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六章 自己只是一柄刀!(求订阅) (第1/2页)
屋内。 王贲疲倦的躺在椅子上。 他已苏醒近一月。 在这一个月里,通过王离、王平两兄弟之口,大抵知晓了自己昏睡期间,大秦发生了什么,也知晓了大秦目下现状。 此刻。 他很深刻的意识到陛下变了。 以往陛下大气磅礴、不拘泥任何,而今却显得‘偏狭固执’,甚至显得有些一意孤行、独断专行了。 眼下朝廷虽未明确废止议事制,但实际议事制度已名存实亡。 而今随着十公子之建议,军中恐又会生出变数,将领之职权将会得到一定程度削弱,此后朝中、军中再无能让陛下忌惮的人了。 而且...... 天下大权越发集中于陛下一人之身。 王贲虽没有料到这经过,其实是料到了陛下会集权。 对于这些,他虽有些突然,但并不会感到意外,而这次陛下前来,却是有一样让他极为意外。 陛下做出了退步! 此退步非是给朝臣退步,也非是让步给各大氏族。 而是对十公子做了退步。 陛下自上位以来,对军权便看的格外重视,除非真到了危急关头,是断然不会容许朝中他人插手军事的。 谁都不行! 但这次始皇却一反常态。 不仅全盘同意了十公子的建议,还同意了在军中设立军司马。 而且...... 陛下并未提出军司马的人选,即默许了十公子的引荐。 这是一件十分不同寻常的举动。 蒯彻是何许人,王贲并不了解,也没有必要去了解,他只需知道一件事就够了,即蒯彻是十公子的人。 蒯彻是效忠十公子的。 而这也意味着,陛下已开始默许,秦落衡开始插手军中事务。 这非同寻常。 十公子的插手,跟长公子不同。 长公子虽名为监军,其实军中主要事务,依旧是蒙恬在主管,扶苏只是起一个监督作用,对军队的影响并不大,然军司马不同。 军司马一职,是用来整合军心、统一思想的,此等关键要害之职,换做任何时候,定然都会换成陛下亲近之人,但这次,陛下却没有这么做,而是默许十公子的门客,其中意味可见一斑。 王贲已意识到。 这非是陛下失误,而是在有意为之。 为的是皇权的过度交接! 想到这。 王贲目光变得十分深邃。 他在脑海中回想着王平说的一些事,渐渐看清了一些事情真相。 尚书司、军司马,这与大秦有些格格不入的存在,正常而言,其实是不当出现的,而今不仅出现,而且还都出自同一人之手,等到这两机构彻底成型,对朝堂及军中的影响力定非同小可。 然陛下不仅没有不满,反而是近乎默许了, 这已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陛下是在有意培养十公子之羽翼。 让其不断接手大权。 至于陛下为何会有此变化,在王贲看来,恐正如陛下所说,是因为那次身染重疾,陛下生命垂危时,脑海中乍现的场景,让陛下生出了惊恐,担心大秦真的会一世而亡,所以不再贪恋权势。 开始有意培养继承者。 眼下尚书司、军司马的用处,并没有凸显多少,但等尚书司那边做出成绩,以及军司马效果开始显现,就算陛下真的身体出现状况,十公子借助自己已掌握的力量,也足以平定那时的乱局。 而且非是借助外力。 陛下前面虽一直言及,若有他王氏父子在,定可保大秦无恙,但陛下内心其实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相比去信任朝臣,陛下更愿意相信十公子自身。 但...... 无论陛下出自何心思。 王贲却感受到了一股澹澹的悲凉。 皇帝迟暮。 陛下是何等自信之人,以往岂会做这些事? 而今不仅做了,甚至还生怕做的不够,论其原因,恐只有一个,便是陛下身体已越发不济,所以陛下才不得不如此激进,甚至是全然不担心十公子今后会威胁自己,从这种角度来看,陛下的身体恐真出了大问题。 不然断不至于如此的有恃无恐。 这让王贲如何不感伤? 君臣相处几十年,而今一个身枯瘫卧在榻,一个唯恐天下倾覆,不得不停下自己的踌躇满志,此让人如何不心生悲凉? 王贲长长的叹息一声。 满眼哀愁。 这时。 王离走了进来。 王贲看了王离几眼,摇了摇头,开口道:“扶我回房间吧,等会,你便早点休息吧,这几日你也cao劳了不少。” 王离道: “孩儿不累。” “只要阿翁身体能好起来,孩儿做什么都值得。” 说完。 王离小心搀扶起王离。 父子二人,脚步轻缓的朝寝室走去。 行进间。 王贲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