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姻缘 (第2/4页)
个部落。马上意识到这里没有大的家族,自己正可以在此地落脚。于是派人去将逃跑的县令王惇找到,并告诉王惇。自己是交州投降之军,奉上官之令,前来荆州驻防。现在看到此地受山越人之害,愿意驻留此地讨伐山越,保境安民。 王惇听完洪嘉所言,知道不是山越作乱,但是听到此人想驻扎在始安。王惇想到,你一来有兵在手,我不就成二把手了吗?于是推托了洪嘉的驻军要求。 洪嘉听到王惇不配合自己,当即威胁道:“我听始安人言,此地的山越经常袭击百姓。县令大人万一被山越所杀,那朝廷马上会再派一个人来担任县令之职。县令大人,你说是不是太危险了?必须有军队保护百姓的安全啊”。 王惇听出了洪嘉的言外之意,想到此人有大军在手,自己真是不好跟他抗衡。而且的确如他所说,始安是边鄙小县,自己若是死了,那还真是上报一个被山越所害。朝廷知道了,只会再派一个人来担任县令而已。 毕竟山越问题是吴国的通病,有这理由就足以打发自己了。自己是白死了。王惇想到这里,只好答应洪嘉让其驻军始安,并把始安都尉之职给了洪嘉。 诸葛恪的报告终于到了孙权的案头。孙权得知李桓渡海跑了,于是询问众大臣,李桓能跑去何地? 御史大夫薛综回道:“交州以南有珠崖岛,汉武帝时所置。后岛上土人几次作乱,疲敝汉庭,汉元帝因此而罢弃,后再不与中国往来。李桓既然浮海欲到珠崖,我料海波无常,非人力可敌。 况李桓山民出身,不习水性,必不得生。即使侥幸到得珠崖,彼言语不通,必与土人龌龊,死于异域。陛下不必再追索李桓,此徒耗军力也”。 孙权听完薛综的话,觉得甚有道理。于是下旨吕岱不必再追索李桓,只要将罗厉首级献京即可。并派人去召驻守在龙川的路合,率军到丹阳郡的陵阳(今安徽青阳)驻扎。因为这里的山越时常袭扰百姓,所以孙权让同属山越的路合前去驻守,以夷制夷。 这样一来就免去从朝廷征兵,来镇守此地的耗费。因为路合是降将,朝廷对他自然有钳制手段。让路合去与当地的山越互相攻伐,这正是朝廷的打算。 孙权这道旨意传到交州时,诸葛恪已经回到了番禺。全军得知不再追索李桓,那就表示交州叛乱已经完全平定。吕隆设宴饯别使者薛莹,薛莹与吕隆以及留赞、唐咨、诸葛恪皆敬饮作别。黄寻因身份低下,还没有跟使者敬酒的资格。 薛莹与众人作别后,第二日带着罗厉的首级回返建业。这时留赞等人因战事完毕,也驻扎在番禺等候朝廷的下步命令。 这日,吕隆召见黄寻。黄寻以为是又有什么差事了,忙去进见吕隆,结果却不是公事。 吕隆问及黄寻的生辰八字,以及黄寻父族的详细情况。因为吕隆已经决定,先让自己的妻子回去西陵看望岳丈。看望岳丈是顺便,主要就是为黄寻前去说情做媒。 黄寻得知此事,当下想着怎么编,才能让自己的父族合理地让这些人接受。因为黄寻初入三国时,对包括舅母在内的许多人都说是父母双亡。母亲是被父亲强行成亲才结合的,所以黄寻当时在贺家这一套说辞,贺家是接受的。 因为贺家是孙泰的姻亲,对于孙泰的meimei这事不怎么关心。而且既然已经作古,也不好再问。但是如今黄寻要娶妻成亲,那黄寻的家世来历就必须让娘家人弄清楚。 黄寻最后只得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冒充荆州黄氏旁支,也就是诸葛亮岳父,黄承彦这一家系。编出以前黄家跟随刘备,不容与曹cao。 曹cao率军南下荆州后,黄寻之父为了避乱,南迁至交州。随后以商为生,到了黄寻之母所在的吴郡经商,才有两人结合的故事来。反正黄寻的父亲已死,黄寻推说这都是父亲告诉自己的,也没人来证实事实真假。黄寻编出这个家世后,觉得没有什么纰漏,便告诉了吕隆。 吕隆得知黄寻原来是荆州黄氏旁支,也觉得应该没错。不然黄寻若是贫民出身,怎么会有这一身的学识以及本事。只是吕隆再问黄寻,黄家还有何族人,好作为你本家家老,前来主持亲事时。 黄寻又说到,自父亲南迁交州后,我这一支与黄氏本家就更没有来往了。本就是旁支偏房,所以父亲死后,家族只剩我一人,黄氏家族长老皆无。 吕隆得知黄寻家世的全部情况后,当即又问了黄寻的生辰八字。黄寻按自己在前世的生日报上去。 吕隆说道:“远达,我知道了。我现在要回去与妻子商量你的婚事,今日就这样吧”。 黄寻见吕隆这样说,自然告辞离去。 吕隆得到黄寻的生辰八字后,回到家里跟自己的妻子详细说明了黄寻的才能,以及为何要将妻妹许给黄寻的原因。 吕隆这样说道:“夫人,岳父是家中次子。妻妹以后纵使嫁人,也不过是嫁给立功的武将和寒门出身的佐吏。而黄寻是荆州黄氏之后,家世尚可。又黄寻文武双全,以后必能身居高位。如今乘其还未展翅之时,将妻妹许之。不然以后黄寻再立大功,得升高位,我恐要朱、陆之女才可配之”。 吕隆之妻步氏听到丈夫如此推崇黄寻,当然是心中对于黄寻好感大增。步氏对于这个未曾谋面的人,无形中拉近了距离。但是毕竟是自己亲meimei的终身大事,就算丈夫这样推崇,步氏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吕隆见妻子没有答应,知道妻子还是在为meimei担心。怕自己替meimei做媒,是害了她。吕隆于是说道。 “这样吧。过几日我请黄寻来至府上设宴,答谢他在平乱之中对我的帮助。而夫人乘此机会就暗中观察,鉴别黄寻的才能。看看为夫所说,是否为真”。 步氏听到丈夫这样说,觉得自己能亲自考察其人品,很好。都说酒后之德,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当下答应了。于是吕隆派人给黄寻发出邀约,说感谢黄寻在平叛中对自己的支持与帮助,自己设宴答谢。黄寻得此邀请,当然欣然赴约。 黄寻巡视完番禺的治安之后,回到军营召人来问,徐四可有消息传回。手下回报,还未有消息传来。黄寻不禁纳闷,徐四一向办事以速度为准则,这次怎么拖沓了。洪嘉带领三千多人,如此大的一个目标,怎么会还未寻到呢? 黄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头,忙命李开前去帮助徐四,然后黄寻就准备补充兵员编制。毕竟这次罗厉军有很多士卒都投降了,吕隆让黄寻可以从降卒中招纳,补充受损人员的编制。 黄寻于是带着赵达和吾彦,开始忙着拣选优良的降卒补充到自己的队伍里。忙了七天之后,李开和徐四回来了。 徐四告诉了黄寻,在交州境内根本找不到洪嘉的踪迹。最后徐四从一个樵夫那里,得知有一伙人向北面行去,看装束像是军队。徐四追踪其足迹行去,发现洪嘉已经离开了交州境内,向临贺郡行去了。 徐四知道黄寻现在主要以交州为重心,所以也未继续追踪洪嘉,返身回来正遇上找寻而来的李开。将情况跟李开一说,二人决定先回来向黄寻报告。黄寻得知洪嘉已经离开了交州,觉得要赶快禀报给吕隆知道,看吕隆如何处置。黄寻于是又去进见吕隆。 黄寻将洪嘉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