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为避祸母女夜逃  (第1/2页)
    最后事情有惊无险,就这么过去了。    李闻成最后说道:“刚才发生的的事情,谁也不许外泄。”    众人不解,只得低头领旨。    于诚也是想不通,为什么李闻成不让在场众人泄露鲁林两人订下婚书的事情?    他头痛地擦了把汗,让小汪公公打开殿门,放外面的公卿进来。    等于诚和众人说了殿内事情已定,却没有说内情。    众人心中疑惑,心想这算什么事情?    殿内发生了什么?    李闻成脸露疲态,章公公见状,连忙宣布今日之事已了,众人各自退散。    等众人出了大殿往回走时,纷纷上来和鲁智深道贺。    李士杰看着三女,心道这三女的婚事,就这么算了?    他盯着鲁智深,脸上强装笑容,心内却深恨他坏了自己好事。    今日本来是自己风光的日子,竟然如此虎头蛇尾!    但想到将来的皇位,他只能隐忍,被圈禁这些年,他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冲动。    当年他在姑苏看中了个官家小姐,强纳为妾不成,求父亲出动高手,毒杀了对方父母,只剩那孤女一人逃跑出家,这种事情,他现在不会做得如此激烈了。    反正以后皇位迟早是自己的,在这之前,老老实实韬光养晦就好。    想到这里,他也皮笑rou不笑地上前道贺,却发现鲁智深背对自己,仿佛没听到自己说话一般,倒和史鼎几人客套起来。    妈的!    将来老子当了皇帝,必然将你满门抄斩!    鲁智深虽未见过李士杰,但早听说过他的家世后,也懒得装样子了,干脆带搭不理。    他对李士杰的厌恶,来源于义忠亲王老千岁。    他和这位的渊源,可就深了。    林黛玉这两年通过内卫司,打探到了很多义忠亲王的事情。    其中和鲁智深牵扯最深的,有两件。    一件就是大观园后门,鲁智深参加武科当日被伏杀一事。    其中被鲁智深打死的某位用剑高手,疑似曾为义忠亲王效力。    另外一件,就是鲁智深和其他三位武进士在平阳城外山上被围十日,河中府一直未发援兵之事。    此事颇为曲折,但是经过一年多各种打探,林黛玉还是大致理清了头绪。    当时坐镇河中府的参将孙绍祖,应该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只有当时督战的九省统制王子腾,有独断之权。    从事后他写给朝廷的奏章里,可以发现,其当时还参了鲁智深等人一本,理由是擅启边衅,破坏互市之地,为使两边止戈,他正在和北莽交涉云云。    种种迹象说明,在河中压着不发兵的事情,是王子腾所为。    林黛玉更通过一些渠道,得知义忠亲王和王子腾私下有所勾连,不仅如此,鲁智深四人带兵出河中府去平阳的消息泄露给北莽,也和义忠亲王脱不开干系。    最近一切的矛头,都汇聚到义忠亲王身上。    凡此种种,鲁智深知道其中内情之后,能给李士杰好脸色才怪了。    李士杰见林黛玉秦可卿二女站在鲁智深两边,态度亲密,明显早和鲁智深勾搭上了,更是怒火滔天。    他心中冷笑,选两个孤女,偏偏不选那江南巨富甄家,这鲁智深根本就不知道世家底蕴的重要!    要是自己娶了甄三姑娘,得到甄家支持,背靠江南,将来可是自己一大助力!    想到这里,他趁甄家太太带着三姑娘离去的当儿,靠近甄家太太,悄声道:“夫人,小侯对三姑娘颇有意思,如果太太点头,我回去便可找人提亲。”    甄家太太听了,连忙笑道:“蒙太原侯垂青,妾身静候佳音。”    李士杰大喜,说道:“既如此,我便回去准备!”    他志得意满,哈哈大笑着去了。    甄三姑娘脸色有些发白,看着母亲,却见甄家太太也不理她,带着她出了宫,上了马车,才对车夫道:“马上回别馆。”    走出一段路后,甄三姑娘低声道:“娘,你真要我嫁给那人?”    “他当年在姑苏为了强纳那位官家小姐为妾,可是灭了人家满门的!”    甄家太太叹了口气,道:“要他真是储君,你再不高兴,为了家族,也是要嫁过去的。”    “但是现在局势不明,我怀疑他是皇上拉出来钓鱼的,这争储一事,极为危险,咱们甄家不掺和。”    “现在咱们收拾东西,连夜回江南去。”    甄三姑娘听了,这才松了口气,又道:“当今皇上无后,哪有争储之事?”    甄家太太冷笑道:“你还看不出来!”    “这么多年,只有那昭阳公主,才是皇上真正在培养的!”    甄三姑娘有些发愣,女帝?    不太可能吧?    甄家太太咬牙切齿,那位没登基前,就是个极为蔫坏的人,要是他的话,干出什么事情来都有可能!    自己当年和对方赌气,最后没嫁给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