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八戒虽能变化,其实十足饭桶 (第2/2页)
到了贵处,无奈天色已晚,听得府上鼓钹之声,特来告借一宿,天明就行也。” 老者见孙悟空虽然容貌丑陋,却也是和颜悦色,声音轻柔,摇摆双手道,“你这个小和尚,出家人休打诳语。” “那东土大唐到我这里,足足有五万四千里路程,你这等单薄,如何来得?” 孙悟空哈哈一笑,将手里如意金箍棒往地上重重一顿,只听到“轰”的巨响。 仿佛晴天霹雳,脚下地动山摇,只吓得那老者魂飞魄散,还有屋里念经的和尚,也个个惊慌失措。 只见, “阇黎还念经,班首教行罢。 难顾磬和铃,佛象且丢下。 一齐吹息灯,惊散光乍乍。 跌跌与爬爬,门槛何曾跨! 你头撞我头,似倒葫芦架。 清清好道场,翻成大笑话。” 猪八戒在门外看到屋子里头慌乱情况,双手拍掌哈哈大笑, 那些僧人们越加悚惧,处处只见磕头撞脑,各顾着性命,统统跑净不见身影。 只留下一个老者,看到这副模样,无奈唉声叹息,满脸愁容,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李玄奘长老本以为,猪八戒能够成事,不想却看到这呆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哪里还忍耐得住,几步赶到猪八戒,孙悟空两个身旁,对两个徒弟骂道,“这泼物,十分不善!” “我以前朝朝教诲,日日叮咛。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 “汝等这般撒泼,诚为至下至愚之类!走进门不知高低,唬倒了老施主,惊散了念经僧,把人家好事全都搅坏了,却不是要堕罪与我这个师父?” 把猪八戒,孙悟空说地垂头丧气,不敢出声争辩,那老者见了,心里也十分惊奇。 不由出声询问道,“你这师父,果然有些本事,能够将两个奇怪徒弟,驯得如此服服帖帖。” “莫非真是东土大国来的和尚不成?” “没大事,没大事,便你们不来,也准备要关了灯,散了花,佛事将收也。” 呆子不知道轻重,听老者说起要收场,便嚷道,“既是了帐,摆出满散的斋来,我们吃了睡觉。” 李玄奘长老听了猪八戒满嘴胡话,气地脸色通红,又要怒骂这呆子时,却被孙悟空拦下。 孙悟空对李玄奘长老轻轻道,“师父且慢,我看这户家中,不会无故做法事。” “肯定有什么蹊跷之处,等我们问清楚根源,再由徒儿出手替他们解决。” “权且当做是对他们回礼……” 李玄奘长老听了孙悟空劝解,这才脸色转怒为喜,思索片刻,不再为难猪八戒。 又让沙悟净牵着白龙马上前见过主人家,那老者被猪八戒,孙悟空惊吓在前,看见沙悟净容貌,也不觉有异常。 只是心里暗忖,“一个白白胖胖的东土和尚,能越过千山万水,前来这里。” “肯定是不寻常之处,他三个徒弟,看起来容貌古怪,或许是有本领在身,才会护着这和尚一路前行。” 当下便请了取经人师徒入屋,又引起一阵人仰马翻,多番解释才算相信。 老者带李玄奘长老进屋后,请了另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出来,和李玄奘长老师徒相见。 两边各自行过礼后,坐了下来,道一声,“看茶来,排斋。” 猪八戒早已欢喜的手舞足蹈,对两个老者道,“那白面师父,只消一个人。” “毛脸雷公嘴的,只消两个人;那晦气脸的,要八个人;我得二十个人伏侍方彀。” 拄着拐杖的老者赔笑道,“管够,管够。” 叫出来三四十个家仆,将上面排了一张桌,请唐僧上坐;两边摆了三张桌,请三徒弟坐;前面一张桌,坐了二位老者。 先排上一些素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饭,米饭,闲食,粉汤,排得齐齐整整。 李玄奘长老举起筷子来,嘴里念起一卷《启斋经》。 猪八戒急巴巴,听长老念完经,便拿起桌上红漆木碗来,把一碗白米饭,扑的丢下口去,就已经下肚。 旁边家仆急忙给呆子添饭,眨眼功夫,就已经吞下五六碗,才举起筷子吃斋菜。 不论是米饭面饭,还是果品闲食,只情一捞乱噇,口里还嚷,“添饭!添饭!” 渐渐吃光了一石面饭,五斗米饭与几桌素食,大部分全都落入了猪八戒肚子里。 看的两个老者,还有三四十个家仆,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何曾见过如此饭桶? 却惹恼了孙悟空,叫主人家收了家火,莫要睬猪八戒。 猪八戒心里也着实惧怕孙悟空,不敢反抗。 李玄奘长老谢了斋供,询问主人道,“多承老施主照顾,还不知道你高姓?” 老者答道,“姓陈。” 孙悟空听了笑道,“原来是师父的华宗,敢问老丈,你这做的是甚么斋事?” 两个老者听了孙悟空发问,说出一番话来。 正是,“通天河边借宿,询问斋事由头。” 也不知道陈老者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