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性本善?本恶?阳明心学降维打击!  (第2/2页)
的困惑,若不能解释反例,便不学!”    “就是!假的东西学他干嘛?误人子弟呀!”李丽质亦道。    李恪小声附和。    一道道目光,皆是落在了孔颖达身上,等待着他的答疑解惑。    孔颖达脸色发红,一时间已是心神紊乱,就连那颗坚定的心都有些摇摇欲坠!    莫非……性善论是错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孟子是圣贤,他的理论久经考验,怎么可能是错的?    可……他要怎么给出合理的解释,来解释太子小时候的“作恶”?    难道说他小时候受环境影响,变坏了?这不胡说八道嘛!皇帝和皇后听了也不会高兴啊!    难缠啊,这几个小屁孩是他带过最难缠的一届!    看着孔颖达支支吾吾的嘣不出半个屁来,徐风雷不禁咧嘴一笑。    “饱学鸿儒要是就这水平,那以后像现在这样的窘境可不会少,我这几个弟子都是启了蒙的,不好糊弄哟。”    他嘿然戏谑道。    孔颖达的脸色更难看了。    连带着李世民的脸色亦是一黑。    “你还有脸说人家?还不是因为你不务正业,朕才不得不请孔爱卿他们执教?”    李二斥道,    “你既有水平,便给皇儿们解惑!别在这儿说风凉话!”    徐风雷轻哼一声。    “所谓性善、性恶,那都已经是过时的理论啦,时代在进步,学问当然也要与时俱进,不然就会被淘汰。”    他负手而立,吟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便能解答承乾的疑惑。”    李世民眉头一挑,嘴里默念。    孔颖达心神一震,听完这四句,有种窥见真理,汗毛倒竖的感觉!    “人的本心,从一开始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所有的善恶,都是意念在动。”    徐风雷沉声道,    “佛曰:起心动念惊动十方鬼神!这个起心动念,便是意动,这是因为有欲望,有好恶。”    “意有善意,有恶意。如承乾你刚才说的抢弟弟meimei们的零食,往侍从脖子上撒尿,就是你的恶意。但除此之外,你也有许多善意,比如你爱护小动物,会主动为劳累的父母捶腿等,这些就是你的善意。”    李承乾听得连连点头,神情无比的认真。    其余几人亦是仰着头,竖起耳朵仔细听——这一幕,仿佛回到了几年前。    “随着你慢慢长大,无论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还是你自身的成长与思考,都会让你心中的良知逐渐明晰。”    徐风雷又道,    “这个时候,你的良知就会告诉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你会不再抢弟弟meimei们的零食,而是会大方的分给他们,甚至是让他们先吃;你会不再往仆从脖子上撒尿,因为你知道以此取乐是不对的。”    “慢慢的,你心中良知的判断力就会越来越强,能明辨世间善恶,并能身体力行的去做善事,去除恶的念头。如此践行下去,便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甚至是圣人!”    “现在,明白了?”    “嗯!”四个孩子齐刷刷点头。    李世民、长孙无垢和孔颖达亦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他们也被徐风雷的理论说服了!特别是孔颖达,此刻已然是陷入了长考之中。    “良知,良知,好精妙的词……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格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嘶——我想想,让我捋一捋……”    显然,这番话语对孔颖达的触动极大!让他不顾现在的环境,就直接体悟了起来。    “还得是师父!”    李丽质咧嘴竖起大拇指,道,    “这个孔师傅的课无聊死了,听都听不懂!孩儿还以为是自己的问题,现在才明白……完全是他的水准不够嘛!”    “要是师父教,孩儿一定全都能学会!嘻嘻……”    李世民闻言,不禁扶额,瞧了一旁的长孙无垢一眼。    长孙无垢也是有些无奈。    曾经沧海难为水,被徐风雷这样的师父教过,这帮小屁孩现在可都鬼精鬼精的,一个孔颖达,哪里能入他们的法眼?    根本拿捏不住他们!    “得了,我能教你们的都是做人的道理,但光知道怎么做人是完全不够的!你们还需要有文化的积淀!”    徐风雷教训道,    “这就需要大量的阅读,以及枯燥的背诵!所以……你们不准吊儿郎当的,都给为师好好学!”    “孔师傅、虞师傅他们,都是饱学之士,你们这些当学生的,必须得尊师重道!听明白没?!”    该抬孔颖达的时候,还是要抬一下。    不然这家伙撂挑子不干了,那教学任务还不得落到他的头上来?    “是。”    四个孩子皆是恭声应命。    李世民的神色也是舒缓了许多。    “你瞧瞧你瞧瞧,这帮皇儿三天不打就敢上房揭瓦,还得是你来治!”    他冷哼道,    “北征回来,你休息两天也差不多了!接下来多往东宫跑跑,皇儿们还得教!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别哪哪都当甩手掌柜!”    徐风雷撇了撇嘴。    “是。”他只能应声领命。    《易经》早就教完了,他会的那点可怜的数理化知识也教的差不多了,后面还能教啥?    或者说,自己还会啥?    炒菜?    算命?    ……    伤脑筋啊!    “孔爱卿?”    李世民转头看向孔颖达,提醒了一句。    孔颖达如魔怔了一般,浑然不觉。    “孔爱卿!”李世民抬高了声音。    “啊!陛下……”    孔颖达被吓了一跳,这才如梦初醒般,连连告罪道,    “臣思考过甚,一时走了神,还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恍然。    “孔爱卿真是勤学好学。”    他赞了一声,笑道,    “太师的良知论,能让你有这么大的感触?”    孔颖达:“!!!”    “有!感触太大了!”    他激动的拱手道,    “臣的脑袋里,现在冒出了无数想法,无数感悟,恨不得现在全都写下来!”    “陛下,请允许臣告假半日,回家精思,把感悟全都记录下来!”    李世民讶然。    这短短几句诗,含金量这么高?能让孔颖达这个老学究跟打了鸡血似的。    “准奏,去吧!”    他大度挥手道,    “愿孔爱卿百尺竿头,能更进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