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傩舞!  (第2/2页)
看,这五百多人上哪儿找去,于是就简化再简化,最后几十个人就能完成大傩舞。    为首的领舞者叫做‘方相氏’,整个活动都是由他带领其他舞者以及执事十二人共同完成。    说到这儿唐重想起来了,自己在《周礼》里面看到过有关方相氏的记载。    后世都把他当作神祇,但是在当时就是一个官职罢了。    《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夏官以大司马为长官,掌军事。    其中方相氏就是这个大司马手底下的官员。    然后说这个方相氏‘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唐重略一琢磨,就明白过来了。    这大傩舞,估计就是民间的一种驱鬼驱疫的仪式。    古代人一来都迷信,普遍都信鬼神之说。    二来这古时候最大的灾难往往就是瘟疫,只要出了瘟疫,那人都是论城的死,上至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下至刚刚出生的懵懂婴孩,一个都逃不掉。    所以自古以来老百姓提及瘟疫都是谈虎色变,于是就鼓捣出了这么个仪式来用鬼神驱赶瘟疫。    有了个开头,唐重就能够回忆起来了,这些东西在后世人批注的礼记当中都有记载。    比如什么十二神兽,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    唐重是真没见过这场面,一时间心中不由也产生了好奇之心。    他在后世的现代,完全就没听说过这种玩意,听着倒是挺新鲜,挺有趣的。    怎么从来就没听说过呢?    思来想去,唐重决定过去看一看。    白婴和阿秋一听,脑袋都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一来她们俩对这个仪式也不怎么感兴趣,二来的话,刚刚好不容易才从人堆里挤出来,要这么说还要再回去挤一次,她们俩可不干。    唐重说没事,咱们绕路走就是了。    刚才那条路本来就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人多是很正常的,咱们绕道从衙门口那条路去菜市口,不方便许多么。    最后还是苦苦哀求两女,说什么看我失忆了这么可怜,我就是想找回以前的记忆……诸如此类的话,把两女说的心一软,最后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三人按照唐重的路线绕行至菜市口,果然这条路就通畅许多。    不过这一绕路就耽误了不少时间,附近已经围满了人。    好在这里已经提前搭好了台子,台上站着三十几号人,分别是扮演十二神兽的,和扮演十一鬼疫的,再有就是几个摇旗的,和领舞的方相氏。    敲锣打鼓的都站在台子下头,免得挡住大伙的视线。    唐重来的时候不早不晚,正赶上驱鬼的时候。    就见那个披着熊皮的方相氏往前一迈,大喝一声:“呔!”    霎时间锣鼓声冲天而起,很快又落下些许。    方相氏朗声道:“甲作食杂,巯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    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rou,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    这段就是十二兽食鬼歌,内容就是说:    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十二位神兽,分别要吃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等十一种鬼疫。    最后还要劝鬼疫赶快逃跑,不然就会被十二兽掏心、挖肺、抽筋、扒皮,以致被十二兽吃掉。    ‘汝不急去,后者为粮’这句话,连着喊了三声,随后就又是一阵锣鼓喧天,台子上面就打开了。    那十二神兽以及方相氏,还有十一鬼疫顿时分组战在一块。    一边打,一边围着台子绕圈,连着绕了三圈,锣鼓声愈加急促。    摇旗的也是跟着跑,然后时不时手中旗子往下一甩,就挡了一瞬众人的视线,让人更加揪心。    唐重头一次看,明知道最后十二神兽肯定会获胜,心里还是捏了一把汗。    第三圈绕过,锣鼓声骤停,十一鬼疫纷纷惨叫一声,随后落荒而逃,锣鼓声同时再起。    台下围观的群众随即也都鼓掌叫好,唐重也是十分激动的跟着鼓掌。    “好!好!太精彩了!”    掌声与喝彩声,伴随着锣鼓的声音,响彻整个县城,那热闹劲就甭提了。    随后是两排装扮成武士的人举着火把,十一鬼疫就从这两排人中间穿过。    “好!”    “好哇!”    “好!”    众人是喝彩连连,齐声欢呼。    那十二神兽本身戴着的面具十分狰狞,此时就连唐重都觉得十分可爱。    这个过程咱们说着短,持续了可是足足有半个多小时。    唐重眼光多高,看得也是津津有味,手掌都拍红了。    方相氏以及十二神兽,还有众舞者拱手致意,围观群众就开始往台子上面扔铜钱。    也有那各自散去的,总之这整整是热闹了半个多小时。    唐重看得都出汗了,阿秋和白婴本来没什么兴趣,最后也被唐重的亢奋给调动起来了。    三人皆是满头的大汗,赶紧找了个地方歇脚落汗,免得染上风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