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8章 树立霸主形象  (第1/1页)
    ,重生之吴霸春秋    在此之前,庆忌已经派出自己的两个叔父,公子掩余、烛庸,分别担任钟吾、徐二国的上大夫,执掌其国政。    再有四千吴军锐士,分别屯驻于徐国、钟吾国的都城边上,打着保护其国的旗号,连吴军日常的一干军费开支,全部由所在之国承担!    这是多狠厉的手段?    可想而知,数年之后,钟吾国、徐国的军政大权,也定然掌握在庆忌的手中,生杀予夺,还不是庆忌一句话的事情?    钟吾国、徐国,也将在实际上成为吴国的附属国,名存实亡。    对此,徐君嬴章禹与钟吾君又何尝不知?    只是他们迫于吴国的强势,敢怒不敢言。    二人只能暗自祈祷着,吴军伐楚失利,国力大衰,继而失去对他们国家的控制权!    而最让徐君嬴章禹与钟吾君诟病不已的,就是吴国明明能动辄更多的兵马伐楚,却仍要征召二国本就不多的军力!    这不是有意让徐国与钟吾国的将士,充当吴楚大战的炮灰吗?    或者,让徐、钟吾二国出兵襄助,庆忌本身便是存着让二国的主力尽失,以便于早日架空嬴章禹与钟吾君的权力,甚至全灭徐国、钟吾国。    “徐君、钟吾君,汝等可愿出兵助我吴国伐楚乎?”    庆忌再一次询问,语气有些不耐烦,透着寒意。    徐君嬴章禹与钟吾君被吓得一哆嗦,大为震恐。    “寡……寡君愿助吴王伐楚!”    “寡君也一样。”    无奈之下,两个国君都只能答应下来。    因为眼下的庆忌,真的好似即将暴怒的雄狮,压迫感十足。    他们生怕自己若是不答应庆忌,连第二天的太阳都见不到!    “哈哈哈哈!好!来,二位,与寡人满饮一爵!”    得到满意的答复后,    庆忌的心情甚是愉悦,脸上这才如多云转晴一般,举起酒爵,以袖子掩面喝下去,将酒水一饮而尽。    对此,徐君嬴章禹与钟吾君都只能苦涩的一笑,跟着满饮一爵。    实际上,庆忌之所以拉着徐国与钟吾国一起伐楚,主要有三个目的。    其一,是借助这次吴、徐、钟吾三国会盟伐楚,树立庆忌自己的“霸主”形象。    其二,以此削弱徐国与钟吾国的国力,迫使其更加依赖于吴国,为吴国早日吞并二国打下基础。    其三,吴国是真的需要一些炮灰,用来攻城拔寨,或者占领一些主要的城邑,维持治安等等。    就在庆忌与嬴章禹、钟吾君饮宴,“相谈甚欢”的时候,一辆格外精致的马车就行驶到四方台之下。    “大叔!”    人未到,声先到。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是一个穿着华美衣裳,扎着丸子头,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已经跑下马车,飞也似的朝着庆忌这边跑过来。    “夷光,慢些,别摔着。”    庆忌微微一笑,旋即就张开怀抱,将夷光抱着,一起坐下。    为人君者,高处不胜寒!    作为吴王的庆忌,随着手中的权势越大,跟身边的人就渐行渐远。    许多人都对庆忌敬畏有加,即便是王后季蔻,有时候都惧怕庆忌,其余臣子、儿女、妃嫔,更是对庆忌敬而远之。    这不是一件好事,也谈不上是坏事。    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庆忌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是要为之付出代价的。    在他的身边,也只有小夷光能够无拘无束的跟庆忌相处,为庆忌闲暇之余,带来难得的欢乐。    这一次,是小夷光缠着庆忌要跟着出巡新都的。    庆忌寻思着无伤大雅,就捎上了小夷光。    毕竟,庆忌也不想后宫的高墙大院,跟笼子一样困住夷光这只“金丝雀”。    “大叔,适才夷光去看大江了!”    “大江?大江有何好看的?”    “夷光不是没见过世面吗?大江的江面真的好宽广,一眼望不到尽头,波浪四起,竹筏子恐怕很难渡过这条大江呢!”    “那是。”    夷光又睁着天真无邪的眼眸,纤纤玉指点在唇角,忽而道:“大叔,适才夷光经过新都的时候,看见好多叔伯在建房屋哩。这大冷的天,他们却都汗流浃背,好辛苦……”    夷光口中所说的“叔伯”,自然就是被庆忌征发到这里修建新都的劳役。    庆忌轻笑一声,说道:“夷光,你不必怜悯他们。”    “劳有所得,他们付出辛勤的劳动,也定然有收获,就跟当年你父亲外出渔猎,你母亲在家中养蚕织衣一般。”    “都是为挣钱,养家糊口。”    闻言,夷光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跟好奇宝宝一般问道:“大叔,那以后夷光也要挣钱,养家糊口吗?”    “哈哈哈哈,寡人养着夷光,又何须你挣钱?”    庆忌揉了揉夷光的小脑袋。    乖巧懂事的夷光,甚至还剥了一个橘子,喂给庆忌吃下。    坐在一侧的徐君嬴章禹与钟吾君见状,嘴角都不禁一抽,心中很是鄙夷。    传闻中,吴王庆忌不是好人妻吗?    为何身边会带着一四五岁大的小姑娘?    难不成,传言有误,庆忌其实是一个有恋tong癖的变tai?    就在这时,廷尉伍子胥出列道:“大王,新都即将竣工,却无城邑之名,大王何不趁此机会,为新都取名?”    “善。”    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好不容易建造起一座都城,名字自然不能过于随便!    “二三子不妨各抒己见,uu看书想一想,我吴国的这座新都,应命何名耶?”    闻言,包括徐君嬴章禹与钟吾君在内,所有人都跟着低头思索起来。    伍子胥首先道:“大王,臣以为,新都邻近大江,名应有‘江’,而今天下纷乱,何等康宁?故,取江宁为新都之名,如何?”    一听这话,庆忌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大王,江宁确是不错的名字。”    右丞相计然笑道:“然,臣以为,新都可仍名吴都,或建业。建业者,建立功业!”    “大王君临吴国,又建都于此,势必要开创一番不世之功业,是故以建业为名,善哉!”    在场的人都点了点头,十分的认同。    江宁也好,建业也罢,都十分符合吴国现在的形势,或新都的格局。18496/1077558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