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张良的提议 (第2/2页)
对方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一时的冷落,而显露任何沮丧情绪。 哪怕心思缜密如刘邦,一时间也摸不清楚,韩信究竟是对自己有没有怨言? 面对张良,刘邦踌躇不决道,“那么子房觉得,我的这位大将军韩信性情如何?” 张良毫不犹豫答道,“此人大才,汉王自然可用,而且可以依为最大的助力。” 刘邦眼神闪烁,缓缓地重新转过头颅,背朝着张良,不让他看到自己的表情。 张良接下来却说出了,一件意外的事情道,“汉王麾下,最信任的自然是你沛县的同乡。” “但是他们的才能有限,如果依附在独当一面的统帅麾下,自然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但让他们自己率领军队,攻战天下,却稍显不足。” 刘邦脚步微不可查的停顿了一下,旋即毫无异状般继续前行,语气变得幽幽道,“子房的意思是说,我麾下的大将们,都比不上英布和彭越他们吗?” 张良闻言一愣。 以他的心智,如何听不出来,刘邦话中的幽怨之意? 他顿时大感好笑,忍俊不禁道,“不管英布也好,彭越也罢,他们都并非汉王你麾下的将领。” “我们并不需要他们两人,具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只要能够让他们起兵对抗项羽,便是对汉王最大的帮助。” “至于他们和项羽对战时是胜是败,都是他们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情,并不需要汉王替他们担忧。” 听了张良充满取笑味道的话,刘邦忍不住噗嗤一笑。 在刘邦的印象中,张良一向来都是温文尔雅,雍容大度的模样,想不到张良亦有如此揶揄的一面。 张良继续道,“反而是汉王你自己麾下的将领,则需要在一位能力突出的统帅指挥下,不停地用取得胜利的方式,不断积累更多,更强的信心。” “然后再携带泰山压顶般的万胜之心,和项羽麾下的强大军队,展开最后的决战。” 刘邦露出意动的神色。 在他看来,张良讲述的这番话,确实可谓是至理名言,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扉。 但他还有一个疑惑。 “子房说韩信乃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统帅,我十分认可。”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哪怕韩信能够带领军队,抵挡住项羽麾下的西楚士兵。” “可你也知道,项羽此人号称霸王,战力极其惊人。” 刘邦说到这里的时候,回想起自己和项羽交战,一招之下,就双臂战栗,差点失去再战能力的事情。 唏嘘不已道,“如果我们没有人拖住项羽的话,让他直接闯入我方士兵人群中,势必会造成不可想象的灾难?” 张良仔细思索片刻,不解反问道,“如汉王所说那样,既然项羽能够屠杀我方士兵。” “那为何我方将领,就非要强行追击项羽,却不能学他的样子,去追杀西楚士兵?” 什么鬼? 刘邦闻言顿时露出瞠目结舌的表情。 合着你竟然是这样的张良? 说好的温文儒雅,玉树临风的儒生模样呢? 怎么会一言不合,就和项羽展开屠杀普通士兵的比赛? 刘邦差点以为,和自己对话的张良,并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劝解他对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满口仁义的张良? 短短时间,这人怎么就不顾形象,性情大变了呢? 他呆呆地转过头,一眼不眨地盯视着张良温和的笑容,只觉自己似乎再也无法,把眼前的张良,和心目中虚幻的形象,相互叠加,融合到一处。 张良皱起眉头。 他觉得刘邦的目光极其寒碜,呆滞的模样,就好像心目中有什么信仰在瞬间倒塌。 连眼神都变得有些涣散,只知道呆呆地盯视着自己,嘴角抽搐,有口难言。 刘邦心情古怪,许久才缓缓恢复平静,轻咳一声,露出十分复杂的眼神道,“子房,这样很不好。” “虽然说,普通的士兵,在战争的时候,在统帅和谋士的眼中,都是些消耗品。” “但如果是在战后,同样可以让他们解甲归田,为帮忙恢复天下的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张良一愣,随即好笑不已,无奈道,“我只是向汉王你,说明一个事实。” “不管项羽再怎么丧心病狂,也不可能化身屠夫,向普通的士兵狠下毒手……” 刘邦不等张良说完,嘿嘿冷笑道,“这可就不一定了,霸王坑杀俘虏的时候,可是一眼不眨。” 张良愕然以对。 项羽入关,设计坑杀二十万秦军俘虏,在关中人民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这是由于楚国和秦国两国之间,连绵无数年的恩怨情仇造成的。 张良这个韩国人,自然不可置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