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皮影戏:我们来自仙城  (第1/2页)
    大业十二年。    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了。    天下各地,反叛四起,落草为寇的人不计其数。    此外,接二连三的疫病,旱灾,洪灾……    让无数百姓没能度过那一年的冬天。    这些百姓们都经历过了那一段时光。    思绪被拉回了三年前。    在许牧的剧本下,在画面中,一群百姓们正走在官道上。    每个人都在哭诉着自己的遭遇。    “我的个亲娘咧!我家刚刚遭了大洪水,儿子都被洪水冲走了,我一个妇道人家可怎么活啊!”    “征税征税征税!这个税都提前征到了大业四十七年了,这日子算是过不下去了!”    “逃吧,要不我们往深山里逃吧?”    ……    画面中的百姓们,成群结队,开始逃离。    他们想要逃离兵灾和战火,逃离赋税和徭役。    唯一的方法,就是往深山里躲藏。    实际上,每到乱世,都有无数的百姓会往深山里藏。    不同的是,有的百姓,在天下平定后,还会从深山里出来。    但有的百姓,就干脆隐姓埋名,不再出山了。    所以在经历了隋末乱世后,唐朝初期,统计户口的时候,发现人口锐降。    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死了太多人。    而另一部分原因,就是百姓都流亡于深山,成了黑户,根本统计不到。    画面的代入感很强,一下子把两千余百姓们吸引了。    他们依稀记得,三年前……    他们也往深山里逃过。    就是为了保全性命。    毕竟,在乱世里,人命实在是不如草芥!    没多久,画面中的人,跑入了一个崇山峻岭之中。    过着啃树皮,吃野菜的日子。    十分清苦。    这样的一幕,更是让观众们触动不已。    从大业十二年过来的人,哪一个没有吃过野菜?    为了活下去,甚至有的地方开始易子而食!    随着画面的推移,观众们的心思都被牢牢抓住了。    聚精会神地盯着画面看。    他们仿佛在看三年前的自己一样。    三年前的他们,也在漫山遍野地寻找着食物。    “咦?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观众中,忽然有一些眼尖的百姓,指着幕布上的一角,出声问道。    画面中各地百姓们,还在崇山峻岭中寻找着食物,可在画面的一角,却展露出了一座城池。    非常模糊,若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这当然也是许牧特意留下的。    就是用此来带动观众的情绪。    让他们把自己代入进去。    成为画面中这群流离失所的百姓中的一员!    没过多久,画面中的“百姓”也发现了那一座城池。    开始翻山越岭,想要前往。    他们花费了不知多少艰辛,解决了多少困难,一路上遇到了毒蛇,遇到了猛兽,甚至还有的人在崇山峻岭之间,差点掉落悬崖……    这一幕幕,把现场观众们吓得惊叫连连。    房玄龄看到这一幕,更是大为叹服:“主公编篡的这个剧本,真是把人心琢磨得淋漓尽致啊!”    这些百姓,先前还是不怎么愿意看这个戏的。    但现在……    房玄龄发现,每个百姓眼里都只有那一张巨大的幕布。    幕布里的百姓遇到了危险,这些从未见过皮影戏的百姓甚至会忍不住站起,出声提醒……    所以造成场面有些混乱。    但他没有阻止。    他知道,这意味着这些百姓们,已经完全的代入了其中。    “皮影戏真是治国一大利器啊!”    房玄龄心中感慨万分。    ……    幕布里,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困难,那群百姓穿越了群山,终于看清了那一座城池。    在两千余观众百姓面前,那一座城池也展现的非常清楚。    正是如今万民城的模样!    乃是阎立本亲自画出来的!    “仙城!那是不是就是仙城?”    现场,有百姓忍不住惊问道。    这个百姓,自然是许牧找的托。    就是为了调动百姓们的气氛。    同时点题……    毕竟这一场皮影戏,就叫做《我们来自仙城》。    “对!就是仙城!主公府的小吏跟我说过,他们都来自仙城!”    紧接着,又有另一个“托”开始发声。    周围百姓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这座仙城。    为了让百姓们知道群山之中有一座仙城,让他们印象深刻一点,这一幕仙城的定格画面,停顿了很久。    百姓们凝望着阎立本的画,一股扑面而来的震撼感。    “群山之中,居然有桥墩?仙城的人是要干什么?”    “好高的城墙啊!仙城就是不一样!”    “咦?我好像看到了万民广场?咱们现在要修建的万民广场,莫非是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