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戏三国_第三十五章 谢景(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谢景(1) (第2/4页)

黄寻开始从番禺出发,前往西陵。这日正是冬月十四,因吕隆说怕途中耽误,所以早点出发,赶着春节之前到达西陵。

    黄寻跟吕隆打听未来老丈人的各种事情,才知道自己这个未来老丈人的具体情况。

    黄寻的这个未来老丈人名叫步阐。黄寻依稀记得,这个步阐好像是后期给陆抗当经验包的存在,没什么突出事迹。黄寻想到这里就放心了,怕就怕是个大儒似的人物。如果是这样,自己还真搞不定。

    步阐既然在《三国志》里举城降晋,那便是图利之辈,自己以私军、奇珍相诱,应该能拿下。得知自己要面对的人,不是那种以道德标准评价别人的大儒,黄寻就放心了。

    吕隆对黄寻说到这次的路线问题。因交趾还在叛军之手,所以为了安全考虑,得从桂阳入长沙,过巴丘乘船,逆流而上可到西陵。只要到了巴丘,经长江水路就快了。

    黄寻听到要经过长沙,想起张奂所说,长沙太守谢景乃是舅舅孙泰的幕僚出身。而且是通过舅舅的运筹才得了长沙太守之位,也是知道舅舅大计之人。黄寻想到这里,就想乘机拜访一下,遂对吕隆说道。

    “将军,我与长沙太守谢景还有一段渊源。我等在长沙停留补给之时,我想去拜访谢太守,还请将军允诺”。

    “哦,远达竟还与谢太守相识?这却并未听你提起过啊”。

    “其实是我舅父,故奋威将军孙泰与谢太守为故交。我得舅父遗泽,故想去拜访这位长辈”。

    “既然是尊长之故交。那你路过其辖境,当然要去拜访,你可自便”。

    “多谢将军允准”。

    二人清点完各自备好的礼物补给后,开始启程。

    吕隆毕竟是将军之尊,虽说是去岳丈家里贺岁过年,但是还是带了五百人为护卫。而黄寻为了不超越吕隆,违了上下之别,只带了三百人随行。这三百人中只有四十人是摧锋营勇士,负责护卫之职。其余都是黄寻的私兵,是准备送给步阐的礼物。

    如此成规模的军队路过地方各县,自然让各县县令都惊慌了一阵。但是吕隆也是高调,直接命手下先行去沿途各县告知,自己是回岳丈家省亲。

    各县县令得知是平越将军的队伍,自然也就安心下来。有谄媚之人还送这送那,意图攀上吕隆。吕隆自然照单全收,让手下记住送礼之人,待忙完交州战事,再行区处。

    这日黄寻队伍终于到达桂阳郡治郴县。由于吕隆沿途的高调,桂阳太守刁玄早就知道了吕隆是回岳丈家省亲。而且由于罗厉寇乱桂阳,导致桂阳现在疲敝。而吕隆作为讨伐军主帅灭了罗厉,所以刁玄觉得自己得接待吕隆,表示感谢之情。

    刁玄派使者向吕隆告知,其设宴款待吕隆之意。吕隆得知后,当然欣然赴宴。

    这毕竟是一地太守和将军这一级的宴会,黄寻还没这个资格参与,自然就忙着采购补给物资。同时,黄寻派徐大和徐四先行前往,向谢景通报自己要拜访之事。

    徐大本来以前就是暗卫的人,所以能通过暗号让谢景知道自己的身份。同时也可以把黄寻的来龙去脉告诉谢景,让谢景知道黄寻的身份。

    将徐大等人派出去后,黄寻又在考虑自己跟谢景见面后,该怎么说呢?

    因为谢景以前就是舅舅孙泰的幕僚,还是舅舅安排在荆州的重要布局。可是舅舅离开这个世界已过去十年,谢景还会按照舅舅的设想行动吗?

    万一黄寻表示出自己想接手舅舅的计划,而谢景不承认自己,反倒向朝廷供出自己谋反,那一切就都完了。黄寻觉得还是先试探一波,再好好谋划吧。

    正在黄寻陷入烦恼的时候,吕隆正与刁玄推杯换盏,不亦乐乎。刁玄盛赞吕隆平灭罗厉的功绩,为桂阳百姓报仇血恨,吕隆当然谦逊回礼一番。经过这次宴会,吕隆和刁玄拉近了关系。这对于吕隆来说,当然有不小的益处。

    吕隆队伍在郴县盘桓一日,接着上路。

    黄寻还在路途中的时候,徐大等人已经到了长沙。徐大通过暗卫的暗号,成功让谢景注意到了,于是谢景与徐大见面。

    谢景任长沙太守已历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谢景已经牢牢掌握住了长沙郡的一切军政之事,而且吏民都敬服之。

    这时再见暗卫之人,谢景也不免回忆起,年轻之时与孙泰一起谋划时局,砥砺创业之事。只是未想孙泰英年早逝,大计已成空谈。谢景收拾起自己的心情,对徐大问道。

    “你用暗卫暗号通报,有何事需我出面。难道是少主有危”?

    徐大回道:“启禀指挥使大人,少主如今在建业安好,此次无关少主之事”。

    “唉,自主公去后,再闻得指挥使之名,我是伤情感怀啊。现在主公已不在了,你可以不用再称呼我为指挥使了”。

    “指挥使大人不必感怀,我这次前来联系您,是有一大事相告”。

    “哦,是何等大事,你且道来”。

    “不知指挥使大人还记得孙影统领之言否”?

    “你是说主公的接班人一事乎”?

    “正是此事。我现在就在此人麾下做事,全程观察了此人,从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将领的过程。此人正是主公的外甥—黄寻”。

    “此人在五年之前,孙影统领就曾告诉过我。但是我却以为此人不过是主公外甥,明明少主犹在,又何能轮得到他来当主公的接班人”。

    “指挥使大人且莫下断言。依我观察,此人很可能跟主公都到过那个地方。他跟主公一样都有不少我们根本不知道的知识,有时真是让我不能理解,但却又行的通。就犹如主公当年,以猪皮酿酒一般惊煞我等”。

    “你是说他跟主公系出同源”?

    “正是”。

    谢景听到这里,就愣住了。因为以前孙泰为了掩饰自己的与众不同,曾跟自己的手下们编造了一个奇异之地。为了证明其真实,拿《山海经》中的玄奇之地为依据。编造了自己曾经去过这地方,跟神人学习的事情,以此来让孙泰后世的诸多观念和想法实施。

    谢景也是被孙泰的诸多奇异知识所吸引,才投靠孙泰为其效力。现在听到徐大说黄寻也去过那地方,当下就坐不住了。问道。

    “此言当真,此子真跟主公去过那个地方”?

    “应该没错。主公从未跟我们说过他还有个外甥,但是孙影统领却言之凿凿,此人就是主公的外甥。而此人的父母,孙影统领也说已不在人世。

    我从这些蛛丝马迹判断,此人应该是在那个地方长大,而后才出了那个地方来在世间的。不然解释不了,他懂得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却根本不知晓礼法规矩”。

    谢景听到徐大这样说,对黄寻有了一丝期待。若他真是跟主公系出同源,那让他做主公的接班人也不是不能接受。

    因为少主在世间礼法规矩的熏陶下成长起来,根本就没有主公的这份雄心。谢景自己也是因为没了寄托,方才让徐大不要称呼自己为指挥使。想就此安安稳稳的,把自己太守任内的事情做好,安度余生。

    谢景想到这里说道:“你还没把暗卫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