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进退两难的宋庭  (第1/1页)
    就在吴用即将踏出门外的时候,他却是突然间顿住了步伐。    随即,只听他压低了声线,开口说道:“童相公,在下先行提醒你一句。    如果你有幸能够见到大当家,那么你可莫要如此哭哭啼啼了!    这段时间,你多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价值,能够为大当家带来什么好处。    还有就是,在下给你一句忠告,无论你向大当家许下什么承诺。    待到你脱身以后,一定要竭尽全力去完成。”    说到这里,吴用的眼眸深处也不禁闪过了一抹nongnong地钦佩神色。    他继续开口说道:“大当家的神威,你也是亲身经历过了。    倘若你胆敢欺瞒大当家,恐怕你就算是躲到皇宫之内,最终也难逃一死!”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耳中闻得此言,童贯连忙爬起身来,快步跑到了牢房的栅栏边上,不断地稽首作揖拜道:“就算是借我一副熊心豹子胆,我也不敢欺瞒大当家啊!”    说话间,童贯还不由得将无比感恩地目光投向了吴用,他紧跟着说道:“这一次,多谢恩公从中斡旋了。    只要我童贯能够保住这条性命,日后必将厚报恩公的大恩大德!”    “希望如此吧!”    吴用满意地点累弹头,他随后便动身走出了牢房之外。    甫一踏出房门的瞬间,吴用内心当中的欣喜,立刻不可遏制地浮现在了面容之上。    “哈哈哈,我吴学究不负众望,完美地完成了大当家的任务。    从今以后,这梁山之上,必将会有我吴学究的一席之地。”    吴用虽然不擅长宏观方向的谋划,但他绝对是一个少有的聪明人。。    眼下他和童贯搭上了线,只待对方返回朝廷之内,那么便会为他源源不断地提供朝廷的情报。    如此一来,在整个山寨当中,他吴用的分量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即便无法成为四卫三府的大人物,那也无需再看其他人的脸色了。    心中充满了兴奋和欣喜的吴用,当即脚下生风,快步向着周宁去报喜了。    是夜,月上中梢的时候,周宁带着吴用来到了童贯所在的牢房当中。    吴用负责守门,而周宁则是独自一人进入牢房之内,与童贯详细地交流了一番。    他们两人谈话的具体内容如何,外人根本不得而知。    不过通过童贯立刻被释放出了牢房之外来看,他们两人之间的谈话显然是十分地和谐。    童贯也如同诸葛正我那般,被分配了一座独门独院的小宅子。    只要不出院门,梁山当中的兵卒,也就不会再继续限制他的自由。    就这样,童贯在梁山之上居住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直到朝廷一方派遣使者来到梁山之上,与周宁商谈赎回俘虏一事。    在周宁的强硬态度之下,朝廷一方最终花费了三十万贯铜钱,将童贯这位东厅枢密使赎回了去。    至于诸葛正我和其他被俘的朝廷将领,则是因为周宁要价太高,大大超出了朝廷使者的权限,只好暂时放下不谈。    转而由朝廷使者返回东京汴梁城去禀报赵佶,随后再另行商讨。    周宁是根本没有打算让诸葛正我被赎回去,所以他直接就要价一百万两白银。    谷縺    诸葛正我的赎金价格,足足是童贯的三倍之多,这根本不是一个小小使者所能够决定的事情。    至于那些被俘的将领,每一人的赎金价格,也就比童贯少了十万两白银而已。    周宁没有打算放那些朝廷将领离开,其实负责谈判的那名朝廷使者,也根本没有想要赎回这些降将的想法。    毕竟那些降将的家眷,眼下都已经不知所踪了,十有八九是被梁山之人掳了过来。    朝廷又怎么可能会话大价钱,去赎回这些已经没有了家眷作为制衡的降将呢?    恐怕这些降将,眼下也已经在梁山之上落草为寇了。    就算是将他们全部都赎回去,有应该怎样保证他们对于朝廷的忠心呢?    于是,一众朝廷使团,最终只护送着童贯一人返回了东京汴梁城内。    大宋皇宫,垂拱殿中,皇帝赵佶脸色阴沉地靠坐在龙椅之上。    一众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站立在下方,脸上的神色庄严而又肃穆。    “陛下!陛下!老臣有罪啊!老臣给陛下您丢脸了!”    突然间,大殿之外,一道凄惨的声音从很远的位置就响了起来。    没用多长时间过去,满脸惶恐神色的童贯,连滚带爬地进入了垂拱殿之内。    甫一踏入大殿当中,童贯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地面上,他止不住地磕起了响头来。    看着童贯的额头之上已经有血渍渗出,赵佶那阴沉的脸色也不禁有了几分舒缓,最终化作了一丝不忍。    “爱卿,快起来吧!”    抬手一挥,赵佶无奈地长叹了一声说道:“此战的经过,朕也也已经掌握了。    此次落败,非战之罪,倒也怪不得你无能!”    梁山境内那一战,朝廷一方毕竟还有近万人逃脱。    这些兵卒一边逃亡,更是将周宁的恐怖威势宣扬了出去。    那惊天动地的一刀,使得整个天下都为之惊骇不已。    倘若仅仅只是三五个人这么说,朝廷或许还会以为这些败兵是在为自己寻找脱罪的借口。    但是所有败兵都如此说,那显然就是一个事实了。    梁山的大当家周宁,乃是天下绝巅的先天武道强者,这是朝廷早就已经掌握的情报。    毕竟三年之前,周宁在皇宫之外所造成的声势之恐怖,可是让赵佶和文武百官震撼不已。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短短三年的时间不见,对方竟然恐怖到了如此地步。    单单凭借周宁一人,就能够冲杀整整十万朝廷精兵,这让朝廷又如何剿灭梁山啊?    此时此刻,赵佶亦是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当中。    倘若就此罢手的话,自己接连被周宁落了脸面,皇帝和朝廷的声威又将置于何地?    如果继续打下去,哪怕是就此剿灭了梁山,又应该如何应对那个恐怖的周宁呢?    更何况眼下方腊、王庆、田虎等人还在虎视眈眈。    一旦在征讨梁山的过程当中,使得朝廷再次损兵折将。    那么又该如何面对这些叛军反贼呢?    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不仅仅只是丢面子这么简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