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个体户扶持计划(下) (第1/2页)
听到施泽鸿的话,赵钱举忽然愣住了。 几千人的工厂外...开个小饭馆? 这可真是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但旋即他便反应了过来。 如果真按照施泽鸿的说法,那好像真的有门儿? 如今赵钱举已经在工地上待了快一个月,他深知兔子们在工钱的发放上有多爽快。 工地上最早是三天一结,现在改成了五天――如今的赤县城和工地都立起了华夏的钟楼,二十四小时的刻度法已经逐渐开始推广了,流民群体中也逐渐开始使用起了华夏的时辰表。 原先大莫界的刻度划分大约是四个时辰算一轮。 毕竟此前由于生产力的问题,很多工作是不需要太过精细的时间的。 家族的仆役也好铺面里的伙计也罢,基本上都是按东家的要求办事。 流民们就更简单了,能活下去就算完成任务,还谈什么详细的时刻表? 因此大莫界具体的时刻上是没那么细密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阶级垄断pua的一种方式,让底层处于一种全然懵懂的状态。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平民阶层自然也开始对刻度有了更详细的要求。 二十四小时制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欢迎,这点从幸福超市里简易时钟这段时间内不断上涨的销量就能看出一二。 当然了。 也许很久很久以后,大莫界也会出现和本土类似的某群体。 每天慷慨激昂的计划好了明天几时几分做什么事,结果第二天全程玩手机做咸鱼。 咳咳...... 话题再回归原处。 如今工地发放工资的周期是五天。 虽然比起原先的三天多了不少,但依旧准时且不扣一分钱。 工地尚且如此,赤县城内的工厂想必也不会例外。 而且按施泽鸿所说,这几个厂的工资是按天发的!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 工人们的口袋很快可以鼓起来。 这种情况下,开家小饭馆会是什么情况? 虽然厂房内应该也会有类似工地的食堂。 但工地毕竟是纯体力活而且性质上更为重要,因此在食谱方面或许会更为丰富一些。 至于厂子里的食物... 差不多就是标准的大锅饭吧。 rou和菜应该都有,不过品种上应该没那么多选。 虽然对于绝大多数流民来说,这种质量的饭菜已经足够称得上‘美食’了。 但这上万号工人之中,总是会有一些贪嘴之徒的。 例如此前一些还算平民甚至略微小富水准的落魄之人,手中一旦有钱了,肯定会开始逐渐回追以往的层次。 更别说到了下工时分,你一点我一点凑些钱喝两口小酒,这也是大莫界短工阶层常见的行为。 因此在顾客基础方面,饭馆是绝对不缺的。 实话实说,想到这里,赵钱举有些心动了。 由于王巧云此前是厨娘以及岳父是位大厨的缘故,赵钱举在初为毛脚女婿期间也曾经去帮过忙洗洗菜片片rou啥的。 所以他多少了解一些食材的利润。 饭馆若是能开在一个人流量高的地段,利润达到30%甚至40%都不是不可能。 更别说普通民众其实喜欢吃一些带骨头的东西,因为这样可以更耐吃一点,配上小酒足够消磨时光了。 例如鸡架、鸭头、下水等等.... 这种食材的批发价其实非常非常低廉,利润率极高。 这种成本之下。 一万多的工人群体里,只要每天来个千分之二三都够饭馆赚钱了。 毫不客气的说。 这是一个搭起来就能有收入的营生! 某种意义上称之为暴利也不为过。 但与此同时,赵钱举心中也有个疑惑冒了出来: 为什么会选我? 施泽鸿作为体制内的老油条,一眼就看出了赵钱举此时心中的疑虑,其实这些事换做他也肯定冒出这种疑问,于是解释道: “赵兄弟,这次组织上选择你呢,主要是因为我们打算推行一个名叫‘个体商户促生发展规划’的方案。 所谓个体户,是城乡个体工商户的一种俗称,通俗点理解就是自己有产业的平民阶层。 例如咱们赤县城驻点边上赵婆婆的早点摊,还有那些煮混沌面条的小摊贩,甚至叶记棺材铺,它们其实都算个体户的范畴。 赵兄弟,你可能不了解,咱们工地上其实有个工人评分系统,会按照每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