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搞定,收工(求订阅) (第1/2页)
之前的四个问题,都是要求许秋在文章中做出对应修改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不需要修改正文,直接在回复信中回答即可。 比如,有一个审稿人问道:“这种材料在常规溶剂中的溶解度怎么样?” 许秋记得他在正文中,关于材料溶解性能是有相关的介绍的。 他找了找,果然在正文材料合成部分,有写道:“P2FBT4T-2OD材料在氯仿、氯苯、二氯苯等溶剂中具有优秀的溶解性能。” 这类的问题就没有太多价值。 审稿人问了出来,很大的可能性是他没有注意到文章中的细节。 但也不能怼人家,许秋还是先感谢了对方的意见,然后把文章中对应的原文引用到了回复信中。 …… 处理完审稿人的意见,还有最高效率的更新,以及材料更名的问题,也是需要说明一下的。 这两点,许秋直接写在回复信的最前面,告知编辑: “我们在文章投稿期间,器件的最高效率进一步的提高至88.88%,同时我们决定把P2FBT4T-2OD这种材料命名为PCE11。” 效率的具体数值,他在现实中还没测出来,索性就先随便填了一个,用高亮标出,之后再改。 当然,对应的文章正文中也要改,不过他没打算大改。 他准备把今天要做的器件,也就是预期超过11%的效率数据,单独列出来。 也就是在原先的光电性能参数表格中新增一行,把最高效率填写进去。 同时,声明是投稿后单次实验中得到的最高结果,这样就不用进行重复性实验了。 毕竟,按照AM的要求,要重复做五批、十批以上的器件,短时间内是很难做到的,除非动用模拟实验室。 但许秋比较谨慎,他觉得模拟和现实分的清楚一些比较好,不想把模拟实验室中得到的实验数据,直接用于现实。 因为用一次,就会用第二次。 这种事情做的多了,日后会有潜在的风险。 要是被人发现了异常,解释起来,总不能说自己在梦中做的实验吧。 至于材料名称的变更,也是比较麻烦的,正文文本部分、图表之类的,都要随之更改,统一变为PCE11。 他把能改的部分都改掉,不能改的就先标高亮。 …… 大致写好了意见回复,许秋看了下时间,离退火结束还差十分钟左右,便和陈婉清交流道: “学姐,怎么样,审稿人的意见看完了,有没有什么感受。” “这篇AM稳了啊,你收到的意见,都很好改,而且里面还有一个建议直接发表的。”陈婉清羡慕道:“想想我投出去的文章,都是命运多舛呐。” “是吧,”许秋摸了摸头,笑着说道: “对了,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审稿意见要求补充实验cao作部分描述的。” “唔……”陈婉清思索片刻,说道:“他们多半也是想做类似的研究吧,你的实验cao作部分是怎么写的呀?” “我就是写了下整个实验的流程,不过具体的细节,比如喷涂、加热基片这类的,没有展开讲,”许秋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我看其他人也是这样写的。” “嗯嗯,这倒也正常,”陈婉清点点头道: “想要把整个实验过程用文字描述出来,也不现实,你就按自己的思路写吧,尽量详细些,如果真的有人感兴趣的话,之后会给我们发邮件询问的。” “还会发邮件询问?难道学姐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许秋惊讶道。 “没错,我就经历过。”陈婉清撩了一下头发,开始娓娓道来: “我硕士期间在做静电纺丝,当时看到了一篇发在JMCA上的文献,觉得很有启发性,便想要模仿一下他们的实验。 但对方把一个关键添加剂的含量隐去了,只说了少量,我自己试着猜了几个含量,但怎么都纺不出他们说的直径200纳米级别的纤维出来。 后来我去找了我的导师,他告诉我‘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其他研究者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发信联系文章的通讯作者,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回信的’。 于是,我看了下文章是国内的一个研究所发表的,就直接发邮件给他们的通讯作者了。” “后来呢?”许秋问道。 “后来,我当天就收到了回复,”陈婉清道: “他们的通讯作者,也就是组里的大老板,把邮件转发了给了组里的一个小老板,小老板又转发给了一个学生,估计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 最终是那个学生回复我的,他说他们的添加量是1%的质量分数。” “那学姐最后重复出来了吗?”许秋追问道。 “没有。”陈婉清无奈的摊了摊手。 “啊,为什么呢?”许秋好奇道。 “因为1%的这个条件,我自己在发信前就试过一次了,没成功,收到回信后又试了一次,还是不行。”陈婉清道。 “这……”许秋道。 学姐轻叹一口气,感慨道: “学术圈里一直流传着一套说法,实验类型的文章,研究者自己不信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但其他看的人都信。 而理论类型的文章,研究者通常对他们的理论深信不疑,但其他人总觉得这破理论到处都是缺陷。” 许秋无言。 不过,仔细想想,学姐说的似乎挺有道理的。 过了一会儿,实验室的方向忽然传来轻微的“滴滴滴”响声。 随后,响声停止,他听到了韩嘉莹的呼唤: “师兄,氧化锌的退火时间到了,秒表我已经帮你按掉啦。” “来了,来了。”许秋急忙应和着,然后快步走入实验室。 韩嘉莹站在超声波清洗仪旁边,在处理光源样品基底用的单晶硅片,目前已经把硅片切割成小块,正准备进行清洗cao作。 许秋想起昨晚在模拟实验室中努力的成果,便说道: “学妹,今天我要做器件,顺便帮你的体系,也优化一下实验条件吧。” 韩嘉莹呆了一下,随后甜甜一笑,说道:“谢谢师兄,那需要我的帮忙吗?” “不用了,你专心准备光源样品吧。”许秋摆了摆手,说道。 他突然意识到,这好像是除了教学实验外,他第一次主动提出帮她做实验,平常都是反过来的。 念及于此,许秋觉得这几个月似乎对学妹的压榨似乎有点狠了。 之后还是对她好些吧……大概? …… 氧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