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 永和十年的第一场雪(五千字求订阅)  (第2/3页)
他笑着解释:“齐讲读去了越州,这两月不在京都,你若想上他的课,待他回来,朕要他给你补上。”    太子“哦”了一声,有些失望。    起初,他对于齐平这个老师的印象是有趣,与那些古板的讲读先生不同,枯燥的算术课也很有意思。    但毕竟是课,哪个孩子会喜欢?    直到问道大会,太子旁观了棋战,见识了讲读先生的风采,便暗暗有些崇拜起来。    心中盼望再次上课,好生问一问,但没想到,这么久过去,齐平都没再来。    东宫大儒们还不知道,对他们厌烦的一批的太子,竟对一个只上了一节课的先生如此心折……    皇帝望着太子的小脸,眼神飘忽了下。    这时候,外头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太监在禁军们的注视下,一路跑到门口,深深作揖:    “陛……陛下,方才书院六先生前来,说是越州发来的情报,呈送您看。”    皇帝一怔,心中狐疑。    书院送来的……越州情报……那是什么。    这个时候,他都还没往镇抚司调查队伍去想,因为按照日子算,齐平等人大概刚越州城没几天。    “拿来朕看。”    皇帝接过那份大先生誊抄的情报,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详细记述了经过。    端庄美艳的皇后并未偷看,只是瞧着丈夫的脸色,从轻松,到狐疑,再到冷漠,最后……露出些微愕然的表情。    旋即,攥着情报沉默下来。    “陛下?”皇后试探呼唤。    皇帝这才回过神来,神情复杂地将情报递过去,皇后这才接过观看,片刻后惊呼:    “吴家……竟勾结不老林?越国公畏罪自杀了?”    皇帝面无表情地对等在门外的宦官道:“传旨,命礼部尚书去御书房等候。”    “是!”宦官扭头就走,不敢多留。    生怕天子发怒,拿他撒气。    皇后咬了咬嘴唇,小心翼翼看了眼丈夫,忽然咬牙说:    “亏得吴家享三百年富贵,竟行此大逆不道之举,眼中可还有皇室?陛下,定要严惩。”    一等公爵,勾结被通缉的朝廷要犯,若是再考虑到,不老林疑似与金帐王庭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定个叛国,也并非不可。    抄家灭族,就在眼前。    皇帝却没回答,只是沉默地坐了一阵,旋即起身,迎着暗沉的天光,站在两扇红漆色,花纹精致的门扇中央。    好一阵,轻叹一声,闭上双目,说道:“人既已死,便剥去吴家爵位罢。”    剥去爵位,没提抄斩,越国公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家族最后的体面。    ……    谷矂    ……    远在越州的民众并不知道内情,但过了午时,一些市井流言开始于大街小巷传开。    大抵是关于国公府,以及天剑山庄的。    张知府虽下了封口令,但终究未能封死消息,渐渐的,有关于吴家犯了大罪,将要倒台的消息传播来开。    而另外一件令城中民众惊讶的事情是,越州城驻扎的军卒突然朝着“云岭”进发。    四处打探,询问是否有人看见一名锦衣。    余庆等人等在府衙,一直到天黑,仍旧没有得到齐平下落。    非但如此,接下来三天,越来越多的官兵,宛若撒开的网,沿着云岭开始寻找,却始终没有收获。    ……    “砰……砰砰……”    黑暗中,心跳声格外清晰,齐平靠在冰冷的断壁上,一手扶着战矛,保持着随时可以应战的姿态,另一只手将一枚药丸塞入口中,缓缓吞下。    丹药的苦涩混杂着口中的血腥气,成了一股极为难闻的味道。    “咳咳。”齐平听到声音,望向对面,朦胧的夜色中,另外一个人靠在对面的石壁旁,长剑横在身前,咳出一口血痰。    这时候,月光从乌云中钻出,自头顶洒落,照亮了周遭。    这里是一座破庙,墙壁倾颓,荒废了不知多少年,神座上供奉的神灵,也只剩了一半。    齐平与曹园就这样警惕地对峙着,一言不发。    两个人身上都无比狼狈,衣衫破碎,满是伤口,却犹如荒野上的狼,盯着彼此。    二人一路且战且逃,已经打了一整日,都是疲惫不堪,已不知身处何处。    齐平依仗着神符笔,逐渐占据了优势,但曹园这时候,却显出了草莽枭雄惊人的韧性,以及狡猾……    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山岭中,曹园竭尽全力,将每一点地利使用到极致,试图摆脱齐平,或者反杀。    那层出不穷的手段,缜密狠辣是谋划,对时机的把握,以及那惊人的意志,令齐平这个追捕者都为之赞叹。    甚至于,有几次,他都险些丧命。    “你到底要追我到什么时候?”终于,曹园开口了,他的声音沙哑刺耳。    齐平靠在冰冷的石壁上,想回以微笑,但扯动嘴角的动作牵动了伤口,令他的笑容有点走形:    “只要你跟我回去,自然不追你。”    曹园恶狠狠盯着他,突然有些愤怒:“你为什么非要抓我?!”    齐平笑了一声:“官抓贼,需要理由吗?”    曹园沉默了下,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