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4章 谢谢你!阿美莉卡!(求订阅~月票~)  (第1/3页)
    “接下来要颁布的,是年度最佳专辑奖!    格来美最具有含金量的四大奖项中,除了第一个登场的年度最佳新人,现在,也终于来到了第二个。    这个和李少杰倒是没啥关系。    虽然在灯塔演唱过的那些歌曲,也被制成了专辑《Jay》发售。    首周的数据比不上一些在欧美成名已久的顶流,但后劲儿十足,销量火爆。    可惜,发售的时间尚短。    就算要拿奖,那也是明年的奖。    今年的年度最佳专辑......肯定是看着的。    很快,领奖的选手走上台,说感言。    是一位灯塔很火热的顶流女星。    大屏幕上放着专辑数据。    接下来便是艺人的演出。    颁奖晚会不断的进行着。    此时,时间还早得很,还有很大一票奖没有颁完。    毕竟,音乐种类太多了。    摇滚,R&b,雷鬼,嘻哈,福音,拉丁,儿童,音乐剧,影视......    而一个又一个音乐种类颁奖过后,李少杰感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这种触动,甚至引发了深思。    吕秋儿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抱住自己老公的胳膊。    能看得出来,自己老公的表情已然变得很凝重,很严肃。    实际上。    李少杰的触动,不是因为这些领奖的作品有多Nb。    反正跟自己比起来,也就那样。    【我上我可能真行】    能超过李少杰,并且让李少杰惊为天人的音乐也是有的。    ......但不多。    就算是格来美的领奖台,没个三五年也未必出一首。    毕竟,颁奖会考虑你商业价值,但李少杰对音乐的欣赏单纯是从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出发的。    不只是李少杰,绝大多数大师都是这样,对于他们来说,也很注重一首音乐的商业价值,但不是全部。    商业价值只是附带。    【锦上添花的东西。】    可对于流行类奖项来说,商业价值是绝大部分。    【包装越好,b格就会感觉越高,价格也越贵,至于里面买什么,也就那样。】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成绩很好的音乐,评价不是那么强。    或许有别有用心的,也有“砖家”。    但这方面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而给李少杰最大触动的,则是西方人对他们西方音乐不同分类分支的支持与鼓励,更是其对小乐种的推广与保护。    这方面,国内是有相当难以解决的巨大问题的。    不得不说。    李少杰感觉到了一种......其他领域大老们几十年前的感觉。    有点子憋屈。    像是几艘破渔船看着人家航空母舰的感觉一样。    或许有些夸张,但确实有这么一种感觉。    东西方音乐不同,也从不要求彼此之间一定要一起玩。    不会有哪个奖真的会涵盖所有的音乐种类,因为全世界民族太多,这不现实。    都是会照顾自己这边的音乐种类的。    但如果从专业角度来剖析,就会发现很大的问题。    比如。    灯塔是西方音乐。    所以,纵向发展脉络来看,他们从古典的歌剧,演唱,到乐器演奏,随着发展,设立的爵士,音乐剧,福音,再到R&b,摇滚,嘻哈,另类。    横向品种脉络来看,有雷鬼,拉丁,乡村......    乃至于幕后的制作,笔记,介绍,历史,编曲,作曲。    甚至是儿童音乐,朗诵等。    小乐种,小分支,保护的很到位,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所以,即使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灯塔也不可避免的因为偶像流量文化而陷入到音乐作品的同质化上,可这个同质化的速度非常的慢。    颁奖晚会也因为奖项的居多,而节奏非常快,节目非常多。    足以称是盛会。    回看国内。    笑死。    磨磨唧唧一晚上,颁了三十个奖项左右,时长差不多,自然只能靠扯皮八卦。    看的人昏昏欲睡。    奖项都是什么?    还不都是流行?    里面出现的作品,大半也都是很西化的。    是也有很多华语特色。    但不多。    而对于地方音乐,民族音乐,以及中华传统音乐下属的无数分支......    保护与鼓励显得太苍白了。    搞音乐也不能总是为爱发电,人生在世求名求利也本是正常。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代表就一定要像遗产那样稀少。    李少杰皱紧眉头。    缺乏有效的鼓励与支持,那些非常稀少的“熊猫级传统音乐”得不到助力,自然只能靠那些最纯粹的人去为爱发电。    可如果支持了,鼓励了,奖项给你设置了。    还是因为人太少的原因,是真的拿不出创新,或者特别优秀的作品。    缺乏新鲜血液。    作品贵乏,人员稀少,关注自然少,照顾奖励自然少,而因为关注与奖励,照顾少,人员和作品也会越来越稀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