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温暾水,不够劲,狂人日记(1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第3/3页)
    拍摄结束后,张永辛告诉迟余:“别回酒店了,去外边转转,影城城里也行,外面也行,放松一下心态,别崩的太紧。”    迟余点点头,道:“晚上总是睡不着。”    然后并没有什么好转的。    做造型的时候,剧组是在京城。    但是开拍之后,剧组就来到了南方,一部分在湖州影视城,一部分在横店影视城。    横店影视城拍摄的,主要是京城的一些场景,比如迅哥儿的故居、比如《新青年》编辑部所在的箭杆胡同,从头到尾都是《觉醒年代》的制作团队搭建的。    因为横店的景都是画的砖缝,为了强调质感,《觉醒年代》剧组重新贴砖,打磨并做效果。    仲甫先生的院子里,有河北拉来的葡萄架子,山东运来的枣树。    用执行制片人姚咏君的话说:“有的时候说实话,我搭的景我在那看的时候,我都心疼。”    迟余并不心疼。    他只是个演员。    苏艾菲来这里只看了一眼,就离开了。    只是吩咐方圆,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及时联系她。    迪丽若白的《长歌行》已经开拍了,取景地还是在象山影视城,距离这里,也不算是太远。    彤彤和小倩还留在京城家中,小倩虽然才刚刚十八岁,但是在迟余工作这些年,已经是个知道如何生活、如何照顾meimei的好jiejie。    ……    第二天一早,迟余本来是休息。    只是觉得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也便没有去剧组,在影视城里走着。    走着走着,却又到了《觉醒年代》的剧组,到了迅哥儿住的院子。    今天下午的戏,就将在这里拍摄。    但是现在,因为在拍其他角色的戏,所以这里,只是暂时的空置着。    这个场景,是京城的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明天刚刚用过。    原绍兴会馆位于南半截胡同7号。    1912年至1919年,迅哥儿曾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新文学作品。    并于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会馆坐西朝东,由三组院落组成,南部二进院曾为鲁迅居住的“补树书屋”旧址。    明天下午的戏,还是在这里拍,《狂人日记》的戏份。    剧本上很短,了了数十字:“见到好友发狂,迅哥儿内心受到触动,往日见到的一切,在他脑海中翻滚,然后诉诸笔端,便写了《狂人日记》。”    这一段戏,拆解成了两个段落。    一段是好友发狂这一段,不难,因为前边的剧本,已经写的相对详细。    但是后一段,就是刚刚那四十余个字,完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表现出构思、以及写出《狂人日记》的整个过程。    这一幕戏,从拿到剧本时,迟余就开始琢磨。    没有头绪。    直到现在,与导演有了交流之后,才终于有了大概的演的方向。    但他仍然是忐忑不安的。    同时,整个剧组都是忐忑不安的。    所有人,都想着把这一场戏,拍成一个名场面,一个高能的场面。    因为《狂人日记》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份量,因为它的振聋发聩。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迟余嘴里嘀咕着《狂人日记》里的句子,如今他说话,越发地习惯引用迅哥儿的句子了。    他随后去跟剧组工作人员要了钥匙。    打开门,坐在椅子里,整个人一半在阳光里,一半在阴影里。    他闭上眼睛,回忆着《狂人日记》的文字。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    “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    阳光渐渐地明亮起来,也渐渐地热了起来。    七月的天气,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迟余脑子里回荡的、闪现的,是《狂人日记》里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字。    然后这些段落、句子和文字,一个个地打碎了,碎成一地,然后聚成一团,一股脑地挤在他脑子里面,在挣扎,在挣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