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乱起(3) (第4/6页)
活,这是联姻之好处也。而反观吴越争霸之时,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纳亡国之女为妃。后勾践以此女在后宫中之地位探知吴国朝政形势,终于灭吴复国。秦国因晋国太后而救秦将,夫差纳仇国之女而致覆亡。由此可知,联姻之事若所托非人,终反遭其祸矣”。 “今将军选吕暴之女代嫁,我意吕暴虽殁于王事,但其女知否焉?其女只知是将军命吕暴出军而导致其父不可归见妻女,导致天人永隔。其女心中对将军有怨,而后又被将军安排远嫁边荒蛮夷之地,心中怎会不恨将军,有怨有恨,累叠心中。其必会报复将军,又怎会为将军联络戚谊。我所言句句为我肺腑之言,望将军采纳”。 吕隆说道:“此女纵使对我有怨,但是嫁过去之后,她难道会冒着生命危险供出我焉。如此她也会被钱讽所杀”。 “将军,此言差矣。可知息妫之事否?息妫被蔡国国君非礼,故生报复之心,诱导楚人出兵攻蔡,蔡国因此而衰。由此可知,女子若有复仇之心,其当然有报仇之途,岂可小看焉?此女若嫁入钱氏,自然前期会恭顺,但若一旦将军有穷困之时,必化为蛇蝎以刺,将军可试想身后有人随时窥视呼”? 吕隆听到黄寻所言,想到身后有蛇蝎窥视自己,顿时毛骨悚然,最后说道:“此女的确不是合适人选,但除此女之外,还有何人可呼”? 黄寻见吕隆终于转变立场,遂说道:“我倒有一合适人选,此女与将军倒也有些关系”。 “哦,你且道来”。 “将军小妾吴氏之叔父吴才有女正与将军之女同年,而吴才商人出身,若选其女为代嫁,其必会感恩将军。毕竟钱讽好歹是高凉一地的长官,比起商人之女的身份高多了。又吴才为吴氏之叔父,将军只要善待吴氏,吴才自然能因吴氏之助而得好处,这样岂非两全其美之事乎”。 吕隆比较了一下吴才之女和吕暴之女,发现与其有个报复之心的敌人,不如有个无能力的亲友。遂答应了选吴才之女为代嫁的事。黄寻见终于说服了吕隆当下也是大喜。吕隆见局势紧张于是让黄寻赶快去找吴才,让其把女儿送来自己府中,然后自己定于三日之后送亲,就让黄寻当送亲之人前往高凉。黄寻自然马上去找吴才,告知其事已成,让他马上把女儿送入吕隆府邸。 吕隆回府之后告知妻子和女儿代嫁之事,吕隆之妻得知不是真送女儿去高凉也是欣喜。然后吕隆说道:“马上置办婚礼之物,吴才之女接过来后,一应事物都要准备完全,然后出阁。 妻子听到后,问道:“此次如此隆重,那之后我女儿怎么办”? 吕隆回道:“以后我会将女儿认作义女,就说是我亲族那边过继过来的。当然婚礼之物,不会缺了女儿的,要比这更加隆重”。 毕竟是亲生女儿。妻子听到后,松了口气,前去置办。且说吴才偷偷摸摸从小门带女儿进入吕府。 吕隆看见后对吴才说道:“这次劳累你女儿代我女出嫁,我必不会亏待你”。 吴才得到吕隆的承诺,自然欣喜,然后让女儿呼吕隆为父,吕隆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时间紧急,三日之后就要出嫁,这几天你就留在这里陪你女儿吧,同时让你妻子也过来与女儿作伴”。 吴才见吕隆不认自己女儿,心中感到一阵心狡。但是想到黄寻所说,吕隆本来就是不想选自己女儿的,还是黄寻极力促成此事。也只能叹了口气,与女儿嘱咐事情。 三日之后,送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告知整个番禺城吕隆嫁女之事。黄寻作为送亲人,自然是跟随娇子左右出了城门。到城门后,新娘下娇,坐上马车,前往高凉。吴才夫妇在后眺望,眼中流出了泪水。黄寻护卫新娘到达高凉,由于提前就派徐四前去通知钱博,所以钱讽也在途中接亲。 黄寻与钱讽相遇后,说道:“恭喜公子喜得良缘,今日你可是新郎官,我可要好好敬你几杯”。 钱讽当然笑着回礼,但是眼睛一直盯着马车。黄寻知道钱讽按捺不住的意思,当然与钱讽加速赶回高凉。回到高凉后,钱博早就摆好了宴席,大宴高凉民众。高凉民众皆知道钱家公子娶了将军之女都来吃杯喜酒,可谓热闹非凡。黄寻见这喜庆之景,也觉得自己这个媒人与有荣焉。 说起来,黄寻还真是当了一回媒人。自己说合吕隆与钱博联姻,虽然最终是吴才之女代嫁与钱讽成婚,但这都是黄寻出的力。这么算来,黄寻是真正的媒人了,虽然黄寻自己还没结婚。婚礼完毕后,黄寻当然前去钱博为其准备的住所休息。 第二日黄寻拜见钱博询问出兵之事,钱博说道:“本想让我子钱讽带三千军出征,可又想到我儿刚刚成亲。我母念兵危战凶,不舍孙儿,所以还未定下统领之位。我又年老不堪,不行征战之事,是故还未有定计”。 黄寻本来送亲的目的就是带援军返回番禺,这时见钱博开始拖延起来,当下急切说道:“钱大人,将军已奏请刺史大人封你为高凉太守并嫁女过来,为的就是两家睦好同伐叛逆,而今联姻既成,为何还有迟疑?需知士规已得交州七郡之地,时不我待啊”。 钱博见黄寻着急,也苦笑道:“实不相瞒,我父子皆不愿领兵,但是麾下又无能征之将,没有其他意思”。 黄寻见钱博之话不似作伪,于是说道:“钱大人可有心腹之人”。 钱博回道:“倒有一贴心的老仆,一直跟随我侍候左右”。 “好,钱大人就让他为统领领军出战,告诉他在战场之上只需听从我的命令。无战事之时,只需看管好手下士卒即可,我也不会让你军无战事时负累做事”。 “这恐怕不行吧,我这仆人不懂战事,让他统领军队实在强人所难”。 “钱大人手下可有勇士”。 “勇士当然有”。 黄寻说道:“既有勇士,那便让你忠心仆人作监军保证军心,让勇士为统领保证战力,如此待作战之时,只需听我号令,何患之有”? 钱博听到黄寻的主意后,觉得此计可行,遂让老仆钱福为监军,第一勇士阿力那为统领率三千军跟随黄寻回番禺。钱博当然交代钱福一切以保全实力为主,毕竟这三千人可是钱家的老本了。 黄寻得到钱博的援军后返回番禺。这时徐楷已经护卫士颂、桓治二人来到番禺,吕隆接待他们入城。正在吕隆与徐楷等人商议战事时,黄寻带领钱博援军到来了,吕隆大喜,为黄寻引见徐楷。吕隆称黄寻为自己麾下第一将,如此称赞也让黄寻感到满不好意思的。 徐楷在都中早就听到了黄寻的名声,自然对其战斗履历了解过,也是对黄寻甚为客气。黄寻见徐楷身为徐盛之子、功臣之后,却不似诸葛恪为人盛气凌人,于是也对徐楷以礼相敬。接下来又将士颂、桓治二人介绍给黄寻。黄寻看见此二人,心想这次战事的计策还落在此二人身上。黄寻与诸人见面之后,自言还需带钱博援军前去扎营,先行告退。 吕隆说道:“远达你自去办理公务,这次战事还需你来指挥”。 黄寻听到吕隆说这话,心知吕隆自上次担任主帅灭掉罗厉、李桓之后,虽然因功劳得了平越将军之位,但是还是不想上战场了,毕竟是官二代,惜命意识第一。这样也好,吕隆看样子是把指挥权利交给自己。徐楷护卫二人来此,是客军身份,应该是会协防番禺城,不会与敌野战,这样自己就能独立指挥作战了。 黄寻将钱福等人的营寨安排好后,召来自己麾下各将领议事,徐大、赵达、李开、乌力录、吾彦以及郭正都到了。黄寻看见自己手下的阵容,想到这些就是我现在能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