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_第四百二十七章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第2/2页)

    “好,好,可千万别丢了……”

    老妪神情舒缓了下来,又有些不放心的叮嘱道,

    “可别弄丢了哈,做起来很辛苦的……”

    李世民郑重的点了点头。

    “您老放心!一定不会丢的!”

    他紧握着寒衣,起身道,

    “另外,我们今天来,其实是来发放……发放奖赏的!”

    “三林兄弟在北疆立了大功,皇帝下旨褒奖!他还在前线,我们便先送到你这里来!”

    “玄龄,辅机!”

    啪嗒。

    房玄龄将木盒打开。

    长孙无忌开始走流程……

    ……

    半晌过后,在老妪的千叮咛万嘱咐和李世民的再三保证之下,一行人总算是走了出来。

    “唉!”

    李二晃了晃脑袋,长长一叹。

    “没有告知家属将士已经牺牲的事实,咱们这算是完成了任务还是没完成?”

    长孙无忌忽的道。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

    “老夫人都那样了,你叫朕……叫朕怎么忍心告诉她那血淋淋的事实嘛!”

    他无奈道,

    “朕是说不出口,实在太悲戚了……”

    徐风雷一脚踹飞了地上的石子。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他感慨道,

    “还是让老夫人留个念想吧,就当她的儿子还在边疆,只是回不来而已。”

    李世民点了点头。

    “也只能如此了……”

    他望着村子里的院落,轻叹道,

    “唉!听明说得是啊,不幸则各有各的不幸,走了两家,朕都有些不忍心再走下去了……”

    “你们说,朕是不是太矫情了?”

    来的时候心情还好好的。

    现在情绪却是整个低落了下去,

    “昔日齐宣王见一牛将衅钟,不忍而放之,孟轲称之曰仁。”

    房玄龄拱手道,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rou,这是仁君才能有的共情能力。”

    “陛下现在不忍心,正因为您是仁君,不忍见到百姓凄苦伤心。”

    李世民恍然。

    “是啊,朕实在见不得百姓凄苦……”

    他应了一声,有些犹豫的道,

    “要不,接下来那几家……就不去了吧?”

    再走访下去,他感觉自己要抑郁了!

    “陛下不忍,的确是仁君才会有的表现,但臣以为,正是因为见不得这些,才应该多见见。”

    徐风雷沉声道,

    “居庙堂之高,往往与百姓脱离,不知民间疾苦。”

    “昔日晋惠帝那一句‘何不食rou糜’,世人皆以为他是蠢货,可实际上,他只是居于深宫之中,耳目又被蒙蔽,不察民情,才会发出这样愚蠢的疑问。”

    “就好比那封递给陛下的捷报,您当时的注意力一定在征北大胜上,绝不会去在意伤亡数目,若非今天走了一遭,陛下或许还觉得那只是一串冰冷的数目,而不会觉察到,那数目的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一桩桩血淋淋的不幸。”

    “战争的车轮滚滚而动,随意扬起的一粒尘土,或许对于民众而言,就是一座能将人压死的泰山。”

    “陛下,当体察之!”

    李世民一怔。

    “听明,你说得对啊……”

    他微微仰头,道,

    “朕应该再多走走,再多看看。”

    “走吧,再去下一家!”

    ……

    这一日,李世民走遍蛟头村,将抚恤金送到32位阵亡将士家属的手中。

    那一声声的啼哭和悲鸣,让他的心越发沉重。

    战争啊!

    那车轮发动的声音,是无数人的呼喊组成的悲歌。

    这一日,他再度重申——

    五年之内,与民休息,边军做防御性部署,决不起战事!

    ……

    是夜。

    长安城,徐国公府。

    “太师啊,难得你请咱们几个老兄弟吃饭啊!哈哈哈……”

    “哟,羊rou、鹿rou,还有葡萄酿!看来太师这回是真心请咱们吃饭啊,下了血本了这是……”

    “来,来,咱先走一个……”

    “……”

    尉迟恭。程咬金、秦琼几人叫嚷着,大马金刀的坐下。

    桌前菜肴丰富,荤素齐全,还有一口火锅汩汩的冒着热气,一旁还有一台烤架,正烤着肥羊。

    整个屋子内,香味四溢,叫人食指大动!

    吱呀。

    房门推开,只见一丈夫抚着胡须,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了进来。

    “哟,李靖?”

    程咬金讶异道,

    “太师也请你了?”

    李靖抚须一笑。

    “怎么,我李靖是不当请之人吗?”

    他反问道。

    “嘿嘿,当请,自然当请。”

    程咬金知道自己失言了,嘿然笑道,

    “我只是怕你嫌咱们聒噪嘛……”

    他们几个虽然都是天策府出身,算是徐风雷的老兄弟。

    那李靖也不差啊。

    北征突厥,太师与李靖可谓是配合默契,那可是有着战友情的。

    “岂敢。”

    李靖略一拱手,笑道,

    “只要你们别嫌我待会儿喝醉了耍酒疯就成。”

    这一句玩笑话,让屋内气氛顿时欢乐了不少。

    “哈哈哈,我们几个的酒品都很差,那都是老疯子了!陛下认证的!”

    “对,对,大哥不笑二哥,到时候咱们喝醉了一起疯癫,把太师这房子都给他捅几个窟窿!”

    “来,喝!”

    葡萄酿倒入杯中,几个老家伙竟是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而就在此时,徐风雷也终于到了。

    “你们几个不懂规矩的,属猴子的啊?”

    他见几人已有几分微醺,不禁有些无语的道,

    “今天叫你们来,是有正事商量,喝醉了像个什么话?”

    “来啊!把所有酒都给我撤啦!”

    哗啦。

    婢女们上前,红的黄的全都撤走。

    “正事?”

    尉迟恭眉头一挑,起身抬手道,

    “太师啊……这咱有言在先,跟朝廷有关的事儿,咱可都不掺和啊!”

    “要说,也得去露天地里说,不然……咱只能告辞了啊!”

    其余几人皆是神色一凛。

    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那都是位高权重,特别是军中威望极高!

    凑成一桌,关上门来讲话……那要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再被小人进两句“密谋”、“不轨”之类的谗言……那他们可就麻烦了呀!

    “敬德,你什么时候如此敏感了?”

    徐风雷打趣道,

    “我像是那种拎不清的人吗?”

    “坐下,坐下,都坐下。”

    “我找你们没有正事,而是有一件私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