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林素说辞惹疑惑 (第2/2页)
林灵素的手心,暗自捏了一把冷汗。 他横坐在青牛背上,也不觉得,赵佶并没有邀请自己下牛,其实是一件颇为失礼的事情。 毕竟迷你“黑龙”告诉他的那些内容,实在是太过于耸人听闻,到现在林灵素还有些难以相信。 不过为了能够应付,眼前的赵佶,还有向迷你“黑龙”交差,林灵素不得不咬紧牙关,把前些日子里,迷你“黑龙”跟自己透露的内容,向赵佶一五一十道出。 “天子者,万民之尊,气运之主也!” 林灵素刚刚开了一个头,赵佶悚然一惊,望向林灵素的目光,也变地多了几分审视和怀疑。 林灵素的一句话,让赵佶有种极其熟悉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那些御使的奏折般。 林灵素也不管赵佶的反应,继续自顾自道,“陛下可谓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乃历代帝王中,少有文学造诣极高的天子。” “应当知道,当年唐太宗有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谓也。” 赵佶眼望侃侃而谈的林灵素,脸色平静如水,沉默不语。 他突然生出厌恶感。 难道说,林灵素其实并非,是天界的真仙下凡,而是朝廷当中,那些御使假扮的? 也只有那些御使们,才会不厌其烦,整日里向自己进谏,指导自己应该如何行事天子的权利。 可林灵素怎么也会是这样的人呢? 林灵素的登场,确实不类普通的修道者,真的有几分,真仙下凡的风采。 可惜林灵素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红尘俗气,并不像是一位真仙,应该说的道理。 赵佶感到深深的疑惑。 难道说,天界的那些神仙们,难道也已经,被儒教的思想,侵洗成一门心思,忠心进谏的思想吗?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这些年中,一心求取大道,究竟又是为了什么目的? 林灵素的话,还在继续,传入赵佶的耳朵中道,“陛下乃是天下之共主,亦是气运之主。”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正是因为,由天地气运附身,陛下才能够享受天地间,最尊贵的位置和权利。” 赵佶眼珠微微一转,脸色也逐渐变得阴冷。 他突然怀疑,自己前几天下达诏令,让林灵素来皇宫觐见,莫非是个错误的决定? 他望着和自己记忆中,大不相同的林灵素,涩声询问道,“林仙家可还记得,是如何同朕相识的吗?” 这句话一出口后,赵佶的目光落在林灵素座下,那匹突然打了一个响鼻,浑身仓黑色的雄壮青牛,便立即觉得有些反悔。 如此充满破绽的询问,岂非是当林灵素的面故意表明,朕有些怀疑你的真实身份吗? 只是当时林灵素在和徐知常见面时,就已经明确的表示,需要等到青牛来京后,才会入宫觐见。 就足以说明,林灵素的心中,其实十分清楚,他们两人是在所谓的“神霄府仙宴”上相识的。 无论那个“神霄府仙宴”是真还是假,现在赵佶明晃晃的提问,都是在质疑林灵素别有用心? 果然林灵素手中的浮尘轻轻拍打了一下,座下青牛的板角,脸上露出不虞神色。 赵佶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神色尴尬。 林灵素摇摇头,语气低沉道,“若非陛下相邀,贫道又怎么会前来皇宫,和陛下会面呢?” “陛下既然并不愿意相信,贫道所言的大道,贫道又何须在皇宫,白白浪费时间?” 他说到这里,突然露出意外深长的笑容,口中哈哈大笑道,“不如归去矣。” “不如归去矣!” 话音一落,另一只手啪的一声,打在青牛的牛背上,只见青牛哞的一声,摇头晃脑中调转了方向。 就在赵佶眼巴巴的观望当中,青牛四肢踩着白色莲花,一步步迈向虚空高处。 赵佶嘴巴微动。 不过片刻的时间,青牛驮着林灵素,飞升到了百多丈高的虚空,变成了赵佶眼中的一个黑点。 然后传出一声清啸,撒开四蹄,向西太乙宫方向飞速奔去。 赵佶望着林灵素消失的方向,突然嘴角微微一抿,露出一个无声的笑容。 他事先也没有想到,这林灵素的个性,竟然会如此的奇特,一言不合就转身走人。 自从登基大宝后,身为天下最尊贵的九五至尊,赵佶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直接拒绝自己的例子。 哪怕是被称为,道家各派之首的龙虎山天师张继先,一纸诏令,也需要乖乖的奉命入京觐见自己。 可林灵素却打破了这个惯例。 他丝毫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离去,一时间让赵佶深表怀疑,莫非自己并不是一言九鼎的大宋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