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倾尽全力 (第1/2页)
恋上你看书网,大国小商 云姚织带的这场双反应诉,算得上是行业先例,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 想要参考,就只能参考其他行业的。 斯念家的打火机应诉倒是不分行业的全国先例,就是差别还是有点大。 斯念家应诉那会儿,也就三百多号员工。 从体量和规模上来说,都比现在的云姚织带要小很多。 “我觉得应该还是可以参考的,国外的这种调查,都应是很成熟的模式了,虽然行业不同,但是核查的条款应该是大同小异的。”潮长长保持乐观。 他从小接受西式教育,又经常参与国际竞赛,对各类调查和核查都还算熟悉。 “这倒也是,我带你们去看看应诉的办公室。我们云姚织带为了这次应诉,连打印机都买了四台。”云之磊对调查的繁琐程度有点犯怵。 好不容易初裁结果是零关税了,实地核查又要各种折腾一遍。 还好是有一整个团队,还有各个部门的支持,要是让他自己来,是真的没有可能搞定。 “我其实觉得没有什么要准备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了,我们初裁结果不就是这么出来的吗?”云之磊一直都是这个态度。 云姚织带从云朝朝出生之前好几年,就开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设。 云之磊对云姚织带有足够的信心。 临时抱佛脚一类的事情,他不想,更觉得没有必要做。 云之磊向来心大,他的经营理念是抓大放小,没有云朝朝这么面面俱到。 更深一层的话,这次的双反调查,虽然只有云姚织带采取了积极应诉的策略,但云之磊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双反调查,从来也不单单是原告国企业和被告国企业之间的事情。 是不同国家行业协会,甚至是国家之间的博弈。 反倾销,必须在被倾销产品损害了利益的一方,向本国商务部提出申请,然后由原告企业或行业协会所在国的商务部开启调查程序。 调查一开始,就需要通知被调查方的相关【当事人】。 包括但不限于: 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商; 被调查商品的进口商; 出口商所在国家的行业协会; 出口商国在国家的商务部门; 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生产商; 进口商同类商品的行业协会。 这么多的【当事人】,怎么看都不可能是一家企业能够关起门来自己决绝的。 反倾销从初审、到实地核查、再到后续的各种措施,必须要由政府来采取,企业和行业协会都没有这个权限。 这样一来原告企业所在国和被告企业所在国的政府和行业协会,都不可避免地会参与进来。 大的方向,有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律师团把控,都还是学生的云朝朝和潮长长,就算都回来,也是没可能帮上什么忙。 这也是为什么他没有把实地核查的事情,告诉云朝朝。 “朝朝主要是担心细节问题。就可能最后差了一点点,特别是反补贴,原本能1%以内的,变成稍微超过一点,就没办法一劳永逸,就想回来看看。” 潮长长已经被自家女朋友嘱咐了好几遍,要把重点放到什么地方。 云之磊擅长把控发展的大方向。 但在细节上,却一直都是仰仗自家宝贝闺女提醒的。 在生活上是这样,在工厂也是这样。 唯一例外的是,像不让吃泡面这样的小事,在云之磊这儿,算是大方向。 一直以来,云姚织带工人的离职率,都要远远低于工业区的其他工厂。 这里面,可以说至少有一半,是云朝朝的功劳。 云姚织带工人的一整套福利制度,都是云朝朝在初一那时候帮忙润色的。 朝朝姑娘在工厂长大,最能知道工人的需求是什么。 经常会有一些神来之笔。 比如,规划一个篮球场。 云朝朝提的时候,云之磊还觉得,没多少工人会喜欢篮球场。 本着女儿的提议,只要不伤害自己的身体,都要大力支持的原则,云之磊还是答应了。 事实证明,云朝朝是对的。 篮球场捡起来之后,男职工的离职了直接下降了8%。 后来干脆组建了云姚织带职工篮球队,时不时要和别的大厂打比赛,连啦啦队都非常的正规。 再比如,在厂里工作超过五年并且自产自销的,或者两个人加起来工龄超过十年的,就可以申请夫妻宿舍。 朝朝姑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甚至有些是超越她自己本身的年龄的。 令人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想法,都行之有效,并且帮云之磊解决了实际问题。 云老一直都把云宝当成是自己的福星。 奇迹宝宝总是能创造奇迹。 这是父女俩早就已经达成的默契。 正是因为这样,云朝朝才会想要在双反实地核查的时候,陪在云之磊的身边。 哪怕只是当个吉祥物,也算是不错的解决办法。 潮长长刚下飞机,就收到云朝朝发给他的一封长邮件。 四千多字,罗列了四十多个可能需要注意细节。 让潮长长这个从来也没有怎么关注过工厂运营的小萌新,倍感压力。 好在潮·学霸·长长的记性好。 要不然,肯定也和要过来实地核查的那些人一样,到哪儿都得拿着个单子做对照。 云朝朝关注的点都很小,是那些看起来和双反调查没有关系,实际上也可能没有关系的。 放到往常,可能都不是重点。 只不过,云姚织带现在要抠的本来就已经是细节,差别浮动都在一个百分点的范围之内,就真不知道哪一个细节,会气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协定下,一国的企业或者行业协会,想要让本国商务部对另外一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被起诉方存在倾销事实。 其次,被起诉方的倾销行为对起诉方及其所处行业造成了实质性的威胁或损害。 最后,倾销事实和损害结果直接,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