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章人心易变(二) (第1/2页)
崇祯大明第六百六十章人心易变退朝之后。 在文武百官们都散去之时,刘子宽却被留了下来。 御书房中。 朱慈烺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地图旁看着。 杨国的位置就在大顺的旁边,两者相互照应,也是到现在都没有拿到多少大明资源,还能够慢慢的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刘子宽低头弯腰,比别的大臣们,面见朱慈烺的时候,更加的谦卑。 尽管此时此刻,朱慈烺在背对着他,并没有看到他的做法。 朱慈烺转身之后,依旧是面无表情。 御书房中除了他们两人,没有其他人。 说话间,朱慈烺已经在书房来回的走了一圈。 说到这里,猛然抬起头看着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脸恭谦的刘子宽接着道。 两个选择,没有办法兼得。 毕竟两者都是远征。 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不是一星半点。 想要三线作战,大明还真就拖不起。 而且还要防备身边的沙俄,别看他今天在朝堂之上,说的是字正腔圆,一点都不怕这个国家。 可能够生活在苦寒之地。 而且还发展壮大成了和大明差不多的国家,实力的强大可想而知。 万一在这个时候,人家大举进攻大明。 物资从哪里来? 难道要增加税收? 商人们的税收,现在已经很重了,难道要重新征收农税? 那他这个皇帝怕是就要做到头了。 现在让他最难受的是,大明开智的子民越来越多,他的治理也就越来越难。 在崇祯时期,朝廷没有忽悠百姓们。 到了他的手上,难道要重新开启愚民模式? 刘子宽没有说,谁是内,谁是外。 更没有替代朱慈烺去做出选择,只是用了一句在很早之前,经常用到的话,复述了一遍而已。 可正是这一句话,让朱慈烺暗中咬了咬牙。 刘子宽一怔。 他只是一个教书的,即便是现在已经成了大明教谕部部长了,可依旧可以算是教书的。 对于大明的国库有多少钱。 军队有多少人,可是一点都不清楚。 玩经济,到现在朱慈烺都没有搞明白。 为何自己的父皇在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对钱财担心过。 只要有任何的一次大的,立刻就会有大量的钱财到来。 而且比价奇怪的就是,虽然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让人生怕朝廷的财政崩了,可到现在为止,依然好好的。 此时说出这件事。 不过是对两线作战,物资不是很足够的担心。 朱慈烺是认真的学过经济之道的,奈何他在这方面真的没 啥天赋。 完全弄不懂其中的弯弯绕。 只能作罢。 刘子宽闻言吓了一跳,不由的失声道:「怎么可能?「 朱慈烺瞥了一眼大惊小怪的刘子宽。 整个天下的财富都是有数的,朝廷的作用就是把有数的财富,尽量公平的分发下给每一个人。 这也是崇祯说给他听的财富分配法。 刘子宽的眼珠子一转,既然大明是藏富于民,那么外面的封地是不是也是这么做的? 朱慈烺琢磨了一下。 感觉可行,只是有一点是绕不过去的。 当年分封的时候,可是签了条约的,若是大明有负诸侯,诸侯也可以脱离大明。 用一句古老的话来说,就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只是现在放大到了诸侯这一层次。 朱慈烺连连摇头,他不是蠢货。 对于他的父皇崇祯弄出来的制度,有许多都还没有看明白,随便的更改是真的会出大事的。 当年崇祯教他的时候,他尽管跟着认真的学习了许久。 可一些超前的东西,崇祯是怎讲,朱慈烺都不是很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