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 有人跳了  (第1/1页)
    第二天。    从年关开始,一直热度不减的德芸社,再次引爆了网络和报纸。    话题点,当然是广德楼剧场的开张。    前面传言种种,现在终于尘埃落定,变成了实锤。    这下刚丝们高兴了,所有捧场的人高兴了。    人多力量大,大伙把整个剪彩流程的照片、视频,传播得到处都是,而且均是溢美之词。    “郭德刚是拯救相声的英雄!”    “致敬传统相声的代言人郭德刚。”    “江湖最后一位相声传承人!”    “一班双园,开创历史!”    “……”    坐在广德楼剧场后台的唐云风,不断翻看着这些消息,越看越觉得牙疼!    这完全是要出事的节奏呀!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福祸相依……    先人们有太多的真理,告诫我们,事不能做绝,话不能说死。    他半点都不怀疑,这些人对郭德刚的喜欢。    但喜欢归喜欢,事儿不是这么办的。    这一顶又一顶的高帽子,就好比一把又一把锋利的刀。    削一刀,郭德刚便往土里埋一截。    以后不说,只说眼前。    就这么一天的工夫,都不知道让多少人记恨上了他。    什么叫往死里捧?    这就是。    真他娘的要命!    可舆论这玩意儿,不是由他说了算的。    哪怕就是郭德刚本人,对此都无能为力。    但凡有的选,唐云风不想都知道,这些帽子师父一顶都不会要。    要不然,为什么他明明时刻都在宣传传统相声,却从来不敢说自己是在拯救相声?    帽子太大,那是真会压死人的。    唐云风无奈摇头,继续往后翻。    不时,一条消息让他眼睛一眯。    心里暗道一声:来了!    标题言简意赅:【一班双园,离死不远!】    光看标题,唐云风便闻到了专业的味道,赶紧点开全文查看。    大致意思如下:    一个班子,两个园子。    纵观所有传统艺人行当,这是从未有过之事。    有人说这是了不得的创举,但它其实是上吊的那根绳。    哪怕以前那些有名角大蔓坐镇,轰动一时的曲艺班子,顶了天也只撑一个场子。    为什么?    不是人家不想多赚钱,而是根本撑不过来。    是舞台,就得有大角儿、台柱子镇场,否则园子迟早得黄。    可一个班子,再大能大到哪儿去?    里面有一个大角儿就很不容易了,哪里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大角儿存在?    不说以前的班子,就说现在的德芸社。    整个德芸社,有一个算一个,除了班主郭德刚勉强算是相声门的大角儿以外,还有大角儿吗?    别说称得上大角儿的,哪怕算个角儿的,有么?    没有。    既然没有大角儿镇场,那这园子能赚到钱吗?    赚不到钱,又如何能开得久呢?    花那么多钱,做一件注定要赔本的买卖,班子的人心还能稳吗?    人心不稳,那德芸社这招牌还能立得住吗?    等等。    一系列的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广德楼一开张,德芸社的丧钟便已敲响。    可能咬牙勉强撑个一两个月,也可能十天半个月它就得没了。    反正活路没有,就看你什么时候死。    帖子不长,但貌似说得有理据,很有一套逻辑。    只是唐云风从这篇帖子背后,还看到了瓜子、花生,和一杯茶。    嗑着瓜子,嚼着花生,喝着热茶,这热闹真好看!    不得不说,这帖子并不是无脑乱喷,满篇都是专业的味道。    如果对于曲艺行当不了解的人,是琢磨不出来这么多道道的。    所以帖子的后面评论,自然乱得一塌糊涂。    支持的,反驳的,各有各的说词。    评论,他没兴趣看细看,扫几眼了事。    其实唐云风自己,对于新园子也存了几分担心。    毕竟开张时间,比后世确实提前了许多。    园子租下来,每天可是要真金白银花出去的。    哪怕这钱不是他出,也算不到他头上,但师父师娘是外人么?    原本是运转的,他不清楚,反正现在这压力他肩膀上至少扛了一半。    谁让他是攒底的呢?    正琢磨着,烧饼急匆匆地小跑进来。    焦急的喊道:“师哥,师哥,不好啦!”    唐云风眉头一皱,心里一沉。    烧饼现在被他调教的性子收敛了许多,尤其是那副粗嗓门,已经很少听见了。    因为见一次,罚一次,唐云风可从来不跟他客气的。    瞧他眼巴前这动静,八成是真急了。    一溜小跑,烧饼转眼到了跟前,抬手将一份报纸递给唐云风。    “师哥,您快看看,上面师父的新闻!”    唐云风自然不会认为,烧饼指的新闻是什么好事了。    果然,抄起报纸,拿眼睛一扫,他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    有人跳了。    唐云风一言不发,皱着眉头将内容全部看完,最后脸上只剩下凝重!    报纸是一份燕京本地的晚报,影响力不小。    关键是里面的内容,那是相当劲爆,说是实锤猛料都不为过。    郭德刚未入京之前,在津城某家单位呆了六七年。    报纸上的猛料,说得就是他在那家单位的事情,全是污点。    之所以说实锤,因为跳出来的人,身份上非常有说服力。    他便是曾经不承认郭德刚是他徒弟的那位相声门先生。    先不论这些报料的内容是真是假,单说这时间就透着诡异。    这也太巧合了吧?    德芸社和郭德刚去年冒头,今年窜红,广德楼剧院昨天开张。    今天,这人就跳出来点炮。    反应速度好快!    世界短跑冠军都比不过吧?    更诡异的是,对方身在津城,却把内容发在燕京的报纸上。    说没有特定的目的,谁信呢?    总不至于是人家来燕京出差,顺道上报社随便聊了几句吧?    要不怎么说,世间之事,是真的经不起琢磨。    不琢磨,世界太平。    一琢磨,满是腌臜!    不过,现在事情已经出了,而且据唐云风所知,这还只是开始。    想了片刻,唐云风掏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谁知,占线。    也是,这个时候,郭德刚的电话被打爆都有可能。    唐云风叹了一口气,将手机揣回口袋里。    抬头见眼前的烧饼依然满脸的担忧,这让唐云风心有不忍,也有些温暖。    作为徒弟,知道关心师父,既然是本分,也是孝心。    挺好。    只是烧饼毕竟才十六岁,半大小子一个,着实没必要跟着cao这份心。    “烧饼,你跟师父说过这事儿?”    烧饼摇头:“没呢,我先来找得您。”    唐云风笑道:“好啦,这是大人的事儿,小孩别跟着掺和,去准备活儿吧。”    “可,这,这……”    “你只要把活儿使利索喽,师父比什么都高兴,明白了吗?”    “明白了,师哥!”烧饼这才点头应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