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当太子_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婚 (第1/1页)

    李定国、张煌言、王维恭分别前往钱府、董府、柳府。

    李定国到了董府门口,苏州府知府董汝平、董夫人早已带领家人在门口等候,收了鸿雁等礼物,把李定国迎了进去。

    接着就是问名,也就是询问董小婉的名字,年庚八字。

    制成庚贴,交给李定国带回。

    中午,董汝平设宴招待李定国一行。

    下午,李定国返回,把庚书交给司礼监太监,司礼监太监拿着庚帖向皇帝朱由榔、皇后王氏复命。

    张煌言则前往钱府,钱谦益与张煌言、郑成功等人可以说是老熟人。

    顺治十一年,郑成功、张煌言领兵进攻江宁时,钱谦益与柳如是积极响应“尽囊以资之”。

    起事失败后,钱谦益并未灰心,仍先后与反清复明志士魏耕、归庄、鹤足道人等秘密策划,以接应郑成功再度北伐。

    还在长江口白茅港卜筑红豆庄,作为隐居之所,以便与各地联络,刺探海上消息。

    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张煌言率水陆大军再度北伐,进攻江宁,连克江宁周边数镇,钱谦益欣喜若狂、慨然赋诗: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歌颂抗清之师,直斥清廷“沟填羯rou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

    也正因为他多次支助郑成功、张煌言等人与鞑子作战,钱谦益一个曾在在顺治二年,剃发降清的失节者,他的女儿才得以有机会参加太子妃的选秀。

    同样的流程走了一遍,张煌言拿到钱玉涵的庚帖返回。

    纳吉:接收庚帖后,王皇后将三女的庚帖置于朱元璋的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太子和三女的八字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

    进入纳征环节,皇宫里准备聘金、聘礼、聘书。

    这个时候,朱慈煊就要亲自去,是正式的订婚,又是一套复杂的流程。

    董家收下聘书,聘金、聘礼。

    李定国告知婚期,董家依据聘书,日期,给出礼金,董小婉的女红等,由朱慈煊带回来。

    这一连串繁琐的礼仪之后,就剩下最后的亲迎。

    钱玉涵、柳诗诗由于是侧妃,所以婚期在董小婉之后,不在同一天。

    朱慈煊也没有亲自前往。

    随着太子婚期的临近,江宁城中也愈发热闹,大街小巷街头张灯结彩,热闹喧沸。

    各地的封疆大吏进京的越来越多,太子大婚的气氛越来越浓。

    十月二十九,黄道吉日,在一系列繁琐的礼节之后,由内监,宫娥,锦衣卫等组成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开赴董府。

    董府也是人头攒动,迎亲队伍将礼舆抬到董府的前院,然后,换太监抬到后院的绣楼前,按钦天监太监规定的方位停放。

    再将东西送进董小婉的秀楼,等待董小婉换上太子妃的礼服,带上凤冠霞帔,接受金册宝印,等待算好的吉时。

    与此同时,朱慈煊头戴通天冠,坐在正殿,王皇后坐在一旁,大殿内足有一百多人,晋王、巩昌王、延平王、广国公、黔国公等王公大臣,各地封疆大吏,都恭敬的在等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