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周合记事 (第1/2页)
,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 白城还在下雨。 家中空无一人。 父亲是沅州学府的历史教授,稍微有点牛逼,说忙不忙,说闲不闲,爱好很杂,专精亏钱。母亲名叫魏燕,是个律师,工作比父亲要忙很多,见不到人是常事,倒是挺能赚钱的,和父亲刚好互补。 家中长期见不到家长。 “晚饭……” 陈舒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就白菜鸡蛋牛奶,还有一些瓶瓶罐罐。 懒得做饭了,干脆掏出手机点个外卖。 半个小时后外卖送达。 一碗热气腾腾的勾魂米线,香气浓郁的猪油清汤,却又加了许多鲜红的小米辣,鲜美与鲜辣呈现出极美的融合,再加上几片炖得耙软的猪rou片点缀,是对味蕾的多重刺激。 商家还送了个小玩意儿—— 一个比大拇指略大的叫叫猪,底下有个小哨子,一捏小猪它就唧呀唧呀的叫。 “唧呀唧呀……” 今日份的美好心情自此开始。 吃完饭,修行,解析。 忙得不亦乐乎。 …… 五月初八。 白城的雨停了。 陈舒坐在宁清家的院子里,将点外卖爆的叫叫猪送给了她,并告诉她这玩意儿可以捏出响声,可好玩了。 宁清接过捏了两下,唧呀唧呀,她没有表情的将之揣回了兜里。 陈舒跑去看她的花。 连下了好久的雨,这种季节月季最容易得黑斑了,幸好宁清一直有打药预防,使得这些花草都还比较健康。 陈舒最喜欢的一株名叫‘晨昏’的花已经开了。 这是前些年新培育出的品种,莲座花型,渐变色,盛开后就像清晨天要亮不亮、黄昏天将黑不黑时天边的颜色一样。 可惜不是切花品种。 陈舒一边闻花一边回头问宁清:“你暑假干什么啊?” “上班,你呢?” “我要参与圣祖方体的开启和文物清点工作。”陈舒砸吧了下嘴,“陈教授总算有一点作用了,真不容易。” “正合你意。” “嘿嘿……” “你为什么对圣祖那么感兴趣?”宁清偏头瞄着陈舒。 “要你管。” “……” 宁清扭头不说话了。 这时陈舒接到了电话,是陈教授打来的,一接通陈教授就说:“今天下午开始发掘方体,你要不要过去凑凑热闹?清理完旁边的土石应该要等到明天去了。” “要。” “你在哪?” “宁清家。” “我来接你。” “好。” 陈舒站起身对宁清说:“我要走了。” 宁清淡淡点头。 …… 静海为沅州第二大淡水湖,长条形,长约40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0公里,湖面面积260平方公里,绕一圈140公里。白城市的城区坐落于静海西面的山脚下,对面属游龙区,从市区到美人山脚下只能走环湖路,没有高速,约一个小时车程。 陈教授开车很规矩,坚决不超速。 一小时后,他们到达目的地。 近距离站在山下,才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有多可怕。 半面高山的土石崩塌而下,环湖路至少有一公里多被掩埋,土石冲进湖里,当时必定携有万钧之势。 方体镶嵌在山的上半部,露出一角,深灰近黑的材质透出一种极其古朴的厚重感。正好它刚刚跨过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和这个时代的人们见面,有种魔幻的时空穿梭感。 凝望着它,好像时间被压缩了。 陈舒看见这里早已被封锁起来,有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岗,还有自带灵力护盾的装甲车辆,任何人通过都要验明身份。 大型挖掘设备已经准备就绪。 考古团队也早已到达。 还有很多领导。 总之人很多。 不过这些人陈舒基本都不认识,倒是认识两名历史学家: 石教授和刘教授。 陈舒读过他们的书,也看过他们的节目,这二位在历史学界的地位大概和陈教授差不多,主攻朝代各有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人很醒目—— 一位穿着道袍的女子,样貌普通,没有仙风道骨的味道,道袍也和前世有所区别。 另一位是个男性,穿着一身黄色僧袍,样貌凶悍,脸上布满不知是刀是剑留下的伤痕、污成一团的灼痕,眉毛很粗,睁眼看人的时候仿佛要把人吃掉,竟然是佛门的人。 道门和佛门皆由当年圣祖弟子所创,是修行历史上的常青教派了,到现在也是势力强大、信徒广布。 当然了,还是要接受政府的管制。 这两位应该是被征召过来维护安全的。 至少是高阶修行者吧? 圣祖方体事关重大,既关乎华夏文明的源头,里面也有许多文物和珍宝。虽然益国对圣祖方体的发掘从未出过意外,但应该有的安全措施还是必须要做的。 “您好石教授,我读过您的大盛讲义。”陈舒说完又看向另一人,“刘教授,我小时候看历史讲坛就特别喜欢您,你用风趣的语言各朝历史讲得非常精彩,真的,您是很多人的历史启蒙老师啊。” “你好。”石教授很矜持。 “小陈你好,感谢感谢……”刘教授说,“陈教授说你对夏朝历史的了解比他还深,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哪里哪里,我只是对圣祖很感兴趣。您也知道,基本每个男孩子小时候都对圣祖感兴趣。”陈舒谦虚的说,“我有不懂的还要请长辈们多多指教。” “以后打算往历史界发展吗?”石教授问陈舒。 “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只是兴趣而已。”陈舒老实回答道,“我这里打算报考法术原理学。” “噢……” 石教授楞了一下。 本来听陈教授说他这个儿子对圣祖的了解比他还深,想带过来当助手时,他们还以为是陈教授为他的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