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筹备 (第1/1页)
封侯正文卷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筹备陈庆想了想道:「估计匠作监也要请示朕,朕的想法是首先东主要是雍朝人,绝不能是外国人,而且所有参与造机器的人也都不能是外国人,这是第一条。耳 第二,要有雄厚的财力,投入本钱要在十万贯以上,你们三家我相信也没有问题;第三、要成立一家专门的商社,不能光制造,还要研究改进,所以要有两个机构,一是建造工坊,二是技术研制所,其实应该还有一个负责采购原料的商行;第四、要有很大场地,这场地要在京兆的下风向,距离京兆有点距离,交通方便,朕觉得在咸阳比较好; 第五,要有招募高水平工匠的能力,就是招得进人,留得住人,你们就得考虑给工匠提供住处之类了,基本上就以上五点吧!」 陈庆又淡淡道: 郑统全明白天子的暗示,催促自己赶紧申请,有了竞争对手,申请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郑统全行一礼退下了,陈庆吩咐杨泰,耳 ........ 郑统全匆匆离开皇宫,来到太极宫大门外,登上了一辆宽大的马车,马车缓缓向南驶去。 马车内,郑统全向虞庆丰和王振邦二人通报了天子的态度。 虞庆丰当即道: 他们之所以让出五成份子给郑统全,是担心天子也要占两成的份子。 郑统全明白他们的想法,摇摇头道: 两人欣然答应了,耳 王振邦笑道: 郑统全吩咐一声,马车随即掉头向西城门方向驶去。 三人继续在马车上商议,他们原来造钟的名字稍微改一改,原来叫做,现在改为九州重工商社,成立一家贸易行,一座制造工坊,一座研究所,招募三百名大匠,每人每月三十贯钱,争取每月造出十座蒸汽机,每座售价三千贯钱,去掉各种开支后,每月大约有三到四千贯钱的净利,三年能收回本钱。 三人又一致同意,由现在重力钟工坊大管事虞安为新商社大管事,三家各派一名账房负责核算,虞安是虞庆丰的三子,虽然不懂技术,但非常精明能干,而且极为聪明,他现在已经能参与安装重力钟了。 一个时辰后,马车抵达了咸阳,他们没有进城,而是直接来到了他们看中的那片土地。 土地就在咸阳城西面,距离县城不到两里,紧靠咸阳的渭河货运码头。 此时这片广阔的土地依旧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看得出不像是农田。耳 郑统全想不起,这里原来是不是农田。 虞庆丰微微笑道: 郑统全又问道。 虞庆丰点点头,「好几个大商家都想买下它,罗家想在这里造一家鞣制皮革的工坊,但县衙不太愿意 ,嫌鞣制味道太大,另外,《京报》也想买下这块地。」 郑统全点了点头道:耳 虞庆丰笑着提醒道: 郑统全眉头一皱, 王振邦也道: 虞庆丰见两人都不同意迁徙报时钟工场,便点点头, 虞庆丰笑道: 耳 郑统全和虞庆丰一起向王振邦望去,王振邦又仔细看了一下这片土地,点点头道: 三人当即上车向县城而去,三人在县衙敲定了购买协议,以六千贯的价格买下了那片土地,另外他们又用两千贯钱在紧靠南城门的县城内买下了十亩土地,这里准备修建宿舍,给招募的外地工匠居住。 次日,他们又在京兆城西大街的一座两层商铺内组建了九天重工商社,以商社的名义在雍京柜坊开设了一个户头,存入了十万贯钱,一切准备妥当,三人正式向匠作监提出了制造蒸汽机的申请。 ......... 耽罗岛,雍军占据这座大岛快一年了,目前,耽罗岛上有三千水军驻军,包括二十艘万石大船和数十艘三千石的战船。 主将叫做汤廷安,是汤怀的长子,官任上军统领,汤廷安年约三十岁,从军已有十三年,一直跟随着父亲作战,立功无数,从岳家军过来时,他就已经是年轻的指挥使。 汤廷安和他父亲很像,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也正是因为他的认真负责,陈庆才批准他驻守耽罗岛。耳 此时已经十二月底,新年很快来临,岛上官兵也沉浸在准备过年的气氛之中。 上午时分,汤廷安带着数十名士兵来到了东北角的一处峡湾内,他刚刚接到巡哨士兵报告,峡湾乱石堆里发现一具尸体。 一名士兵指着山崖下的乱石堆道。 汤廷安探头望去,果然看见了一具尸体,卡在乱石堆的岩缝里,没有腐烂,应该就是这两天才死。 汤廷安向周围看了看,从海里冲上来不可能,这里距离海还有一点距离,又不可能莫名其妙卡死在岩缝里,只有一个可能,从山崖上摔下去。 耳 两名士兵腰间绑缚着长索,慢慢下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