创药。 无为道长被铁爪和洋枪打伤后,失血较多,加之上了高龄,身体十分虚弱,始终闭着双眼。 过了半个时辰,老大娘端来稀粥,智涵接过来,慢慢给师父喂了半碗稀饭,然后让他躺下休息。 第二天,智涵准备背无为道长出门,被老大爷拦住了。 他再三要两人留下来,多休养几天,待道长的伤情有了明显好转才走。智涵谢过两位老人,留下来了。 智涵伤势不很重,休息几天后,伤好了六七分。他到山中采了一些疗伤的药材,带回来洗净,慢火熬好,喂到道长口中。 在智涵和二位老人精心照护下,无为道长在这里住了十几天,伤情有了明显好转。 今天已睁开眼睛,有力气讲话了。无为道长心想这里离千山头很近,有随时被抓的危险。叫智涵谢过二老,准备离开。 老大爷不让走,道: “听村民说,这几天外面官兵很多,据说是在抓义和团残余人员和千山头的僧道,你们还是再避几天吧。” 无为道长不想再麻烦人家,就向智涵道: “袁世敦现在到处派人抓僧道,这里离千山头太近,危险性很大。咱们暂时脱下道袍,穿俗装出走吧。” 智涵道:“好吧,只能如此了。” 老大爷见无为道长和智涵去意已决,就不再挽留。 师徒脱下道袍,老大爷从房中拿出自己和儿子的棉布衣服。无为子穿上老大爷的衣服,智涵穿上他儿子的衣服,倒也勉强合身。 老大娘从房中找出两个斗笠给二人戴上,智涵见如此打扮,完全变成了两个当地村民,忍不住笑了。 无为道长和智涵再三谢过二位老人,留下些银两,老人怎么也不肯收。 无为道长对智涵道: “现在北方风声很紧,我们只能到南方去避乱。如果北方风声很快平息了,我们师徒再回滕州来。如果北方一直不安宁,我们就去四川省中江县的玄武观,我的老家是一个尊师重道和尚武的地方。” 智涵曾听师父经常谈起家乡的玄武观,讲当地四大高手的故事。对那个神奇的地方,向往已久,心中很是高兴。 师徒经过商量,去南方最便利的途径是从微山湖乘船,沿运河南下,到达长江后,向东可进入江浙一带,向西则可直达四川。 智涵雇了一辆马车,将道长抱在自己身上坐下,车手赶着马车,向微山县方向驶去。 路上逃难的,要饭的,来来往往。马车从人流中穿过,路两边时不时见到饿死的饥民,尸体被狗啃鼠咬,惨不忍睹。 无为道长哀叹朝廷无能,民不聊生,禁不住流下痛苦的泪水。 突然,一个人头戴红色逍遥巾,伏在马背上,拼命拍打马身,从智涵马车旁疾驰过去,像是义和团拳师受了重伤在逃命。后面两个将军模样的官兵,骑马奋力追赶。 三骑马从智涵的马车旁呼呼飞奔过去,激起尘土飞扬。 马车到了微山县近郊的一个小镇。 智涵心想,县城里风声很紧,怕被官兵认出,就在小镇下车,拿出铜钱付了车费。 不远处有一个小客店,智涵背起师父过去准备住店。 店门边有十来个人围在那里看告示,智涵挤进去想看个究竟,这一看着实让他吃惊不小。 原来告示上画的两个人身穿道袍,一老一少,正是无为道长和自己的画像。在画像下面赫然写着,举报杀人凶犯者,赏银十两;捉住犯人者,赏银五十两。 智涵忙将斗笠拉低,半遮颜面悄声走进店去。 店小二迎上来,将二人安排到楼上住下。 智涵轻声吩咐店小二去买三个煎饼,两碗稀粥,送到客房来。智涵心想要尽量少出门露面,避免被官兵认出来。 过了一会儿,店小二送饭到房中。智涵先喂师父吃了稀粥,然后自己吃煎饼。 吃完晚饭后,智涵打来热水,给师父清洗身子,换了金创药,然后抱上床,半躺下来。 无为道长想起自己一生身体健壮,从没让别人照顾过。现在自己受了枪伤,幸有徒儿智涵无微不至的关照,心里既感激又过意不去。 他摸摸皓首银须,心中生出许多悲凉。自己一生奔波,从四川背井离乡来到滨海的山东,为的是驱逐外国侵略者,报效国家,尽忠朝廷。 可是,现在朝廷对外屈膝投降,对内疯狂镇压义和团,到处追杀僧人和道士,自己也成了官兵追杀的对象。 更可恨的是那些贪官,拼命压榨百姓钱财,成千上万的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尸横于野,真是惨不忍睹呀! 这样的朝廷难道值得我们尽忠吗? 反清灭洋! 无为道长想起了义和团的口号。义和团早期提出“顺清灭洋”口号,幻想能够扶起腐败的清朝政府,赶走洋人洋教。后来清朝政府在列强势力逼迫下,反过来镇压义和团。 义和团首领将口号修改为“反清灭洋”,看来是对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