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二章不争朝政(二) (第1/2页)
崇祯大明第六百七十二章不争朝政这天。 三位皇后结伴去了华清池。 朱慈烺则是继续开他的朝会,而崇祯则是在在卫江的陪同下,去了长安的道院。 不去关注朝廷的动向,而是去看道院的科技到底攀升到了那种地步。 这个才是大明继续繁荣下去的根本。 要是这一点落后了的话。 那么往后大明有的是亏要吃。 曾经的长安道院,现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没有顺天府的道院各种强大,却也是大明数一数二的研发机构。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可是也有不少有钱的私人,出资建立了同样的研发机构。 据说还是出了不少成果的。 尽管没有大明的官办机构,研发出来的东西多。 可也是已经了不起了。 这些都是听卫江,一点一滴的说起的。 崇祯乘坐着马车,车内依旧是曾经从来不离开半步的卫江。 孙畅? 崇祯没有停过这人, 应该是最近几年出来的后起之秀。 随着大明的学校越搬越多,出现的人才,也就跟着不断的出现。 只要各方面稍差一点,就只能远走海外,寻求在别的诸侯王封地上的发展。 不管这人是怎么来的,要是没有点本事,肯定也压不住底下那些有本事的人。 想要管理道院,可不是看你的管理能力,而是看你的科研有没有研究出厉害的技术,哪怕是没有技术。 也要有某些学术上的成就。 而这个,现在在道院也证明,是很有作用的。 当然,学术也得有人去证明成功了才成。 不然就是吹牛,这个可是要不得的。 长安的道院,还在原来的位置,只是占地的范围似乎更大了一些。 进入道院依旧是要通行证。 卫江准备的很是充分。 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在门口耍威风。 在门口和护卫说了几句,然后出示了一块令牌,不大一会就有一群人前来接待。 孙畅看起来年纪就在三十岁左右,似乎是因为经常用脑子的缘故,头上的头发,并不丰茂。 此时在行礼的时候,看起来就有点滑稽。 不过,没有人会笑话一个道院的人,是不是体面。 因为,这里的人,大多数都因为经常做实验,只有回到家里,或者是实验走到了瓶颈,需要沉淀一段时间,才会把自己收拾的很很干净。 「恩,说说看,最近这些年,道院到底出了多少成果?「 崇祯也不会以貌取人。 搞研究的,大多都是这个样子,在他记忆中的另一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崇祯不是很清楚,不过在他一手建立起来的道院。 似乎从徐光启开始,就没有几个把自己弄得很有富贵模样的人。 孙畅尴尬的搓了搓手。 现在的道院,不管是顺天府的,还是长安的,皇室给出的拨款从来都没有短缺过。 可惜的是,似乎整个道院的人,已经把所有的运气都耗光了。 在朱慈烺继位之后,也只有一个电报机,算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 崇祯可是记得,自己不但画出了图纸,还给出了一些公式来阐述电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没道理,到现在,电报机都有了。 电动机却没有成功? 崇祯一怔。 发电机已经出来了,没道理发电机没法做出来啊? 难道又有他不是很清楚的事情发生? 又或者是一些人的研究,走偏了? 崇祯一边走,一边问着。 只有看到实物,要是可以的话,让人拆开看看,应该能够发现一些什么。 崇祯了一声。 他也是草率了,只靠着一张嘴,哪能够把所有自己知道,却不明白其中原理的技术,给完全复原出来。 都是盲猜。 真的需要一点运气。 崇祯还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脑子,转动的可真快。 明明有最好的天然橡胶,还在想着如何人工合成。 孙畅自豪的说道。 瞧着孙畅自豪的模样,不用想肯定是有他参与。. 得到了崇祯的夸奖,孙畅可是高兴的不得了。 很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