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从9.99%到10% (第1/1页)
第一片,效率9.61%、9.57%、9.54%…… 第二片,效率9.77%、9.79%、9.81%、9.72%…… 看来,真·热旋涂方法果然有效,已经突破了之前的最高纪录。 还能不能进一步提高呢? 第三片,效率9.96%! 突破10%有戏啊,许秋按捺着激动的心,继续测试。 9.99%、9.99%、9.97%、9.92%…… 最高只有9.99%…… 许秋不信邪,连续测试了三十组数据,可后面越测越低,没有一个是10%开头的,最终稳定在了9.6%左右。 第四片、第五片…… 测完全部基片。 最高效率9.99%! 这是在玩我呢? 难道是系统在故意捉弄我? “系统老贼,给我出来。”许秋喊道。 …… 等了半天,并没有收到回应,他也渐渐冷静下来。 系统应该不会这么无聊捉弄他才对,应该就是单纯的运气问题。 虽说9.99%和10%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对于轻微强迫症来说,这0.01%提不上去,总觉得不太舒服。 许秋暗下决心,今晚就算不睡觉,也要把这个效率做上去。 正当他打算离开蒸镀手套箱,重新制备一批器件时,他的目光停留在手套箱中的一个角落。 那是一袋闪闪发光的金靶材。 这些金靶材是圆柱状的,直径大约1毫米,长度大约3毫米,两端有剪切过的痕迹。 看样子,应该是从一根根的金丝上剪下来的。 许秋突然发现,他之前一直集中在对有效层的改进上,而忽视了传输层和电极材料。 传输层想要替换,难度比较大,但更换电极材料还是相对容易的,尤其是更换电池顶部的金属电极。 常用的金属电极材料有三种,分别为铝、银、金。 实验室中常用铝作为电极,一方面是价格原因,铝最便宜,另一方面,电极材料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不大。 但是,在冲击高效率的时候,电极的影响就不能完全忽视了。 至于这三种电极,哪种电极最好,也没有定论。 三种电极的功函数不同,会带来能级结构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的有效层体系是不同的。 因此,欲知结果如何,还是要实验过后才能知晓。 刚做的那批器件,9.99%的最高效率对应的加工条件,是110摄氏度的真·热旋涂。 许秋按照这个条件,快速旋涂了四片。 他之前复制的若干个材一216实验室,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他在两个实验室中的蒸镀手套箱内,分别蒸镀三氧化钼/银和三氧化钼/金。 测试器件。 基于银电极的器件,最高效率为10.13%。 而基于金电极的器件性能反而降低了,只有9.68%。 看来,材料也不是越贵越好,合适才是最关键的。 终于,效率突破10%。 可以安心睡觉了。 …… 第二天下午,实验室。 “等下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我一个人去吧,”陈婉清道: “你来做器件,准备工作我都帮你做好了。” “好。”许秋点点头。 之前他复制了徐慧老师的AFM技能,已经学会了cao作方法和仪器原理,也不用到现场再学一遍。 AFM测试,可以得到薄膜表面的起伏变化。 它将一个原子尺度的尖细探针靠近样品表面,这时探针与受测样品原子之间存在极微弱的排斥力。 保证这个排斥力恒定,那么探针和样品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认为是恒定的。 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根据探针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就可以确定该处样品表面起伏的高度。 cao作都是通过电脑软件控制的,能不能画出好看的图像,是比较考验cao作人技巧的。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把尖细探针给弄断。 看着学姐远去的背影,许秋在心中默默祈祷,但愿不会出什么问题。 …… 旋涂、旋涂…… 许秋正专心实验,突然从手套箱玻璃的反光中,看到身后有一个人影。 回头一看,身后站着韩嘉莹,她开口道: “师兄,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许秋想了想,说道: “暂时没有,你先看我做实验吧,之后找机会让你练练手。” 旋涂、蒸镀。 今天蒸镀用的是银电极,其他条件是昨晚摸索好的。 虽然已经提前知道了结果,但是许秋还是有点紧张。 毕竟实验数值是有波动的,万一这一批做不上10%,之后还得重新做几批。 主要是模拟实验室中做出来的数据,不好直接拿来用。 自己做实验,基本上全程都有人在旁观,很难无中生有。 模拟是模拟,现实是现实,还是要严谨一些。 …… 许秋直接找出最佳条件的基片,进行测试。 最高效率10.18%。 看到它比模拟的结果还要高一点点,许秋松了一口气。 “师兄,超过10%了,超过10%了!”韩嘉莹高呼道。 这家伙怎么比他还激动呢。 想了想也正常,毕竟自己昨晚拿到结果已经激动过了。 听到喊声,实验室里的其他人都被惊动了。 段云、田晴直接从旁边走了过来,就连在外面码字的吴菲菲都停止码字,凑了过来。 只有陈婉清还在隔壁材二测试AFM,没能看到这一幕。 吴菲菲:“恭喜学弟。” 田晴:“10%,可以啊。” 段云:“发文章别忘了请客啊。” 吴菲菲她们虽然不太懂有机光伏,但通过组会,还是能大致了解一些。 也知道10%的效率,在目前有机光伏领域的分量。 这在实验室内也算是大事件了。 …… 热闹了一会儿,众人又各自忙碌起来。 进课题组还不到半年的学弟都已经这么强了,自己也要更加努力啊。 田晴帮许秋的体系测试CELIV和TOF。 段云搭设备,吴菲菲继续写文章。 许秋拿到了关键的数据,心情大好。 他将器件的光电性能测试的方法,教给了韩嘉莹,并拜托她测试剩余的器件。 “保证完成任务。”韩嘉莹一脸兴奋,接手手套箱。 当然,许秋肯定不会告诉她,主要原因是他知道剩余器件中,大概率不会出现更高性能的了。 …… 时间接近五点半,韩嘉莹完成了测试。 她有点郁闷,剩下的器件,效率最高都没过10%,她本来还以为能测出来一个超过师兄的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