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君前奏对 (第1/1页)
易峰听到李二召见,抬手在空气中猛挥了几拳,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 心中半是喜悦,半是因将面对这世界权力象征的李二而紧张。 随着内侍来到李二休息的君翔殿,得到许可入内。 正殿上首,坐着一个穿着明黄色长袍的男人,二三十岁,许是久居高位,身上带着淡淡的威摄力和英武之气。 易峰明白,眼前就是毁誉参半、不久后加冕天可汗的李二。 开启贞观盛世,为李唐天下打下良好的基础,灭突厥,在位一生,除叛乱者,未杀一个从龙之臣,李二无疑是骄傲的、亦或是伟大的; 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收兄弟之妻,逼子造反。 为子不孝、为父不教,李二同样是劣迹斑斑的一个人。 眼光下瞟,下首两旁,一边坐着一个美艳的女子,另一边坐着房玄龄和一个胖胖的中年人。 黄门停了脚,易峰清楚,自己不能再往前走,跪下行礼: “草民易峰,参见陛下。” 声音清亮、平稳。 易峰为这一刻,近两个时辰已经心里模拟了无数次。 殿中很安静。 就在易峰双膝开始麻木时,李二开口: “如此苦心积虑的见朕,必是为你家中求情,此刻为何不哭诉求朕开恩?” 易峰心中疯狂吐槽,自己现在哪怕哭一声出来,估计话都说不完,就会立刻被带进大理寺大牢吧。 “我家中有无罪,自有陛下裁决,草民若哭诉,陛下心慈,则乱了法纪,陛下无视,则草民白废力气,所以草民不能哭诉。” 此言一出,殿中之人全部一愣。 李二没想到他如此的能言善道,且很多地方官吏单独奏对时都会紧张,但眼前少年丝毫无紧张之感。 长孙无忌和皇后两人眼中也是异彩连连,在心中为其表现贺彩。 两人口中角力时,其实就是争夺一个主动权的过程,李二当先开口,且他一言可决易峰生死,明显是站在主动一方,但易峰简单的一句话,似乎扳回了些许主动。 再看易峰,此刻虽是跪着,但上身却挺得笔直,或许这就是他的骄傲吧! “哼!倒是伶牙利齿,既不为家中诉苦,你求见朕是为何?” “草民乃是大唐子民,自当为大唐繁盛尽一份心力……” “你给朕的信中所言,是为了见朕夸得海口,还是确有其法?” 李二根本不给他把话说完,开口打断直奔主题。 “草民自负可在一年之内灭了突厥。” 李二嘴角扯起一个笑容,不过怎么看都不是因为开心,更多是则像是讽刺。 “你为见朕却是废了苦心,念你年幼,朕赦你无罪,此后本份存活,且退下吧。” 易峰有点懵,这李二也太不按套路出牌了,这让他苦心准备的说辞没了用处。 一个太监碎步走到易峰身后,就要带他出去,易峰知道这一出去就彻底没了结果,当下以头杵地道: “陛下,诸葛孔明出山前有何建树?汉司马卫青原为一介马夫,未起时有何名声?霍去病以弱冠之龄灭十万匈奴,天下敬服,如此比比皆是; 陛下也以弱冠掌军,也曾单骑冲杀于窦建德大军之中,草民之志,焉知不能实现。” 易峰一口气将话说完,虽已入秋,但他的后背已被汗湿。 他能感觉李二此刻的眼神正在注视他。 许久,李二摆手,太监退下。 “如你愿参军,朕许你校尉之职如何?” 李二还是被他的胆识和倔强所打动,起了爱才的心思。 “谢陛下赏,微臣就以校尉之职,亲训一队,半年后陛下校验,如臣的军伍不堪用,自会领罪,如可用请陛下允我征突厥。” 他话还未说完,大殿里就传来忍不住的笑声。 不仅是皇后,就连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没忍住。 这小家伙太会打蛇随棍上了,上一刻草民,下一刻皇上只说允校尉,他就自称臣了,果真是皮厚心黑,却又巧舌如簧。 李二也笑了起来。 “你要几人?” “请陛下拨臣三千军士,半年后我用这三千军士对阵五倍兵力,若败请陛下取臣之首级。” 几人皆是大惊,好大的口气。 三千军士练兵半年可对五倍之敌,除了孙武复生,何人有此能? “军国大事,岂是儿戏,你可知三千人一年耗废是多少?” 长孙无忌掌管民部(后改为户部),首先想到的是钱。 “多谢大人提醒,臣可立军令状,不废朝廷一文钱,所有练兵耗废皆由臣自行筹备。” 李二一直在注视着易峰,他发现易峰很沉稳,不同于所有这年龄段的少年。 虽是跪着,但全身依然透着骄傲; 语气虽恭敬,但却有着强大的自信。 “好!朕准了。” 易峰不确定是不是自己感觉有误,他觉得李二在答应时,语气中带着戏谑。 易峰现在无心分析此事,接下来就是重头戏。 “臣谢陛下信任,臣还有一事启奏。” “讲来。” “臣愿用灭突厥之功,求陛下赦我家人无罪。” 李二听到他为家人求情,本来宽松的心情,立刻阴郁下来。 李二被他的话气笑了: “你还未灭突厥,就想跟朕谈条件,这是臣子之道?” “请陛下恕罪,自古忠孝难两全,我若为大唐灭了突厥,可表我之忠心,求陛下给臣一个敬孝的机会。” 说完,易峰再次头杵地。 “易峰,你若灭不了突厥呢?” 李二的语气透着寒气,易峰此刻内心也是七上八下,怕李二突然来一句:拖出去,打入天牢,那自己就玩逑了。 易峰趁人不注意,抬手在自己腿上快速用力一掐,用疼痛来缓解内心的紧张。 “微臣能否出兵自当有陛下定夺,若臣灭不了突厥,到时陛下两罪并罚,如何处置易府想来外间都不会有何议论。 于陛下而言,只是晚一年处置,就微臣而言,于国于忠,于双亲尽了孝,虽身死而憾。” 李二脸上阴晴不定,他知道处置薛英和易柏两人,虽无明言,但外间议论声肯定不少,现在此法似乎也不错。 见李二脸色,皇后站起出声对着易峰道: “你且在殿外等候。” 易峰知道这个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应该要匡正李二思想了,对着皇后再施一礼,起身退出殿外。 “陛下,那易家子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说到此处,皇后掩嘴轻笑出声,接着道: “且他要的兵卒,定会由陛下指派,他说自己养兵,陛下且看他能力如何不就行了? 如真是栋梁之才,为他放易府老小,只会体现陛下仁德,如无才一并处置就是。” 李二又看向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两人起身施礼,称皇后所言在理。 李二眼光在三人之间转了转,突然笑着道: “也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