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明军撤出沈阳之前  (第1/2页)
    热门推荐:    济尔哈朗皱眉道:“阿济格,你不要血口喷人。我对汗的忠心天日可表。豪格是汗的儿子,他也说不回沈阳,继续征伐朝鲜,我不过是赞同他的意见。难道你说豪格也包藏祸心?”    阿济格冷笑道:“豪格年轻气盛,鲁莽冲动,他说继续征伐朝鲜,和你说又岂能一样?你的算计难道我不知。你兄弟阿敏贝勒现在牛庄,妻儿都跟随在身边。沈阳城若是被破,你兄弟无损,自然不在乎。”    济尔哈朗听到阿济格如此指责,不由得脸孔涨红,用手指着阿济格道:“你胡说”    阿济格还要讥嘲齐尔哈朗几句。    黄台吉对两人的争吵有些不耐烦,喝止道:    “好了,不要说了!”    他看向李永芳道:    “李额驸说下意见。”    李永芳投靠建虏后,一向受轻鄙。    汉人看不起他自不必说,建虏大小头目也往往可以任意嘲弄他。    他虽然名义上是后金的额驸,却时刻胆战心惊,毫无尊严。    此时,见黄台吉能纡尊降贵来问他的意见,不由得受宠若惊。    他舔了一下嘴唇,说道:    “我觉的汗还是应当率领全军迅速赶回救援沈阳。”    黄台吉哦了一声,目光炯炯地盯着李永芳,问道:    “你说说道理”    李永芳说道:    “东江攻盛京确实意在攻我金国之必救,引得汗回军。然而盛京确实必救。若是明军得盛京,众贝勒的妻儿老小都被明军俘获押解明国京城,盛京内积蓄的财富也都被东江军搜刮。不仅大金国兵将士的军心必定因此气馁瓦解,就是维持军饷的资财也难以维系。    “而我金国得鲜国汉城,对明国却谈不上实质性的损害,最多不过是丧失一个监护使姜曰广。明国类似姜曰广的文臣多的是。我国占据汉城,却未必能因此控驭整个朝鲜。即便能控驭朝鲜,从此驻扎朝鲜,只怕也被朝鲜文弱之气沾染。”    “这一消一长,那我金国往后再难和以前一样对明国有威胁,前途可忧。若是救回盛京,徐图良策,以后还可再做计较。””    黄台吉点点头。    李永芳的分析最投合他的心意。    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争辩亲属存亡。    这虽然要紧,但黄台吉最关心的还是哪个决策更利于金国对抗明国,这才是最根本的。    李永芳这么一说,黄台吉也确实觉得丢失沈阳代价之大,是完全不可承受的。    即便去拿下鲜国的王京汉城,也无法弥补。    更何况现在汉城肯定有东江军的重兵把守,即便围困住,短时间内也未必可以攻下。    主力征伐朝鲜半途而废,回军沈阳,确实是巨大损失。    但也只能面对现实。    这么思量之后。    黄台吉终于一咬牙道:“全军调转方向,尽快赶回盛京。”    黄台吉既然拿定了主意,其他人自然也不能再说什么。    豪格虽觉得就这么放过朝鲜,实在懊丧。    但黄台吉是他父亲,又是汗,主意既定,也违抗不得。    由于没到朝鲜安州即回转,黄台吉率军回沈阳的距离等于也缩短了两天的路程。    再加上又是提前两天动身,这比原先东江将领预计的时间快了四天。    本来黄台吉大军可以在十二月十九日就赶回沈阳。    好在毛文龙亲率东江军队,在朝鲜境内各处山坳密林层层设伏袭杀,才又拖慢建虏大军两天的时间。    黄台吉率大军到斜列站后,又陆续接到沈阳以及各处站堡建鞑驻守士兵派出的告急报讯,知道事情的严重程度,沈阳城真有可能被攻下。    黄台吉决定加快速度赶回沈阳。    即便到了甜水站又遭受毛承禄率领的一万东江精锐的阻击,也依旧不做停留,留下五千人和毛承禄一万军周旋,迅速前冲。    在十二月二十一晚上亥时,就到达了沈阳东南方向八十里处的威宁营    而毛承禄派出的报信拨夜兵,在被黄台吉派出的前锋侦查骑兵袭击之后,带伤快马飞驰,长途奔波,也终于在沈阳城刚被明军击破的时刻,赶到了沈世魁面前。    沈世魁和曲承恩、满桂、赵率教商议现在应该怎么办。    众将知道,这个消息意味着黄台吉的主力大军,在两个时辰后,就有可能出现在沈阳。    明军四万人一旦被建虏大军缠住,那情形就不妙了。    以现在东江和关宁明军的平均水准,即便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也多半不是建虏这些军队的敌手,更不必说人数劣势。    先前和留守在沈阳的虏军打,虽说没有落太大下风。但这部分留守的虏军战力比起出征的虏军毕竟还要弱一些。    此次捣袭虏巢,已经获利不少,不能再贪得无厌,转胜为败了。    众将当即决定,必须撤出沈阳城。    曲承恩见已经攻破沈阳,却又要放弃。    心中不免痛惜。    但也知道必须以大局为重。    不过他提出了一个顾虑。    如果立刻这么撤,城内虏军猜出黄台吉已经回师。    也会给他们可乘之机。    必须想个办法既能及时撤走,同时又给沈阳城内制造混乱,加大建虏损失。    众将商量一阵后,沈世魁想出一个法子。    众将听了,都说好,就这么办    曹变蛟冲出永昌门要接应更多明军入城时,关于撤军的消息在一些将领间已经初步传开了。    在永昌门口的曹文诏见曹变蛟出来,走近他身边,低声附耳道:    “变蛟,建虏酋首黄台吉已经率兵赶回,现在距离沈阳不到九十里地。”    曹变蛟大为惊愕:“什么?虏酋已经赶回?莫不是消息错了,怎么会这等快?”    曹文诏摇头:“是东江拨夜侦测到的讯息,受伤吐血急着赶来报讯,应该错不了。”    曹变蛟咬牙道:“才破沈阳城,就要撤出?那这城岂不是白破了?”    曹文诏严肃道:“那也没办法,该撤还是要撤!”    曹变蛟无奈:“俺带的一千兵就在这里,容易撤出,不过咸镜镇的刘兴祚总兵却冲进城了,若是现在我兵全撤,岂非把他置于死地?”    曹文诏皱眉不语,也觉得棘手。    正在这时,曲承恩手下的千总杨志羔快马跑了过来,说道:    “几位将军商议后,让城内我军在半个时辰后,必须全部撤出。在这之前,我军依旧保持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