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学宫入学考试!徐风雷惊了! (第1/2页)
“害人倒不至于。” 李世民为其开脱道, “这烟是个好东西,他能让人脑袋清醒,提高做事的效率。你说对身体有害,朕倒是还没察觉出来。” “只要不是一刻不停的抽烟,有节制的抽,就不会有事。” 徐风雷:“……” “您能节制吗?” 他翻了个白眼,道, “这玩意儿就是有成瘾性的,抽上了就很难戒掉!” 李世民认真回应道: “要是没有烦心事和政务,朕可以节制,甚至可以戒掉。” “现在之所以频繁,就是因为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心烦意乱的做不好事,唯有抽烟能镇定心神嘛……” 徐风雷有些无奈。 “我信你个鬼……” 老烟民总有这样那样的借口,有些时候还挺冠冕堂皇的。 但不管怎么说,最后都绕回来——以后可以,但现在反正戒不了。 “不扯这个,说回正事……这魔盒既然已经打开了,就关不上了。” 徐风雷又道, “民间私自贩卖烟土,攫取暴利,这不能允许。” “我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弄来的货源,陛下有必要查一查,这必须将其切断。” 李世民微微颔首。 “你说得是,朕记得烟草是专供进宫里来的,只赏赐给了一部分大臣,应该没有外流的可能。” 他沉吟道, “除非供进来之前,就已经有人截取了一批货。” “这里头,有蛀虫!” 以他的精明,很快就想到了一条潜藏在水底下的产业链! 契丹的烟草运进来,瞒下一批,私卖给民间黑商。 黑商再用自家小作坊生产卷烟,在黑市上,亦或是街头巷尾售卖,牟取暴利! 按照二两银子十根这个行情价,这个黑产,可能已经牟取了巨额利润了! “肯定的。” 徐风雷正色道, “现在契丹对大唐的烟草供应稳定了,陛下也在北疆种植了烟草。” “我认为,民间既然有这么大的需求,那就应该开放烟草的售卖,并坚决打击民间黑商,切断他们的渠道,封了他们的作坊!” “而后,再对烟草收以重税!如此一来,贩卖烟草所得之利,皆收归国有!这是一笔巨大的利润,绝对能充盈国库!” 李世民闻言,眼睛一亮。 “利润能有多大?” 他连道, “你估算一下。” 徐风雷微微一笑。 “陛下不要小看烟草之税,只要发展起来,以后绝对是大头!比农税要多得多!” 他道, “以大唐的军费开支,和平年代,一年的烟草税收,足以供养军队三年!” “若是陛下发动战争,烟草税收也能支持大唐打仗,不会太费劲的!” 李世民听到这番话,一颗心顿时热乎了起来。 烟草税收,竟有如此之大! 他当然不会怀疑徐风雷的话,因为这小子也算是经济专家了! “好,好……甚好!” 李世民抚掌笑道, “朕一向最头疼的,就是军队开销。” “这战争一旦发动,那银子就跟流水一样花出去,国库那点银子根本就不够用的!” “也正因为如此,朕忍住性子,不生事端,休养生息……” “若真如你所说,那过两年咱要打仗,可就无需顾虑了!想打就打!魏征他们也不能放屁了!” 徐风雷眨了眨眼。 “陛下不是说不发动战争了么?” 他道, “怎么,心里又痒痒了?” 李世民闻言,顿时冷哼道: “朕心里头忍着呢,那薛延陀、吐谷浑,还有高昌、高句丽、龟兹等国,皆非恭顺之国!” “朕刚灭突厥的时候,他们还恭顺一些,纳贡称臣,尊朕为天可汗,可这才没过两年,就怠惰了。” “特别是那吐谷浑、高昌,甚是不恭!其蛮夷首领,甚是还有几分傲慢!” “朕早晚灭之!” 徐风雷心里暗暗咂舌。 好家伙,你搁这儿报菜名呢,一下报出这么多国家来! 不过,李二也的确是个行动派,心里想要干他们,最终还真就把这些国家全给灭了! 噢,历史上的高句丽,是李治灭的。 不过这回,大唐经济更强,兵力更雄!说不定在李世民任内,能直接把高句丽直接干挺也说不准。 “陛下有此心,那就必须尽快推动烟草售卖正规化,并立烟草税法。” 徐风雷道, “到时候打仗,就不怕没钱了。” 李世民点头。 “朕知之,会安排人去做好此事的。” 他道, “对了,朕还有话问你。” “那二十四个新科进士,你认为该如何培养?” “是直接在朝中补缺,还是外放地方?” “朕昨儿问了吏部,朝中暂无那么多缺位,地方上也是,顶多三五个告老的。职位不够,不若先授予散官?” 徐风雷想也没想,便应道: “陛下可在朝中设一书院,随便叫什么名儿,比如翰林院、史图馆之类的。主要就是给人读书进修。” “新科进士若暂无缺可补,便在这院里读读书,编纂编纂史册,做一些清贵的活儿,学习的同时,也能熟悉一下朝廷的运转,在朝中混个脸熟。” “等有了空缺,再行外放,这样他们也算是当了一阵子官儿了,官样儿也出来了,去地方上当父母官历练历练,也正合适。” “再之后,就按照吏部的正常流程走,做得好的升迁,不好的贬谪呗。” 李世民恍然。 “好,这主意不错,就按照你说的这个来。” 他赞同道, “就跟之前在天策府设立文学馆似的,弄个翰林院,让新科进士们当一阵子翰林院学士、编修再说!” “这一口气收拢二十四个年轻人,朕心里也高兴啊!哈哈哈……那试卷可都是朕亲自挑选出来的,要论起来,朕也是他们的恩师了!” 徐风雷哈哈一笑。 “那是自然,进士本就有天子门生的美称。” 他道, “届时,陛下还要钦点状元、榜眼、探花郎,那探花郎我已接触过,是个老实本分的农家孩子,潜力很大,值得栽培!” 李世民目泛光芒。 这事儿多新鲜呐!大唐第一个状元,第一个榜眼和探花,就要在他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