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赵钱举的一日(下)【二合一大章】 (第2/2页)
在上面。 又做了个搓手的动作。 赵钱举下意识的跟着搓了搓手,掌中滑润冰凉的触感令他逐渐回过了神。 老天,刚刚发生了什么? 一位豪族子弟竟然对自己这种流民下跪了?! 接着还没等他有所反应,小战士便已将他扶起,弯腰拍了拍他膝盖上的尘土,并朝他递来了一个红色的长方形盘子: “老乡,这个拿着,打饭盛菜。” 小战士的脸上始终挂着极为淳朴的笑容,眼神纯真,不带有一丝尼古丁的气息。 看着这个笑容。 赵钱举的鼻腔中,忽然泛起了一股莫名的酸胀感。 他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人对他这样笑过了。 他深吸一口气,使劲眨了眨眼,将眼中即将溢出的少许液体强制性的挤了回去。 双目通红的接过餐盘,重重朝小战士鞠了个躬。 随后快步跟着前方的流民走进了帐篷。 进了帐篷后。 赵钱举尚未平复的心绪又是一惊。 “妈呀...这么多菜....” 只见帐篷里,数十个盆子盛着满满的菜品,在几张桌子拼凑的台上摆出了一条十多米的美食长龙。 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看着眼前有红有绿、琳琅满目的菜品。 赵钱举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他有些出神的时候,一位胖乎乎的炊事兵凑了过来。 炊事兵指着他手中的空盘,用带着明显地方口音的大莫语热情道: “老乡,俺叫王胖子,恁要吃点啥? 你可劲儿点!俺们绝不抖手!” 赵钱举咽了口唾沫,环视了一圈菜品台,还用鼻翼轻轻嗅了嗅。 试探着朝一个盆子点了点: “这个?” “没问题!” 王胖子一撸袖,铲起一条最大的鱼: “臭鳜鱼一条!恁还要点啥?” 或许是被王胖子爽朗的笑声感染了,赵钱举的胆子又大了些: “这个...这个...这个...还有那个...” “好嘞。 臭豆腐、臭苋菜梗、再来一碗螺蛳粉、一叠榴莲酥和一碗豆汁儿!” 几分钟后。 赵钱举端着满满一叠的吴凡走出了帐篷。 为了方便流民们的就餐。 兔子们特意准备了上百顶的中型遮阳棚。 每顶遮阳棚中都安放有塑料桌椅,可以允许六到十人用餐。(餐具差异就选择性忽视了) 就在赵钱举端着托盘,准备寻找一处空位就餐时。 忽然有人高喊起了他的名字。 “老赵,老赵! 这里还有位置,这儿,这儿!” 赵钱举顺着声音望去,发现是几位相熟的流民。 他顿时心中一定。 脸上露出一丝见到熟人的笑意,快步朝那处遮阳棚走去。 进了棚里后,他将托盘往桌上一放。 同时对几人打招呼道: “柱子,阿华,泥巴....诶,铁木你也来了?” 独眼的王铁木朝他点点头: “华夏人没拒收我,我就来了。” 赵钱举来的挺是时候,几人的话题才刚开始没多久。 落座后,只见‘泥巴’咬了口鸡腿,感叹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魏府的主家还真没骗咱们。 要是早知道他们会给衣服,我就把我弟一起拉过来了。” 其余几人闻言也都点头称是,那位被称作‘阿华’的流民却是冷哼一声。 右脚收起抬高,脚底板踩到了凳子上。 同时右手往大腿上面一搭: “你还真信这是魏家的主家啊? 魏家要是有这种本事,有可能窝在这犄角旮旯里一百多年? 早他么打到东临城了!” 接着阿华用指甲盖剔了剔牙,话锋一转: “不过有一说一,这些华夏人确实没骗人。 发衣服、给饭吃还一天三顿.... 瞧见我这盘子里的这玩意儿了没? 我这辈子都没吃过拳头大小的rou! 哦对了,他们好像还说会给钱?” 听到钱这个词儿。 一旁正埋头扒拉着饭的柱子抬起头,将嘴中鼓鼓囊囊的食物一咽,迟疑着道: “说是这样说,但谁知道会不会扣工钱呢。 以前我在东临城那边做工的时候,就没见过不扣钱的管事。 毕竟钱和粮食可不一样,粮食可以直接给咱们,可钱却是要过手记账才发的。” 泥巴点点头,赞同道: “这倒是。 别说东临城了,赤县城不也有几个家族会扣钱吗? 上次我给天香坊的常家做短工,说好的三十枚铜子儿,最后足足扣了我五成咧。” 阿华剔完牙,吐出一片菜叶儿,露出一副过来人的通透架势: “五成那都算少的了,天下家族一般黑,不扣钱的家族,那还叫豪族吗? 这叫中饱私囊,懂不? 整个大莫界都是如此,头顶的青...白日不换,这种事就不会消停的,华夏人肯定也避不开。” 王铁木脸上露出一丝不忿,正准备开口反驳。 身旁的赵钱举却先一步放下了筷子,沉声道: “我觉得这些华夏人不会骗咱们,他们不会克扣咱们工钱的。” 柱子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赵叔,你不是最不信这些华夏人的吗? 要不是嫂子病重缺钱,你这次根本不会来的。 车上那会儿你还和我说呢,这世道就没不扣钱的地儿。 如果最终到手的钱能有个六成,咱们也就低头认了,犯不着去闹事儿。” 赵钱举沉默了几秒。 脑海中闪过小战士下跪的身影以及胖大厨爽朗的笑容,一股暖流在心中荡漾开来。 他缓缓的摇着头: “现在我信了。 这些华夏人和那些家族不一样。 因为他们...... 是真的把咱们当人看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