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 灵机一动(求订阅) (第1/2页)
周一上午,组会。 吴菲菲首先汇报,她上周刚投出去一篇文章,现在正在找寻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她没有什么实验数据。 许秋看到她只有一页PPT,上面列出了四条简短的信息: “加热式匀胶机,X”、“钙钛矿单晶,热电领域”、“电荷输运机制,持续研究”、“热稳定性添加剂,氯化钙”。 “我今天主要讲一下对之后工作的展望,主要有这四点。”吴菲菲在投影布上晃了晃激光笔的光斑,继续道: “首先,我上周用新到的加热式匀胶机,试了一下做钙钛矿器件的热旋涂,用的是MAPbI3和FAPbI3这两种传统体系,不过得到的薄膜形貌不佳,器件性能也没有标样高,这个思路暂时搁置。 其次,我计划做一批钙钛矿的单晶,然后用在热电领域中,我和段云讨论过,有一定的可行性,现在正在总结相关的文献。 第三点,关于钙钛矿电荷输运方面,我觉得可以持续进行研究,除了和田晴合作的刚投出去的那篇外,我们前期氯化铵添加剂以及硫氰铅的体系,包括日后开发出的新体系,同样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我之前做了加热分解型的氯化铵添加剂,现在打算做一个对照实验,使用氯化钙添加剂,进一步探究热稳定性添加剂对传统钙钛矿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 “行,按你设想的去做吧。”魏兴思连连点头,他内心不禁感慨,吴菲菲,还有许秋,这两个人都比较让人省心啊。 许秋在旁,认真的听了一遍,并没有划水,虽然他们的领域不同,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吴菲菲讲的比较有条理性,看她的这个思路,打算走的路线应该是将钙钛矿材料与组里其他方向进行结合,有点类似于交叉学科那种。 这也算是他们课题组的优势吧,虽然是小组,但一共有四个研究方向,可以交相呼应。 在听的过程中,他也有在思考,他合成的有机光伏材料,是不是也可以引入到钙钛矿电池,或是热电那边来应用呢? 可想了半天,许秋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只好暂时放弃,在心中默默记下这个思路。 至于电荷输运性能方面的研究,田晴之前倒是有过尝试。 但由于有机光伏器件的有效层太薄,只能用CELIV勉强测出个电荷迁移率出来,合并到对应的文章中,很难深入研究,另发一篇文章出来。 说起田晴,她今天迟到了一会儿,是中途溜进来的,不过魏老师只是看了她一眼,并没说什么。 接下来是段云。 许秋观察,他今天整个人看起来分外的意气风发,猜测多半是研究内容取得了突破。 憋了大半年,大招终于放要出来了吗? 许秋依稀记得,上周组会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征兆了。 果然不出所料,段云没有准备PPT,直接站起来开口: “碲化铋掺杂的PH1000体系,相关的表征数据都已经拿到手,文章框架我也列了出来,这周差不多就能写好投掉。” “好,等下组会结束后,你把文章草稿给我看一眼。”魏兴思脸色一喜。 然后是田晴。 她也没有准备PPT,上周她一直都在写文章和改文章。 周日,她的文章投出,文章是和吴菲菲合作的,她是一作,吴菲菲是二作。 这些消息,是许秋早上听吴菲菲和学姐闲聊得知的。 她们投的期刊是Adv.Sci.,这是Wiley公司推出的新刊,对标的是AM的子刊,AEM、AFM这类的,Adv.Sci.之后大概率是SCI一区,档次比AM主刊低一个级别。 近些年,期刊公司出新刊的频率越来越高。 大概率是涌入科研圈子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市面上的稿件也越来越多了。 田晴的那篇文章,许秋也看了一眼。 正文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只觉得她文章的TOC插图画的还不错,应该是她用数位板手绘出来的。 之后是陈婉清。 她主要介绍的是上周的工作内容,不同处理温度下PCE11的光吸收光谱图。 “可以看到,随着处理温度的提升……” 正当学姐兴致勃勃看图说话的时候,魏兴思突然抬了抬手,打断道:“稍微等一下。” 众人齐刷刷的朝魏老师方向看去,就连偷偷玩手机的田晴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魏兴思的目光却停留在电脑屏幕上,他右手cao作着鼠标,并上下滑动,似乎在阅读着什么。 过了几秒钟后,他身子朝椅背一倒,面带笑容,说道: “许秋,你的文章,编辑已经同意接受。” “哇。”段云夸张的叫了一声。 其他人倒是比较收敛,不过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了许秋,让他瞬间成为焦点。 魏兴思继续道:“大家都要向许秋学习,争取毕业前每人都能发一篇AM。” 众人只当这是一句鸡汤,没有人当真,但也都配合的点了点头。 “这次就不发现金红包了,许秋我直接转账给你。”魏兴思又道。 这消息来得突然,却也在意料之内,毕竟收到了那样正面的审稿意见,只要不作死,文章顺利接受只是时间的问题。 因此,这个小插曲的影响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又重新恢复了组会的氛围。 陈婉清继续进行汇报…… 许秋则抽空打开了系统。 系统提示也接踵而至: 权限等级:5 积分:42178 …… ## 许秋内心一喜,又出现新功能了。 不过,现在正在进行组会,他也没办法亲自试验,只能通过系统给出的文字信息,大致进行分析。 原来的模拟实验室变为了模拟实验系统I,除了加速倍率翻了一番,体积膨胀了十倍外,其他部分都维持原样。 新出的功能是模拟实验系统II,可以创造1个模拟实验人员。 这个所谓的模拟实验人员,许秋觉得应该类似于实验机器人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