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洛都的紫微城 (第1/1页)
“繁华之下,是一个虚弱的帝国。” ——《常晴君修仙随笔》 常晴之所以选择入宫,除了被同伙“坑骗”之外,主要是躲避黄四娘师徒可能的报复,为自己找一个安全的容身之所。 至于皇后之位,她可没这么上心。 就算万一被选中,她还可以选择不同意嘛! 以柔之前所说没错:朝廷虽然不准纳妾,但这事重来没有禁绝过。就散是皇宫中的女官和宫女们,也有被皇帝临幸的可能,更要命的是还不会得到名分。 因此这一点也要提防。 她因此想到,若不好了,就将衣服上的“灵隐符”撕了,驾上“乘风诀”溜之大吉应该也不难。 这样一谋划,常晴便安心地在皇宫里住了下来。 铃兰办事倒是麻利,没花多少功夫就将常晴修炼的事情准备妥当了。 若想修炼,在后宫重地是不行的,常晴便要穿过皇宫,到达早先去过的西夹城里。 那地方是宫中修仙者的居所,更有为修仙者准备的地下密室。常晴原有的宝剑与阵法等物也都存留在了那里。 得知这一消息后,常晴大喜过望,便请求外出。 皇宫里的规定是,出了房门就得有人跟着,并且需要报备。而一个人到处走是要触犯礼制的,搞不好就要触犯天条。 于是铃兰便主动为其带路。 常晴就如同一只被放飞的白鸽,兴高采烈地跟在铃兰身后,快速地横穿这座皇宫。 经过这些天来的了解,常晴对这座皇宫有了更深的认识。 仅仅从规模上看,紫微城就有常晴认识的那座故宫的六倍之大。 其格局形制与所蕴含的意义,均有一些星象的含义在里面,与洵山派的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常晴觉得,这还真是一座有着仙界意味的大皇宫。 紫微宫拥有左右四城、北侧二城,它们与中部的大内相辅相成,形成了七城大小不一的城池,正与北斗七星相对。 而那些典型建筑,如应天门、明堂、乾阳殿、贞观殿、徽猷殿等,都分别对应天上星辰。 此外还有集仙殿、迎仙宫、仙居院、瑶光殿等次序井然的宫殿院落,从名字上就透出一股仙味。 想是那些掌控天下的统治者也意欲将天上仙宫搬进帝王家罢! 《后汉书》有云:“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这座皇宫取的就是“紫微正中”之意。 洛都的紫微城始建于隋唐,兴盛于武周时期,又在唐末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中焚毁。 宋代立国之后,宋太祖巡幸西京,下令修缮洛都。紫微城因此得到重建和修缮,形成了“宫室合九千九百九十余区”。 次年,宋太祖上至西京,见到宫室壮丽,甚悦。便意欲从东京汴梁迁都于此,但因不知是何原因,最后却不了了之。 可这洛都虽为中心之城,却也是四战之地,紫微宫亦是首当其冲。 到了金兵南下之时,此宫城又一次在战火中被毁。 等到新夏朝统一天下之时,再度重修洛都城。 朝廷完全按照武则天时代的形制,在战火的废墟中让这座皇宫再次获得新生。因此这座新紫微城的历史不过二百余年。 经过这样的扩建和修整,其规模宏大、华美壮丽达到顶峰。 二百多年前,本朝皇室从长安迁往洛都之后,就将这紫微城当做新的皇宫居住,直到今天…… 由于难得获得了外出走动的机会,常晴像一个旅游者一样对皇宫的每一处都大感好奇,因此缠磨着铃兰带她四处游览。 穿过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的宫殿院落,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一池宽阔碧水展现在眼前,这里坐落着一处名为“九洲池”皇家园林。 这座园林水网曲折,池水中升起无数小岛,岛上多有亭台楼榭,由各式各样的回廊与桥梁相连接。 经铃兰介绍,其中最大的三座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取的也是仙山之名。 在这些湖中岛上,最醒目的一栋殿宇瑶光殿,此殿共分三层,其宏伟华丽冠绝整座园林。 时令已过寒露,天气骤然变冷,前几日一场寒霜也让大地顿失了生机。 此时常晴看到的九洲池,尽管植物茂密,但也已树叶枯黄、衰草萋迷。 仔细看环湖的殿宇楼阁,多处已被封闭起来,竟是无人打扫,墙上和屋顶堆积残破的树叶。 还有许多院落划拨开,听铃兰说都是借给王公大臣们居住了。 此情此景,竟衬托出一种萧瑟与凄凉之感。 常晴没有想到,这座宫殿在外面看是气象万千,细微之处却随处可见一种凋零与残破。 猛然间,常晴意识到,住在这里的只有皇帝一个主人,作为一个子嗣凋零的皇家,这座皇宫的规模显得有些太大了。 这就像儿童穿了一件不合身的成人衣服。 在开阔的园林中,瑟瑟寒风吹皱一池湖水,更让常晴的心情冷了下来。她失去了游览的兴趣,对铃兰喃喃道:“师姐,我们走罢。” 于是,二人穿过这池,来到一处偏僻的宫院外。 突然间,铃兰突然警觉了起来。接着,她握紧了手中剑,迈开轻盈的步子向一间殿宇。 常晴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急忙跟上。 只见铃兰快速闪进无人值守的院子,弯腰躲在一栋房屋的窗下墙角偷听了起来。 常晴聂声聂脚来到铃兰身后,也听到了屋里传来一名女子的声音: “我不可能让你见到皇帝!” 这是礼部侍郎梁诗慧的声音。听到这个声音,铃兰的警觉性便放了下来,因为梁大人也居住在附近的一处院落,她在这里出现是合情合理的。 接着一名女子的声音传来,常晴听得就更清楚了,那居然是明蓁在说话,“梁姑姑,为什么将我的资格废除了?” “你还用问为什么?”梁诗慧的语气义正辞严,“你当真不是带着什么目的来的?当真是为了做皇后吗?” 明蓁半天没说话,接着又哭泣起来,显然是被她口中的“梁姑姑”撞破了心思。 接着听她泣道:“我只想朝廷重审我家里的案子。” “你伯父犯下谋逆之罪、已经伏诛,你父亲同样贪赃枉法,这都已有定论。难道你还想伺机报复吗?” “我爹爹是冤死的!”明蓁提高了声调。 “据我所知,并不是!”梁诗慧的声音依旧斩钉截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