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22 实验失败才是科研的主旋律(求订阅) (第2/2页)
为通用的反应条件,但对特定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分子,比如PDI的合成反应,文献的指导意义非常重大。 如果没有文献参考,光摸索条件可能都得摸索个三五天,甚至一两周。 不过,他的分子结构毕竟和文献中只是相似,而不是完全一样。 因此许秋对于最终能否得到想要的结果,心里也没底。 至于动用系统的力量,比如模拟实验室I,也不是很有合适。 目前他有了模拟实验室II,模拟实验室I已经很少启用了。 后者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加速,而像这种反应时间24小时的,强行花费2400积分加速去验证可行性性价比太低; 如果反应时间比较短,也没有加速的必要,因为投反应也是有固定的时间成本呢,还不如在现实中投。 模拟实验室I目前剩下的唯一优势,可能是不需要消耗材料,可以节省实验费用。 但PDI这类材料很便宜,可以随便造。 省钱什么的,不存在的。 投完两个反应后,许秋在实验室晃悠了一会儿,见学姐和学妹她们两个都没有需要他帮助的样子,便返回办公室。 …… 时间一晃,来到了晚上。 因为有学姐这个大灯泡,许秋和韩嘉莹在办公室中没有太过放肆,空余时间大多在认认真真的撰写综述。 目前,许秋的进度很快,已经完成了第二部分他负责的PDI内容,正在和学姐负责的A-D-A部分进行整合。 学妹的话,据她说还差一点点,也不知道真假。 第二个反应的第一步硝基化反应时间已到。 许秋前往实验室进行反应后处理。 看到点板结果后,他傻眼了。 一、二、三……个样品点。 “卧槽。” “师兄,怎么啦?” “实验失败了。” “需要我帮忙嘛?” “不用,你继续过柱子吧。” “好呢。” 许秋很淡定,他知道实验失败才是科研的主旋律。 只是此般味道,他好久没有尝到过了,还真是有些怀念呢。 ‘既然事实已经发生,当务之急是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然后对实验路线或是方法进行改进。’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许秋缩了缩鼻子,闻到了空气中似有若无的溶剂味道。 这是有机实验室特有的味道,因为保存着大量开过封的溶剂,哪怕瓶盖处有垫片,少量的溶剂也会从缝隙处逸散出来。 因此实验室的通风非常有必要,不然长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性中毒是免不了的。 哪怕戴着防毒面具,溶剂蒸汽还是可以通过皮肤表面渗入人体内部。 实验室并不是一个适合思考的地方,许秋和学妹打了声招呼,返回办公室。 陈婉清正戴着耳机追剧,她抬头看了看许秋,又低下头,重新把目光锁定在电脑屏幕上。 许秋洗了下手,回到自己桌位上,打开电脑,查看自己反应的合成路线,开始分析: 用发烟硝酸进行硝基化取代,条件已经非常猛烈了,按理说PDI分子应该抵御不住硝酸分子的进攻,很容易得到三硝基取代的产物。 每个PDI分子有两个湾位的反应位点,因为是在同一侧,只能上一个硝基,就算…… 不对,不是两个反应位点,而是三个,因为中央苯环和旁边PDI分子是单键相连的,也就是说另一侧还有一个额外的湾位反应位点。 三个反应位点,外侧的反应位点被取代的机会很高,内侧因为空间位阻的存在,反应活性不高,但也不低,也就是可能形成三、四、五、六取代物。 原来是这样,这么多可能的产物,难怪点板会出现一排样品点。 如何怎么改进呢? 要么改变硝基化反应,用其他基团进行取代,要么调弱硝基化反应的条件,使中央高位阻区域反应活性降低,要么让每个PDI分子的反应位点缩减为两个。 第三种选择,似乎……刚好和光环化反应契合。 如果先进行光环化,让分子中心位置变为稠环连接,再进行硝基化,就不用担心内侧的反应位点了,因为它已经消失了。 哎,就是可惜了这一锅反应原料了。 找到原因后,许秋返回实验室。 先是将失败的反应处理掉,然后查看另外一锅,碘催化的光环化反应。 他点板看了看,原料点已经比较浅了,虽然也有两三个浅浅的样品点,但主要产物点的颜色比较深,意味着当前产率差不多已经超过50%了。 大概率是成功了,许秋心中大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