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场科举考试! (第1/2页)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嘴上肯定不能说出来。 既然皇帝认为他是在忠心耿耿的守夜—— 那就是,没毛病! “陛下太过于辛劳,又经常做噩梦,所以臣就想着,帮着守个殿。” 徐风雷穿好鞋子起身,嘿然道, “毕竟咱也算半个道士,说不定有驱邪的能力,那些邪魅鬼祟不敢近身。” 这编的,他自己都信了! 李世民放下朱笔,转头看向了他。 “难得你有这份心,昨儿个朕倒也的确没做噩梦。” 李二轻叹道, “或许你还真有当门神的潜质。” 徐风雷嘿嘿一笑,没有应答。 啪! 一根卷烟弹了过来。 “哎……不了不了。” 徐风雷接过烟,忙道, “抽烟是伤身体的,这一路奔波过来,不知道吃了多少烟尘,本来就伤肺了。” “最近还是少抽一点,让身体恢复一下。” 昨天晚上一包接一包,都快抽吐了! 现在看到这玩意儿,就反胃…… 李世民听到这话,微微一怔,也是将刚刚凑向蜡烛的烟给收了回来,重新放回了口袋里。 “你说得对,少抽点。” 他感叹道, “可这不抽,心里堵得慌啊……不知不觉,朕也对这玩意儿形成依赖了,有事没事都要来上那么一口。” “从今日起,戒烟!” 徐风雷一笑。 “戒几天?”他问道。 李世民一瞪眼。 “……三天!” 他没好气的道, “坚持个三天,朕还是能做得到的!” “走吧,敬德他们应该还在睡,你既然醒了,就陪朕出去走走。” “好。”徐风雷抬脚上前。 海池边。 “以前,朕觉得死亡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仿佛永远都不会面对。” 李世民望着平静的湖面,轻声道, “直到这一次去封禅泰山,朕才感觉,死亡其实一直都不远,就在那边。” “三皇五帝,秦皇汉武,他们都曾经立下过不朽的功勋,可他们现在在哪?只留下了一块残碑,还需要后世之君时常维护,不然早就损坏消磨了。” 徐风雷眨了眨眼。 得,李二也emo了? 看来有必要鼓励一下他。 “回陛下,都在!” 徐风雷铿锵有力的道, “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说法,说人一共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断气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再也无法行动,再也无法思考,只能躺在那里化为尸体。” “第二次,是人们参加他葬礼的时候,大家知道了他的死讯,都来参加他的葬礼,此后,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经死了,再不会有人登门拜访,也不会有人想着找他喝两盅。” “而第三次,则是被所有人彻底遗忘的时候。” 李世民眉头一挑,转头看向徐风雷。 “当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也忘记他的时候,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点讯息,也就被抹除了。” 徐风雷沉声道, “这个时候,他,彻底的死了。” 李世民心神震动,张了张嘴,一时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陛下,三皇五帝是幸运的,秦皇汉武是幸运的。” 徐风雷道, “因为他们是皇帝,所以他们被记录在史册上,即便是几千上万年后,依旧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功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活在人心里,便是永生!” “而您,同样也是幸运的。” “您也是皇帝,并且是一个杰出的皇帝,从目前来看,只要不滑坡,不做倒行逆施的事情,您必将流芳百世!” “那您,便也永生了。” 李世民听完这番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这张嘴啊……真是会说!” 他摇头失笑道, “本来朕心里挺苦闷的,被你这么一说,反倒有些释怀了。” 徐风雷微微一笑。 “不是会说,而是事实。” 他正色道, “好比杜如晦,他虽然走了,但他的功绩仍然在,史书会如实记录他的功绩,后人会赞美他,称颂他。” “千百年后,他的名字依然为世人所熟知,他,亦永生了。” “所以,陛下也不必太难过。您若真的怀念他,便为他树立丰碑,将他的功劳一一细数出来。” “如此一来,他的永生,便更加扎实了。” 李世民眼睛微微发亮。 “好啊……好!你说得对,你说得对极了!” 他抚掌赞道, “朕要亲自为克明书写丰碑,让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只要朕的名头还在,他的名字,就永远不会消散!” “走,走!回去写,现在就写!” 话音落下,李二便朝着宫中跑去,一副一刻也等不及的模样。 徐风雷嘴角微微上扬。 自己这波劝慰……满分十分,打个9.9分不过分吧? “永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他亦是握了握拳,眺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泊,轻声道,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希望我也能成为江河吧……” …… 七天之后,杜如晦下葬。 皇帝李世民为此辍朝,亲自到场赐下丰碑,将杜如晦一生功绩刻于碑上,令史官记录。 两月后。 封禅队伍才缓缓回到了长安城,百官们刚一回到长安,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凭吊杜如晦。 死后哀荣,极矣。 又过了半个多月,官员与百姓们才逐渐将目光移开,而一件对于大唐来说极其重要的事,也在此时,拉开了序幕。 大唐学宫。 因为还没有开始招生,所以偌大的学宫大多数地方还是空荡荡的。 可其中有一间教室,却是陆陆续续有人进来,朝着讲台上的两人恭恭敬敬行礼之后,便在课桌前查找着,最后对号入座。 “太师,您看这批考生,怎么样?” 长孙无忌指了指课桌上坐着的众人,笑问道, “这可是我这一年来辛苦张罗的结果,可以说,每个人我都考察、挑选过。” “他们的学识,皆在水准之上,其中出类拔萃者,更是令人赞叹。” 徐风雷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不怎么样。”他应道。 长孙无忌脸色一僵,笑容戛然而止。 “穿锦袍者多,着粗布麻衣者少。” 徐风雷轻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