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 闹蟑螂 (第2/2页)
也会闹蟑螂。” 江帆心想,闹不闹蟑螂跟是不是别墅区有什么关系?不过姐妹俩没有给他打电话,而是直接叫黎平来处理,到是让他挺欣慰,两个小秘越发长进了,知道自己处理问题,这点值得表扬,说:“干的不错,以后这种事直接叫黎平就行了。” 姐妹俩点着头,挺担心:“江哥,你说那药有没有用啊,会不会再闹蟑螂?” 江帆也不知道,说:“应该不会,再闹就找黎平来处理。” 姐妹俩答应着,心里还是不安稳。 这种事情有一次就足够了,不想再有第二次。 想想要是那天洗澡,再跑出来一群蟑螂,那个画面简直不敢想。 一想心里就会发毛。 过了两天,江帆去了一趟京城。 参加完会议后,又去看了下银行给他推荐的四个院。 院子没什么好看的,古旧的民清时建筑,江帆看的无感,这不是他的菜,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江帆风的园子,他一个九零后,实在欣赏不来这种老旧的四合院好在哪。 不过院子是真的大,占地超过十亩,跟个公园似的。 要是不熟悉的话都会有迷路的可能。 想像一下,早上起来准备出门,却找不到大门在哪。 哪是一个什么感觉? 华洲的那个院子也很大,但就一栋建筑,跟这种全由建筑组成的四合院完全不同。 不过,院子的位置赋予了其巨大的稀缺属性。 这么大的院子,而且是在闹市中心,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钱他不缺,但这种比较稀缺的院子却不常有。 江帆痛快地点了头,让秘书去负责后续交易的事情。 有了这个院子,也算是在京城有了个窝。 以后再来京城,不想住酒店的话可以过来小住几天,甚至叫上一堆人来搞个party或者开个会什么的也完全没问题,其实这院子最大的作用还是能养几房姨太…… 貌似想的有点远了。 难度太大。 据说有人妻妾成群,还不打架。 这个有机会一定得去学习一下经验。 晚上。 江帆应吴艳梅之请,去赴一个饭局。 其实算不上局,因为人太少了,只有三个人。 除了江帆和吴艳梅,还有一位被请的对象是清华的一位大牛。 三十多岁的副教授,还是博导,确实称得上大牛。 可能见到真人,江帆原本已经在脑子里描绘好的大牛形象却轰然崩塌,印象中阳光帅气年轻有人的科研界大牛压根不存在,真正的大牛穿的普普通通的,戴着大框眼镜,厚厚的镜片目测至少八百度,斯斯文文的压根就没有半点大牛的气场,更像个理工宅。 搞的江帆极度怀疑,是不是来了个假货。 但显然不可能。 聊了几句,江帆才勉强适应了这种巨大的反差。 这确实是一位大牛,只是比较纯粹,相比那种整天走xue或者卖口水捞外块的大牛,江帆更喜欢这种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大牛,真正搞科研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人。 老话怎么说的? 追求真理需要一颗纯粹的心。 容不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江帆没说别的,跟对方谈了谈理想。 这两年他已经很少再跟人谈理想了,不过跟这种比较纯粹的搞学术科研的大牛谈理想却是一个不错的对象,因为有理想,所以才能谈理想。 跟没理想的人去谈理想,那就是对牛弹琴。 饭吃了四十多分钟,留下联系方式后各回各家。 坐在车里。 江帆揉揉眉心,问吴艳梅:“能请动吗?” 吴艳梅道:“我试试吧,估计难度不小。” 江帆琢磨了下,说:“我们对顶尖人才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人才为什么会外流,说白了还是环境的问题,对于这种人才,我们应该主动去问人家需要什么,不管薪资还是工作地域和环境,能满足的都要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也要想办法满足,苹果的尖端技术人才有年薪数千万甚至是上亿美元的,我们能不能给顶尖人才这样的待遇?” 吴艳梅无奈道:“现阶段很难!” 江帆说道:“现阶段实现不了,那么将来呢?理想固然重要,但生活才是本真经,兴趣固然是创新的老师,但至少得生活没有后顾之忧,而且我们必须要承认,金钱是激发动力最为有效的东西,而且人有时候也是需要逼一逼的,人的潜力无穷,大多数人不逼一下潜力是释放不出来的,我打个比方,给薛涛一个亿年薪,让他给我开发一套数据库系统,搞不出来我就换人,你说他能不能搞出来?” 吴艳梅认真想了想,说:“不能说一定,但概率比较大。” 江帆笑道:“那就对了,搞科研的谁也不敢保证有十足的把握,只要能提高概率,就值得去尝试,我们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乏让人才发光的环境,回头你给我出一个尖顶人才的名单,这类人才我们以后要破格录用,他们要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就给他们创造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条思路贯穿下去。” 吴艳梅点点头:“那我回头列个名单!” 隔天。 江帆又去见了几位领导,汇报了一下在京城建立北方总部的想法。 老实话说,在京城落户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里消费太高,房价太贵,生活成本不比魔都低。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 然而科技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却是没法忽视的因素,而在人才方面,京城的优势是无可质疑的,甚至要强过魔都,要想充分利用京城人才优势,建立京城总部势在必行。 不只是抖音科技。 还有海洋和锤子现在都在单打独斗。 据点好几个,各干各的。 特别是锤子,现在的规模还是太小了。 元旦前又搬了一次家,连个固定的窝都没有。 拿地盖楼就成了必然。 结果还算不错,领导答应了给一块地。 虽然也提了不少要求,但江帆觉的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江帆抓紧时间,花了三天时间又拜访了其他几位领导和几个部门,将拿地盖科技园的事基本敲定,离京的前一天,老罗将新一代样机送到了酒店,给江老板亲自过目。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