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二阶段报告与本土修行的可能(完)  (第2/2页)
东又说了一句:    “医疗小组甚至考虑到了最极端的缺血情况,所以连血袋都准备好了,十好几包呢...里头全都是你的血,不用担心配型的问题。”    林子明:“......?”    随后这位抽血...热血战士带着满头问号进入了修炼室。    这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检测修行者能否在本土修行,因此相关的检测设备和环节都比较简单——只要林子明不忽然爆血,那么全过程都只需要他一个工具人即可。    秦振东则趁此空闲,与林立聊起了其他问题:    “林院士,潘院士和陆教授他们已经到大莫界了吧?    怎么样,上次遇到的空间袋问题有什么新推论吗?”    林立迟疑了一会儿,回答道:    “潘教授相对来说比较严谨,所以目前还还一线实验中,并没有做出相关判断,不过陆教授倒是提出了一个新的猜测。”    林立口中的陆教授便是陆朝阳。    或许是此前未曾详细介绍的缘故,有些鲜为人同学将他认作了另外一个人。    然而与某部小说的同姓主人公不同,陆朝阳陆教授是真实存在的超级天才,并没有什么学霸科技系统进行辅助。    陆教授今年40岁,在他28岁那年就成为了中科大的正职教授,人称量子鬼才,小杨先生。    属于那种你了解这人后会觉得自己上了个毛的超级学霸。    迄今为止,他一共发表了RMP一篇,Nature/Science5篇,Nature子刊9篇,PNAS4篇,PhysicsReports1篇,PhysicalReviewLetters29篇,相关引用6700多次。    比起那位虚拟小说的主角,陆朝阳教授或许做不到二十二三岁成为院士,但他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人。    科研这种事情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经历的,或许靠着个黑科技系统20多岁成为院士看起来很爽。    但在现实背景中,这其实是对科研的一种不尊重——请注意,这里说的是现实背景,而非对角色的意见。    听闻陆教授有看法,秦振东顿时来了兴趣:    “哦?陆教授的判断是什么?”    林立来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因此很快答道:    “陆教授认为空间袋在本土难以使用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它‘切割’的是大莫界本土的空间,所以到了本土这个不同的空间里,融合起来有些困难。”    见秦振东似乎有些不太理解这个说法,林立继续道:    “我这样跟您打个比方吧。    比如说咱们的面前有两处同样平整的雪地,一块雪地叫A,另一块雪地叫做B。    我们用铲子在其中的A雪地上铲出一团雪,那么A场地上就缺了一个口子。    如果你把这团雪放回原来的口子上,只要扑腾几下雪地就能回归原本的样子。    然后我们再把这团挖出来的雪扣到B雪地上,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团雪一开始是没法融入B雪地的,除非你用力的把它抹平才能做到。    两块雪地就像两个世界,空间袋内的空间便是那一团雪。    而在B雪地上抹平它的力,便是林上校他们上次多消耗的那部分法力。    因为两个世界的空间并无交集,互相融合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不过有个好消息是大莫界和本土的空间都属于‘雪地’而非冰块,因此融合起来虽然困难但也不是做不到。    至于空间袋内的东西为什么可以通用,则能够通过雪地上放置一些物品来理解——只要地面是平整的,它们就可以在两块雪地上同时使用。    无论是来自大莫界的丹药,还是我们送往大莫界的物资。”    秦振东若有所思: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在本土使用空间袋,那么就必须在本土完成制造流程才行?”    林立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陆教授还提出了一个看法:    如果空间袋的技术侧重点是在制作材料所映射的那部分规则的话,我们或许能在大莫界就先将这部分材料准备好,然后留着最后一道工序在本土完成。    这好比是一个拉链的袋子,我们先把拉链还有布料缝制好,但是始终不封口。    让它以一块布的状态带回到本土,然后再把这个‘拉链’拉起来,那么它内部便是本土的空间了。    当然了,这个猜测目前还没理论依据,只是单纯的一种思维发散而已。”    “我差不多明白你的意思了。”    秦振东摸着下巴,正准备说些什么。    忽然见到林子明一把拉开修炼室的们,冲到他们面前道:    “秦老板,修行模块......可以在本土使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