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8章 买,买,买 (第1/1页)
姜余走出中科院,回到自己的小窝。 冲完凉,躺在床上。 他在想,今天下午那些飞机的事情。 飞机场地已经搞好了,人员也差不多已经齐备,就差改造和更新设备。 不对? 巴顿焊接研究所,这些人还停留在乌克兰,要把他们快速接回来。 明天打个电话给老杨,让他注意一下。 马达西奇? 有设计图纸还需要一些熟练的工程师,要不然连图纸都看不懂。 要搞一批人回来。 这点要记住。 主要材料在老毛子那边,维克托·科瓦尔斯基已经去了两三天了,问题应该不大。 “金碳”也应该着手研究生产。 这可是最主要材料之一。 这东西应该找个温度高的地方生产,最好在火山口边上…… …… 姜余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乌克兰,敖德萨军区。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对杨校长的到来非常开心。 这说明他的生意可以正式开张了。 当初留下来的20瓶原装版的长生仙酿只剩两瓶了。 这令他心痛了很久。 “那帮该死的政客!” 这几天他的精神可是受了尽折磨。 这东西很令人上瘾,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完全没有食欲。 刚开始还有点不放心,觉得里面肯定有些上瘾的化学成分。 他就拿了一些送到国立食品化学研究所去检测。 两天后送回来的检测报告,让他悬着的一颗心彻底放下来了。 “无毒,无上瘾化学成分,无添加剂,可以食用。” 想想也是,最近以来他和总司令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就连早上醒来的那一刻,都有微微的晨勃现象。 虽然不是很明显,但已经说明一个问题,还真的能“返老还童”。 要知道,这可不是药物刺激引起的,是人体生理的自然现象。 只有在男人年轻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有将近快20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了。 这让他非常激动,将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更多的长生仙酿。 现在的他,对自身的保养很是看重。 他已经不再饮用伏尔加,白兰地等烈性酒,戒掉了不良好的习惯,只求自己命长一些,舒坦一些。 杨校长这次带来的酒,除了偿还上次欠下的1130瓶限量版(兑了二分之一水)。 其他1000瓶都是用来销售的。 知道杨校长带了一批好货过来,总司令也忍不住过来看看。 虽然,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刚刚分给他600瓶,但那明显不够啊。 谁看不出来,那明显是掺了水的,以前的那浓度都有粘稠感,而这些折合下来有300瓶就不错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哪个酒厂不掺水的? 至少,他就没有看过有粘稠感的伏尔加。 尽管那些老板一再声明保证绝对是原浆,但他压根就不信。 喝惯了长生仙酿的原浆液,再次回到“原始社会”,就感觉档次降低了,没有逼格。 这一次,杨校长带过来的酒只有200瓶至尊版,300瓶珍藏版,剩下的500瓶是限量版。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和司令商量了一下,决定兑换一些至尊版。 杨校长也给他们面子,按1:3的比例兑换了100瓶至尊版给他们。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赶紧转手把那些剩下的限量版卖给那些政客。 用赚来的钱和上次的军火交易款,把杨校长带过来酒水全部包圆了。 杨校长也很乐意他成为在乌克兰的代理人。 作为回报,也是为了履行之前的承诺,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将会亲自收购国有矿产资源和某些小寡头手上的资源。 最后,他再把这些股份转手卖给姜余。 这些东西拽在手里,每天都不断在贬值,资源又很难卖出去。 卖给姜余,不仅能够盘活资产,更是能够增加就业。 这对他以后竞选总统有着直接的帮助。 接下来的日子,路德维希·法耶夫斯拿着姜余的钱大肆购买便宜到要死的国有矿产,冶炼钢铁厂等。 短短半个月时间不到,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已经把乌克兰国内的88%的铁矿,82%的煤矿,58%的锰矿……全部收购了下来。 要知道,乌克兰境内可是有八十多种矿产资源。 世界矿产资源总量的大约5%来自乌克兰,其潜在市值合7200亿美元。 光是优质煤炭就有2000亿吨,铁矿也有275亿吨,珍稀的锰矿石更是有21亿吨。 总计花费了95亿美元。 看似花钱很多,其实还没有这些矿产资源的十分之一价值。 这还是在整个全球矿业最低谷时期价值的十分之一。 这95亿美元,已经相当于1994年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这些都是有港岛路桥投资公司出资购买的。 为此,陈松作为其法人代表,还特意带了一批人去了趟乌克兰…… 签署了合同后,他又把这些资产抵押给日本银行贷出了相当于80亿美元的日元。 这次大额抵押贷款,日本银行罕见的给出了0.2%的年利息。 因为这些资源,对他们国家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乌克兰前五大钢铁厂,两个最大的锰矿提炼厂,一个坦克生产工厂,一个拖拉机生产工厂,三家采矿设备生产厂家……也全部都被收归旗下。 还额外增加了一支超级球队——顿涅茨克矿工足球俱乐部。 总计花费了3亿多美元。 姜余把这些坦克和拖拉机的生产设计图纸,综合在一起让人工智能重新设计了一番。 这些工厂通过很短的时间整合后,就能够诞生了一批行业领先的采矿挖掘机和采矿车。 本来乌克兰的采矿基础设施就不差,加上更换后的先进挖掘和采矿机械,产量暴增指日可待。 目前,华夏已经开启了“基建狂魔”的狂暴模式,对各种资源,尤其是对钢铁煤矿的需求极度渴望。 姜余根本就不担心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卖不出去。 为了不浪费资源,姜余还特意从国内采购了大批量的方便面,在货运轮船返回乌克兰的时候装载过去贩卖。 乌克兰矿工们感激姜余带给他们物美价廉的食物。 国内的众多便面厂起死回生。 一箭双雕! 至此之后,港岛路桥投资公司基本上垄断了乌克兰的矿产行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