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六一章 大食国也有殖民地了吗?  (第2/2页)
发明星型发动机,设计飞机本身乃至规划航空工业协会之大功。”    然后是兵部尚书:    “殿下还有主持设计新式战舰、设计机载武器、新式装甲战车、冲锋枪的大功。”    鸿胪寺卿也站出来说:    “策动英法与美加在殷洲消耗战,不费一兵一卒再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良田,也是大食亲王殿下的功劳。”    一群人在这边都给朱靖垣表功,整的朱简炎都稍微有点不好意思了。    礼部尚书也觉得自己开头要的似乎有点少了。    于是又再次补充说:    “既然如此,墨洲东部所有未设藩国之地,不妨直接加封于大食国,且将殿下有意之地周围皆列为殿下个人所有。”    其他的臣子们都没有意见,纷纷表示赞同。    还有人站出来给出了细化建议,可以把划给朱靖垣的大湖区向东扩充,连接到海岸线上。    这帮臣子们都非常大方。    一是朱靖垣的功劳确实大,现在朱靖垣的状态,让好多人都看到了世祖皇帝在世的感觉。    二是现在皇家这个局势,未来的继承人基本已经确定了,现在封给朱靖垣的东西再多,最终也都是大明的东西。    朱靖垣这个大明这个最富亲王,拿着皇庄给的大量财富,自己出钱把这些地盘开发出来,那朝廷也是坐享其成的。    三是海外殖民地的土地确实不值钱,特别是墨洲那边土着太多、太乱了。    除了那些沿海的位于航路上的重要据点,比如海岸上的桑给巴尔地区,大部分人对墨洲内陆的土地都没什么兴趣。    最后,这些土地都是朱靖垣谈下来的,在谈判桌上一口要下来的。    总之就是不心疼,不顾虑,不担心尾大不掉,又确实需要给朱靖垣酬功。    朱简炎也没有考虑太多,跟一帮臣子们讨论了大半天,主要是把细节确定了下来。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朱简炎作为父亲和皇帝,以及鸿胪寺的同时给朱靖垣发了回复。    朱简炎看到两方面的消息,特别是朝廷的正式决定,明显是吓了一跳。    他们直接把津巴布韦以北,莫桑比克中部地区以北,直到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以南,包括刚果河上游在内的整个墨洲中东部地区,三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划给了大食国。    这块地方本来就有大量土着,本来就得设置新的藩属国管理,直接归到大食国的范围内,反而省的再去单独构思藩国名称了。    但是大食国本土在大食半岛,现在在墨洲东部加这么一大块地进来,当地还有土着,给人的感觉好像大食国也有殖民地了。    与此同时,将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等地,从墨洲大峡谷西到东海岸线的桑给巴尔,总共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划给了朱靖垣个人。    不管以后这片地区是否设置布政使司,这些围绕新大明湖的土地都属于朱靖垣个人。    这个奖励在朱靖垣看来,真的是康慨大方到了极点。    不过朝廷的文件上也说了,为什么给自己这么多的土地。    除了自己皇帝老爹朱简炎私人给的,更多的还是朝廷给自己大量重要发明的酬谢。    说明上将自己发明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都列出来了。    包括电影、功放机、打字机,以及飞机和汽车生产线、星型发动机、冲锋枪等。    朱靖垣看着这个列表,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搞出了了这么多的新东西。    同时,以自己现在的身份,朝廷已经没有什么能给自己了,只能多给土地。    相比朝廷文件的公事公办,自己老爹给自己的私人电报上,就相对的直白坦诚很多了。    自己老爹差不多把朝廷老先生们的想法都说透了。    朱靖垣看完之后也笑了,其实不用老爹提醒,自己也能差不多想明白的。    朱靖垣也很乐意接受这种做法。    这些土地当然是大明的领土,但也是属于自己的土地。    在慢慢消化了信息之后,朱靖垣就开始做规划了。    第一个目标,把墨洲东部中间位置最好的港口“慢八撒”建设起来,慢八撒也就是后世的蒙巴萨,从这里为起点到大明湖修建一条高标准铁路。    后续逐步扩张铁路网,将墨洲东部的几个大湖区都连接起来。    大湖区到蒙巴萨和桑给巴尔,这片地区正是墨洲最宜居,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可能就是自然条件太好了,所以这里的墨人都被养废了。    朱靖垣让人直接联络皇家铁路公司,自己出钱让他们去勘探和规划以及建设。    运送部队和控制内陆地区,本来就需要更好的交通条件。    但是都督府不是很想自己投资,在价值有限的东墨洲地区修建高标准铁路。    现在朱靖垣愿意出一部分钱,那三方就是一拍即合了。    铁路公司马上组织勘探队,在都督府部队的护送下去勘探环境,寻找合适的线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