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3章 钟裁缝的病  (第3/3页)
    “不会太晚吧,太晚的话我去医院陪小芹。”温小蓉担心地问。    “也不知道,反正我们不耽误。”    他告诉了她钟裁缝住的病房号。    二十多分钟后到了岭背镇。    看见路边有户人家,几个人在打麻将。    潘大章停下摩托车,走前去问。    “几位大哥,想跟你们打听一个人,那个草药郎中老凌头是住在什么地方。”    一个中年人看了他们一眼,回答道:“他在凌坳村,沿着前面这条路一直走,三里路左右,路口有棵梧桐树,右手边树下一条黄泥路,进去那个村就是凌坳村。到村一问就懂了。”    潘大章对他表示感谢。    骑行了十多分钟,果然看见一棵梧桐树旁边有条黄泥路。    恰好有个青年,从里面出来。    “大哥,这里是凌坳村么?”钟向阳主动问。    “对,这里就是凌坳村。你们来凌坳村找谁?”    一听两人说话口音,就知道他们是外村人。    年青人也把他们的来意猜出了七八分。    “大哥,我们找那个替人看病很有名的老凌头。”    潘大章说:“大哥,你能告诉老凌头是住在什么地方的么?”    “要么你带我们去找他也行。”    他从口袋掏出冈烟,塞到年青人手里。    年青人看见是一包冈烟,顿时眼睛一亮。    一包冈烟八毛钱,这年头叫人带个路,就给八毛钱的,除非是有钱人。    穷人谁舍得。    “行,行,我带你们去。”    走进村巷,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处庭院。    “三叔公,有人找你。”    年青人指着客厅中正在替人把脉看病的一个长衫老者,对潘大章两人说:“他就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我三叔。”    客厅内还有二个病人在等待看病。    老凌头面容清瘦,穿一件长衫无马蹄袖,立领,左右开裾,领袖无滚镶,衣身合体呈宽体直身的廓形,大襟右衽,单侧开衩,衣身细瘦,窄袖……    一付纯粹是清末民国的先生模样。    穿长衫曾经是古人经济地位的象征。    头发已经全部白了。    但是精神矍铄,底气十足。    远远瞄了潘大章两人一眼,说道:“两个后生崽,啥毛病没有,来我家里干嘛?”    他清晰记得几个月前,有个后生崽来找他调理生殖方面的隐疾。    他仔细看了,并不是那人。    钟向阳见老人发问,主动迎上去说:“老师傅你好,不是我们两个有问题,是我爸在医院住院,他被人肚子上捅了一刀,住了一个多礼拜医院了,但是这几天,伤口有点发炎,还有点发烧。听说你医术高超,所以想请你去看看。要多少钱,我都给。”    老凌头:“我一把老骨头了,不经摔了,早都不出诊了。”    旁边一个中年人说:“我爸不会去外面出诊的,要看就把病人带到这里来。”    老凌头制止了他。    问道:“你爸昨几天应该是好的,就是这几天伤口发炎的吧?”    “对,对,你真是神医。”钟向阳完全信服了他的医术。    “你说他怎么会这样呢?”    “应该是被你气的吧?病人生闷气,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要尽量让病人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要去刺激他。”    老人的话让钟向阳听了,感到无比愧疚。    原来这些天他去报复肖瘸子父母,他爸还劝他不要去搞他们,不关他父母的事。    都是那个女人和肖瘸子的问题,要搞就搞他们两个。    但是钟向阳不听。    现在听老凌头这样说,他真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我这里开个药方给你,你去药店把药找齐,把几味中药碾成粉,敷在伤口上,应该有一定功效。这里还有制好的药丸,拿一些回去,每天早、中、晚服三次,每次一丸。”    他写了一付药方,交给钟向阳。    并且让中年人去房间取来药丸。    钟向阳接过后,主动问:“要多少钱?”    老凌头看了他一眼说:“你看着给。”    不再理他,继续替另一人诊脉。    钟向阳掏出二十元钱,低声问潘大章:“给二十块,可以么?”    潘大章:“凌医生医术高超,药拿回去,用了以后有神效,你再买礼来感谢他也不迟。”    老凌头欣赏地看了他一眼。    钟向阳把二十块钱递到中年人手里,拿了药丸和处方,跟潘大章出了门。    两人二十多分钟后回到了医院。    上到病房,看见温小芹正在走廊上焦急地走来走去。    潘小蓉也到处去找医生。    “怎么啦?”    看见两人,她们两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钟叔在烧得说胡话了,去找医生又找不到,说医生有事回去了。刚才还有一个护士在,现在连那个护士都不见了。”    钟向阳跑进病房,看见老爸烧得更利害了。    神志都有点不清了。    潘大章对他:“老凌头不是给了你药丸么,拆一颗给你老爸吃。”    钟向阳揉碎了一颗药丸,让老爸吞了下去。    过了许久,只见钟裁缝安静地睡着了。    高烧也似乎退下去了。    潘大章三人于是离开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